摘要:本文对视障大学生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加强视障大学生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的具体措施。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加强视障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效果。
关键词:视障;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能力
康复人才的实践技能是为人们提供康复所需要最基本的本领和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实践技能,才能履行恢复、维护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工作职责。我专业始终将培养视障学生康复治疗学实践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认真研究其构成的规律,加强实践技能形成中各个环节的比重及其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注重对实践技能的培训和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大学生实践技能的构成
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一般包括在校就读期间依照学校要求所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应用所学过的理论与知识完成相应的实践,通过实践环节进行综合实验、技能训练等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进而完善知识结构和技能能力结构的能力,还有人际交流交往方面的能力。
二、 加强视障大学生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措施
(一) 调整课程设置
1. 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
为了加强视障大学生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我专业提高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在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理论的实际应用。我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平均达到30%,有的课程达到50%。
2. 增加单独的康复技能训练环节
为了加强视障大学生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我专业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增加了单独的康复技能训练环节,每学期训练8周。康复技能训练以康复基础体能训练为主,再加上相应学期所学的基本康复技能。此外我专业还增加了经络腧穴学与推拿学的课间见习各两周,单独的实践环节从47周增加到50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3. 增加岗前培训
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初期,一些医学生必备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有欠缺的。因此我专業在第六学期末的最后两周为即将进入到临床实习的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礼仪、医患沟通、临床实践技能等。培训结束后所有学生要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进行下一步实习。
(二) 修改教学内容
实践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改革主要瞄准康复治疗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康复治疗专业课程对学生将来就业的针对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专业临床需要。
(三)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专业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康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近似临床实际情景的情况下学习,极大提高了实践技能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就能掌握技能操作的要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和情景教学法是我们使用的两种模拟实践教学方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讨论假设,总结”的5阶段教学新方式代替传统教学方法。目前,PBL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高医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教学法能创设模拟真实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指定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多利用角色扮演来进行教学活动,在这样虚拟情境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提高实践技能。
(四)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提高知识质量,将我专业现有3个专用教室全部改造成多媒体教室,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
我们利用每年的“福利彩票助学基金项目”支持,投入共200多万元,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并建设了四个专业实训室。面积共310多平方米。这些实训室的建立大大改善了我专业的实训条件,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临床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带教等任务。为了改善我康复专业的毕业实习条件,我专业共建立了四个临床实践基地,分别为吉林省春光康复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郑州市康复医院、济南按摩医院。新临床实践基地的建立使我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加完善。
(五)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监督,以确保实践教学的质和量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各主要教学阶段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1. 阶段性考核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很多核心课程包括内容多、实践性强,难以记忆。阶段式考核方式是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也能进一步了解弱点。在学期末根据各个阶段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拟进行阶段性考核的科目有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经络腧穴学、推拿学四门课程。阶段性考核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考核,在学期末,针对四次考核成绩按一定比率计算总评成绩。
阶段式考核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阶段式考核是较合理的实践技能考核模式,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有一定的通用性。
三、 结语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康复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康复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实践能力的获得和增强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提升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这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美林,郭晓宇,吴宁远.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573-575.
[2] 孔丽,宋杏花.PBL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4):103-106.
[3] 王艳,尚少梅.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304-307.
[4] 沈秀,杨殷伟,戎红仁.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2):69-71.
作者简介:邢凯,讲师,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