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

2018-05-18 09:26谢沛兴
考试周刊 2018年48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法制教育法律意识

摘要:很多农村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或者自身缺乏教养孩子的方法,对孩子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缺失。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家境贫穷亏欠了孩子,对孩子有一种补偿心理,事事迁就孩子,导致有些农村中学生责任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因此,农村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法律意识;农村学生;法制教育;法制氛围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他们以后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逐步培养法律观念意义十分重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视。课程目标部分强调: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学生应该明白国家提倡什么、保护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做到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初步学会运用法律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及责任,通过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社会公民。法律意识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养。

很多农村家庭父母觉得自己家庭经济困难亏欠了孩子,就对孩子百般宠爱,事事迁就。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规则意识,觉得什么事都有父母兜底,父母都能搞定,于是就无视规则,任意妄为,有一种不管结果,先做了玩了再说。孩子存在一种惯性思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对自己有很重的惩罚。所以就導致了某些农村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违法都会受到惩罚,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有些农村家庭父母都要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孩子有一种不受重视的心理。于是有些孩子以为违法也不要紧,故意引起事端,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就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害人害己害社会。所以农村学校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

一、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有很大影响。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法律是一个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准则。学法用法,自觉遵守法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还主动权给学生,引导自主学习法律知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初中学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索和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的法制观念落实到行动上。

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重视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二是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设计学生体验性活动和辨析活动。体验性活动,例如:针对某些中学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让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反对校园暴力”的活动,提高学生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参与者。”扮演好课堂主导角色,强化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依据课标要求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感、紧扣教材知识,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思想品德教学中,讲到生命健康权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评析“复旦投毒案”“雇凶杀己案”这些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事例,让学生把法律知识用到生活上。

二、 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素养

开展“警校共育活动”,邀请交警同志上交通法规课,请派出所民警同志讲解治安管理处罚等法规,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具体介绍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形式、原因及预防措施等。

三、 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让学生感受法律的熏陶

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补充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教学内容填补不足,为校园生活增光添彩。尽可能让法制氛围充满整个校园。如举办法学讲座,介绍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法律的疑问和见解,举行法律知识有奖竞赛活动,上法律班会课,用板报、宣传栏展、校园广播等媒体直观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在中学校园良好的法治氛围中,陶冶中学生的法律情操,满足中学生学法的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的兴趣,维持对法律的好奇心。例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成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采用多指标的竞赛方式,并通过表扬,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进行强化,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在法制教育的同时,结合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常规教育,把遵纪守法的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动中去。在法律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应当从小事做起,关注自己的行为。

法制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法制情感,锻炼法制意志,让法制思想融入的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让知法、爱法、守法、用法成为学生的生活理念。

作者简介:谢沛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神岗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法制教育法律意识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