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周婷,谢淑华,黄艳霞,陈宏义
(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感染科,南昌 330002)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013年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约33亿人口受疟疾威胁,根据WHO建议,我国制定出要在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的政策。南昌地区是我国历史疟疾高发区之一,经过多年积极防治,2012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病例,但输入性病例呈上升趋势,在全省疟疾疫情分布仍居前列[1,2]。作者对南昌地区97例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制订南昌地区疟疾防治对策和疟疾消除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疟疾病例信息及归档病例等资料。
1.2 方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病例的虫种、感染地、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既往史、时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就诊过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疫情概况 97例输入性疟疾,死亡1例(1.03%)。实验室确诊病例81例(83.51%),其中间日疟 20例(24.69%),恶性疟疾病 34例(41.98%),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8例(9.88%),卵形疟1例(1.23%), 未分型18例 (22.22%);14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疑似病例,未检出疟原虫。
2.2 流行特征
2.2.1 季节分布 各月均有疟疾病例分布,无明显季节特征,1-12 月病例数分别为 12、8、7、6、12、9、11、5、7、8、8、4 例,1、5 月和 7 月病例数相对较多。
2.2.2 人群分布 9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男性92例,占94.85%;女性5例,占5.15%。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最小2岁,最大68岁。病例最多的年龄组为41岁-组,36例(37.11%),其次为31岁-组,25例(25.77%),21岁-组 20例,(20.62%),3个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3.51%。病例职业居前是:农民 61例 (62.89%),工人 20例(20.62%),两者累计占83.51%,均为随劳务公司出国务工,商务、旅游和探亲也有报告。
2.2.3 输入地调查 97例输人性病例中有94例的感染地在非洲,占全部病例的96.91%;3例感染地在亚洲,占3.09%。
2.3 临床特点
2.3.1 临床表现及体征 97例患者均有发热,绝大多数有畏寒寒战、头痛等症状,详见表1。
2.3.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14例(14.4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其中8例轻度贫血,3例中度贫血,3例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为48g/L;13例(13.40%)白细胞降低,8 例(8.25%)升高;11例血小板(11.34%)降低,最低 11×109/L。尿常规:尿蛋白阳性18例(18.56%),尿潜血8例(8.25%)。血清生化检查:35 例(36.08%)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以AST升高为主,最高为387U/L;总胆红素升高 49例(62.03%),最高 268.4mmol/L;20 例(20.62%)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肌酐最高为795μmmol/L、尿素氮最高为52.68mmol/L。
表1 临床表现及体征
2.3.3 影像学检查 彩超显示34例(35.05%)脾肿大,4例(4.12%)肝肿大。 15例(16.46%)胸部 DR片或CT片异常,其中肺部炎症8例,胸腔微量积液7例。
2.3.4 并发症及诊断情况 并发脑型疟7例(7.22%),黑尿热 2例(2.06%),严重肝损 13例(13.40%),急性肾衰2例。就诊当日诊断为疟疾的病例有 20例(20.62%);1-9d内诊断的 61例(62.89%);大部分病例在就诊10d内诊断为疟疾(83.51%)。
2.3.5 治疗及转归 所有确诊疟疾患者均使用蒿甲醚注射剂型,首剂160mg,肌注,以后每天80mg,连用5d。33例(34.02%)在治疗1d后体温正常,20例(20.62%)在治疗2d后体温正常,最长体温正常的时间为7d。重症患者,同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15d后再进行1个疗程的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以下简称ACT)巩固性治疗。治愈94例(96.91%),2例病例拒绝在我院治疗,死亡1例(1.03%)。其中有3例恶性疟及1例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患者出院后不到1月出现再燃,2次入院给予2个疗程ACT治疗后痊愈;1例间日疟出院2个月出现复发,也给予2个疗程ACT治疗后痊愈。未发现继发二代病例。
南昌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疟疾高发地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1997年以来,整个江西省疟疾发病率控制在0.2/10万以内,病例呈散发、偶有聚集性疫情,2012年后未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1-3],按WHO消除疟疾的标准,南昌地区疟疾防控工作已经进入消除阶段。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当前消除疟疾的主要问题,我省传疟媒介及引起传播的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存在发生继发感染的潜在风险。而南昌地区的青山湖区是位于全省疟疾传播风险指数前10位的县(市、区)[4]。本土疟疾以间日疟为主,而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5-7]。我院收治的81例实验室输入性疟疾病例,均经过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及分型,为了保证分型的准确与及时,2012年开始每个样本均同时采用涂片镜检、巢式PCR 2种方法检测,保证了疟疾诊断的准确性。其中恶性疟42例(42/81),占51.85%。
本组患者以男性青壮年(94.85%)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 20~40岁,占83.51%;94例(96.91%)患者均有到非洲等高疟区务工、探亲等流行病史,3例有至东南亚国家旅游史。其主要原因是南昌地区劳务输出地主要是非洲安哥拉、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赤道几内亚等国。病例呈全年分布,1、5月和7月病例数相对较多,但无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输入性疟疾疫源地多在非洲,东南亚等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为疫区。且1月、7月为我国的春节及暑期,务工人员大量回国导致输入性病例增多,这些流行特征与其他省市报道一致[5-7]。与疟疾控制阶段的流行特征大有差异[8,9]。
97例病例均有发热,绝大多数(92.78%)有畏寒寒战,但周期性发热、汗出缓解不明显,考虑与大多数病例为恶性疟,症状发作不规律有关,这也就导致在基层医院经验欠缺容易误诊。尤其有些重症病例出现肝损肾损更容易误诊[10]。
本组研究病例大部分(83.51%)在发病10d内确诊为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感染疟原虫的种类、前驱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意识以及当地的医疗条件等。我院为三甲传染病专科医院,对输入性疟疾诊治经验丰富,患者就诊询问流行病学史史,得知来自非洲或东南亚这些疫区时均会给予厚、薄血膜检测疟原虫,所以确诊时间短,误诊基本都是在基层医院。
按照《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规范治疗,其中间日疟采取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无效时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 (以下简称ACT)进行治疗。恶性疟采用ACT进行治疗。我院治疗疟疾基本采用蒿甲醚注射剂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很短,绝大多数(54.64%)在治疗的2d内体温正常,这与青蒿素类药物起效快,作用强有关[11,12]。重症病例在抗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护肝、护肾、输血、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94例(96.91%)治愈。出现1例死亡病例,主要是在当地基层医院未及时诊断及使用抗疟药物治疗,患者至我院就诊时已是意识障碍,表现为脑型疟症状,直接入住ICU,经过强有力的抗疟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CRRT治疗仍旧抢救失败,最后死于并发症。恶性疟潜伏期短,进展快,容易发生重症危及生命,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对症处理至关重要[13,14]。
消除疟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采取综合性的防制策略。加强对基层临床医生尤其是内科和感染科医生及检验人员的培训,加强输入病例监测、提高早期诊治率,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胥四新,孙淑萍.2005-2012年江西省疟疾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8):1505-1508.
[2]龚艳凤,雷蕾,金锦扬,等.2010-2014年江西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地方病杂志,2016,36(9):659-663.
[3]彭志斌,吴集才.1997~2007年我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J].江西医药,2010,45(1):61-62.
[4]雷蕾,夏志贵,李志宏,等.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2):182-187.
[5]罗飞,周爽,袁熠,等.2011-2015年重庆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3):310-314.
[6]王磊,王非,齐志群,等.62例输入性疟疾病原学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6,29(3):170-172.
[7]孙景異,陈瑜,王月仲.北京地区336例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5,42(4):214-216.
[8]张倩,耿启斌,孙军玲,等.2005-2014年中国疟疾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4):296-301.
[9]卢光新.1952-2016年景德镇市疟疾流行与防治分析[J].江西医药,2017,52(8):825-826.
[10]朱贺,牟玲.沈阳地区34例恶性疟疾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4,9(24):120.
[11]李国桥,李英,李泽琳,等.青蒿素类抗疟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41-271.
[12]陈海亮,刘毅,邹中元,等.青蒿琥酯与奎宁治疗疟疾的疗效比较[J].江西医药,2014,49(1):57-59.
[13]王爱彬,田地,蒋荣猛,等.恶性疟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疗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10(1):57-61.
[14]孙军玲,赖圣杰,张子科,等.中国疟疾控制与消除阶段疟疾病例人群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4):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