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晶,张巧德,陈颜霞,丁媛媛
肌肉劳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肌肉慢性炎症导致肌肉紧张、痉挛,往往引起疼痛和运动受限。该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推拿中的摆动类、摩擦类、运动类手法具有理筋和放松肌肉的作用,但缺乏复式的松肌手法,为了提高肌肉劳损的治疗效果,笔者将传统推拿手法与现代医学肌肉反牵张反射和肌肉结构及功能原理结合,创新了一套切拨-牵伸-轻揉的松肌复式手法。经临床应用证明此手法具有明显的松肌、抗痉挛及镇痛作用。
该复式手法包括切拨肌肉的起止点、牵伸紧张痉挛的肌肉和轻揉肌腹三步。该三步手法依次实施,此法可简单归纳为:拨-牵-揉。
1.1 拨法拨法属于传统推拿摆动类手法,用指腹吸定治疗部位,以施术者肩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指端做垂直肌纤维方向的摆动,起点压力最大,横跨肌组织最高点时迅速减力,手臂回弹,单向发力。切拨肌肉的起止点,在肌肉起点或止点处可横向弹拨、纵向切拨。横向弹拨与肌纤维、肌腱垂直横向弹拨肌肉的起点、止点;纵向切拨在肌肉的起止点处,将肌腱垂直压向骨面,顺肌纤维起止点的方向纵向切拨。
1.2 牵伸法牵伸手法属于运动类手法,用两手分别握住肢体的近端和远端,做相反方向的用力牵拉;或利用肢体自身的重量做反牵拉力;两手握住肢体的远端,向上或向前牵伸;也可利用对抗的力量使关节或半关节得到伸展的一种手法。
牵伸肌肉时,向该肌肉收缩时运动的相反方向做关节被动运动即可使该肌拉长,如肱二头肌,该肌收缩时可屈肩屈肘,故通过被动运动使肘关节伸展、肩关节伸展即可牵伸肱二头肌。
1.3 揉法揉法属于传统推拿摆动类手法,用指腹或小鱼际、大鱼际、手掌吸定治疗部位的皮肤,以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掌、指的柔和性的摆动或环形运动。该手法具有柔和及刺激强度小特点,实施揉法放松肌肉时,应沿肌纤维方向轻轻推揉肌腹。
传统医学认为,创伤、过劳后筋肌受损,寒湿入侵,体虚等可导致筋痹、局部气滞血瘀、经络受阻,进而产生结节[1]现代医学认为长期重复超负荷运动会引起肌肉的乳酸堆积,诱发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开放,渗出增加,导致肌腹肿胀、疼痛[2]尤其在肌肉的起止点处更为明显,久而久之诱发肌腱附着处增生、渗出,最终引起结节。切拨-牵伸-轻揉合推拿手法是化结消肿,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肌纤维收缩从而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对三种手法的相关机制讨论如下,并详见图1。
图1 腱梭结构模式图
2.1 拨法相关机制传统医学认为拨法有解痉镇痛、消肿散结,松解粘连、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3]。 笔者认为拨法具有三个效应:(1)化结消肿作用。切拨肌肉起止点时垂直下按时将结节挤压向骨面,从而使复合性炎性结节破碎消散。(2)松解粘连作用。横向弹拨肌腱和肌肉可松解肌腱和周围的粘连组织。(3)抑制肌纤维收缩的作用。切拨时刺激肌腱内的肌梭从而抑制前角运动神经元达到松肌的作用。
2.2 牵伸手法相关机制传统医学认为牵伸手法将紧张或痉挛的筋肉充分拉长,达到“动则松,松则顺,顺则通”的作用,从而解除肌肉的紧张及痉挛。作者认为牵伸松肌抗痉挛是通过肌肉的反牵张反射完成的,肌肉受外力被动牵拉时使肌梭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兴奋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从而使该肌收缩称为牵张反射;当进一步牵拉时,肌肉不能被继续拉长,此时肌腱内腱梭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抑制该肌肉的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使该肌舒张称为反牵张反射[4]。过度牵伸肌肉→腱梭(+)→传入神经→脊髓中间神经元→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被牵伸肌肉舒张。
2.3 揉法相关机制传统医学认为揉法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筋肉得热迟缓、松懈从而达到活血化瘀和松肌的作用[5]。笔者认为揉法可通过3个方面达到松肌的目的:(1)促进组织液回流,消除局部肿胀;(2)通过躯体交感反射,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炎症代谢产物及时运走;降低神经兴奋性;(3)通过能量的传递,使局部温度升高,进一步由热效应引起肌膜兴奋性降低导致肌肉放松。在推揉肌腹时,力度要轻,减少对肌梭的刺激,避免肌肉紧张。有序地实施拨-牵-揉复式手法,能明显降低肌肉张力,消除肌肉痉挛,改善肌肉循环,化解结节,从而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疼痛缓解,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作用。
3.1 病例1男,30岁。患者晨起后,左侧颈部剧烈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低头疼痛加重。检查:左侧颈肌紧张,局部压痛,在左侧肩胛上角和左侧C2~C4横突有明显压痛和结节。左侧肩部上提,屈伸受限。X线片示颈椎无异常。诊断:(1)落枕;(2)肩胛提肌劳损。对患者实施拨-牵-揉复式松肌手法治疗,分三步。第一步:首先,在左肩胛上角处由上而下切拨肩胛提肌的止点,再由内向外横拨肩胛提肌的止点;然后在C2~C4左侧横突处由下向上切拨肩胛提肌的起点,再由内向外横拨肩胛提肌的止点,通过切拨肩胛提肌的起止点使患处的压痛明显减轻,结节变小;第二步:固定患者左侧肩胛,使颈部尽量前屈,从而牵伸肩胛提肌;第三步:在肩胛提肌起点止点之间从上到下轻柔肩胛提肌的肌腹。每步手法治疗3~5 min,治疗后患者颈部放松,疼痛消失,颈部活动正常。
3.2 病例2女性,42岁。因乘公交车时右侧臀部拉伤致臀部疼痛月余。检查:右侧臀部肌张力增高、右侧髂骨翼外侧和大转子处有明显压痛并触及结节。右侧髋关节做内收和旋转时疼痛加剧。X线片未见骨质异常。诊断:右臀中肌拉伤(劳损)。治疗也分三步。第一步:首先在右侧髂翼外侧部由下而上切拨臀中肌的起点,再由内而外横拨臀中肌的起点;然后在股骨大转子中上部由上而下切拨臀中肌止点,再由内向外横拨臀中肌的止点,通过切拨臀中肌的起止点使其局部压痛明显减轻,结节变小;第二步:固定患者右侧髋骨,使髋关节做内收旋外运动,从而使臀中肌受到牵拉延伸;第三步:由右侧髂翼外侧部向右侧股骨大转子方向轻轻推揉臀中肌肌腹。每步治疗3~5 min,治疗后患者臀部放松,疼痛消失,髋关节活动正常。
4.1 拨-牵-揉复式手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该手法应用于各种肌肉的劳损、痉挛,包括,(1)头面部肌肉劳损,如:颞肌劳损、咬肌劳损、面肌痉挛;(2)颈背部肌肉劳损,如肩胛提肌劳损、斜方肌劳损、菱形肌劳损、枕后小肌群劳损、竖脊肌劳损、腰方肌劳损等;(3)腹部下肢劳损,如:腹直肌劳损、腰大肌劳损、缝匠肌劳损、股四头肌劳损、腘肌劳损等;(4)上肢肌肉劳损,如胸小肌劳损、胸大肌劳损、冈上肌劳损、肱二头肌劳损,旋前圆肌劳损等。禁忌证:肌肉、肌腱断裂患者重建早期、骨折早期、局部出血急性期、心肝肾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或具有出血性倾向的疾病等。
4.2 拨-牵-揉松肌手法的注意事项在实施该手法时应注意:(1)在切拨-牵伸-轻揉松肌手法实施前先用点穴镇痛手法镇痛,以减少疼痛便于操作;(2)切拨肌肉起止点时,力度要由轻到重、禁止暴力蛮力,患者疼痛较重时应减轻手法刺激;(3)牵伸肌肉时,一定要缓慢牵拉,禁用快速和暴力牵拉,以防止肌肉肌腱的撕裂伤,牵伸到位时应持续30 s至2 min,抗痉挛时要持续更长时间,必要时可借助支具固定;(4)推揉肌腹时要缓慢,顺肌纤维揉推;(5)手法实施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力度。 15~30 min/次,1~2 次/d。
4.3 掌握拨-牵-揉松肌手法的技巧要点拨-牵-揉松肌手法中三种手法要分步依次实施,切拨肌肉起止点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并且将劳损的结节向该肌起始点的骨面挤压,结节化开之后要联合消肿手法向肌腹方向实施小幅度的揉-颤-推,从而消除局部的肿胀。牵伸法一定要找准肌肉的起点和止点,掌握该肌的收缩作用,向该肌收缩的相反方向牵伸该肌。揉推肌腹时避免对肌腹的过度挤压,防止引起牵张反射使肌肉痉挛。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现代医学及康复医学完善及创新了传统中医推拿复式手法,经临床实践该综合手法搭配合理,无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松肌、抗痉挛和镇痛作用,且简单易学,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推拿治疗大学生颈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705-706.
[2]姚泰.生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1.
[3]宋柏林,于天源.推拿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28.
[4]张铭. 牵张反射和腱反射[J]. 高等函授学报,2002,15(5):40-42.
[5]吴朝全.指拨法的作用及临床应用[J].按摩与导引,2000,17(3):66-67.
[2018-01-24 收稿,2018-12-22 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