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澄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对外贸易向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随着国外需求的锐减,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第四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8%。为了应对不期而至的危机,政府推行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但是宏观政策与当时的金融体系不匹配,所以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当时高收益率的相关行业如房地产等,进而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同时加剧了制造业的困境,造成了今日的资本寒冬。而供给侧改革则是对此后果的一种调整补充政策,以宏观政策为引导,将资金引入实体制造业,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通过解放生产力,生产更高质量,更多功能的新产品,制造新的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但是由于经营环境和新产业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大量的研发投入往往不会产生预期的收益,从而造成严重的成本粘性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一环境中,产业生态和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差别。在发达国家中,各行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企业家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没有达成共识,而我国的各行业则处于世界产业链中的下游地位,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企业家都会达成共识,因此造成投资的“羊群效应”和“潮涌现象”。当某一行业被发现有良好发展前景时,出于资本逐利的特性,大量的资金都会涌入这个行业,最终造成产能过剩,投入的大量资本无法产生预期的收益,行业随之进入衰退期。企业投入的产能难以在短期内变现,从而引起收入和成本费用不对等的变化,也就是成本粘性出现的原因所在。
而政府干预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政府会以产业政策的形式直接干预市场,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体现出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然而,产业政策并不可能完全契合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因此当政府选择支持某一个产业的时候,很难确定一个最佳的扶持力度,从而导致市场失去均衡;另一方面,也会传递出一个重大利好的信号,使得投资者对行业的前景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强化了行业的不均衡性。而当投资过热时,政府就会开始对行业进行整顿,提出更加严格的行业规范以防止行业发展的失控。由于研发投入往往在长期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而且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企业会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羊群效应”导致新加入行业内的公司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收益。而少部分在此前投入大量研发费用的公司则能够依靠其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在“潮涌现象”中遭受比较大的冲击。
以此为理论基础,本文实证检验了差异化战略、产业政策和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以研发投入为代理变量检验了差异化战略和成本粘性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和成本粘性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的研发投入确实会在当期产生严重的成本粘性问题。进一步,我们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作为长期差异化战略的衡量指标检验了长期差异化战略与成本粘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其和成本粘性相关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长期差异化战略降低了成本粘性。最后我们检验了产业政策对研发投入和成本粘性的调节作用,发现产业政策会加剧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最后,我们筛选出五年之内研发投入最多的样本,发现这些企业成本粘性问题相对不严重,而且受产业政策的影响也较小。
本文试图在以下领域有所贡献:第一,扩展对于成本粘性产生原因的认识,以往认为成本粘性有三个成因,即代理成本、管理者乐观估计、调整成本,本文以管理者客观估计为切入点,对成本粘性的成因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第二,扩展产业政策和成本粘性的研究范围,首次将这两个领域联系在一起,丰富了相关领域的文献;第三: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战略与研发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存在动态的相关关系,也被称为成本习性(Cost Behavior)。在以往的文献当中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不同,变动成本往往随着业务量增长或减少成比例变化。Noreen 和Soderstrom
的研究却指出,现实当中两者的变化往往是不对称的,也就是在业务量上升时成本上升幅度比业务量下降时成本降低的幅度要更明显,这种不对称的现象被Anderson,Banker 和Janakiraman定义为成本粘性。一般认为成本粘性的产生原因有三种,即调整成本、管理者过度乐观和代理成本。调整成本观认为,当企业的业务量上升时,管理者会购入大量的设备,从而造成短时间内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而当业务量下降时,生产能力却很难向下调整,因为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很难在短时间内变现,所以企业倾向于保留原有的生产能力,因此随着业务量变化,成本变化表现出不对称性。
管理者过度乐观理论(ABJ,2003;Banker and Chen,2006;Banker,2010)则认为管理者在销量上升时,会预期未来经营环境较好,从而加大资本投入;而当业务量下降时,则认为下降是暂时的,因此没有削减生产能力的打算,从而造成成本和业务量的不对称变化。
Jensen
的文献指出,出于“建造商业帝国”的目的,管理者往往会肆意扩张企业规模,使得企业的资源配置过多,也就是过度投资,从而控制更多企业资源,进而谋求私利。当企业业务增加时,管理者会顺势地投入更多资本,而当业务减少时,资源的投入却不会相应地减少,因此造成业务量与成本增加幅度的不对称性。Porter(1980)提出来了两种竞争战略,即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选择这两种战略中的一种来建立起竞争优势;在差异化战略下,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创造出不同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也更高;而成本领先战略则是实现比同行业更低的成本,而产品的服务和质量则被忽视。
差异化战略与多元化战略以及专一化战略有区别,多元化战略扩展企业的经营方向,从多个业务获取收益,风险也会相应降低,但企业资源精力容易分散、分不清主营业务以及副营业务导致主营业务发展受限。专一化战略能将企业资源集中于一点,发挥企业主营业务优势,以业务专精获得市场份额,但相应地,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结果就是经营风险会相应地增高。差异化战略以创新为根本动力,避免了与同业的低级竞争,可以抢先占领高附加值、高利润市场,但对企业人力资源要求高,也容易遭遇创新失败风险。
成功的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往往需要企业在技术上领先,生产出功能独特的产品,或者是创造出独特的用户体验,从而和用户保持亲密的关系(Porter,1996);而为了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调查和获取所在行业的关键资源,例如科研投入、品牌建设、市场和广告、雇员培训、质量控制等等(Porter, 1980;White, 1986; Ward and Duray, 2000)。
而这些资本的投入在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初期往往不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因为新技术的开发会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新的技术不一定能够成功,即使技术可行,也不一定会具有市场价值。另外,实施差异化战略即意味着以不同于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方式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行业内大多数企业有共识的行为方式意味着更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更能应对行业内的特有风险,同时也是业内专家意见传播的结果。
因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所以当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时,会产生更多的调整成本。在经营环境变坏,企业销量下降时,一方面由于已经投入的资产具有很强的专有性,同时难以在市场上公开交易(Peteraf,1993),所以企业很难削减掉这部分已经投入的资产,因为要付出巨额的调整成本;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资源的供应往往不具备弹性,如员工的培训、销售能力的培养、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组织的理解(Barney,2001; Peteraf,1993),这些资源一旦开始投入往往很难停止,如果企业选择在销量下降时削减这部分开支,则当经营环境转好时可能面临两种可能,一是放弃差异化战略,另一则是重新投入。前者意味着战略的失败,而后者则意味着巨额地向上调整成本。因此当销量下降时,管理者会选择继续保留之前的资本投入。
而当销量较好时,管理者则会乐观地认为新战略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绩效,所以会加大相关资产的投入,从而产生向上的调整成本,而良好的经营环境又为企业的资本投入提供了保证。因此管理者会选择在经营环境糟糕时保留之前的投入,而在经营环境良好时加大之前的投入,由此而产生了成本粘性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到了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短期内实施差异化战略程度高的企业,成本粘性程度越高。
Barney(1991)认为,企业的某项竞争优势应该可以同时具备以下几种特点,如有价值、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等特点。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所投入的资源会转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如熟悉组织的科研人员、熟悉组织生产流程的工人、精明的销售人员、熟悉组织文化和流程的管理者、专业化的生产设备和市场
,这些投入最终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从而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而良好的绩效会给企业带来更加稳定的经营环境,投资者会对企业更加信任,对公司要求更低的风险补偿,银行也会更加热衷于把资金借给绩效好的企业,从而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取得资金,因此企业会进一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由于差异化战略的特质在于创造独特的产品以形成竞争优势,因为这种竞争优势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所以很难被同行业的其他竞争者模仿,因此会形成竞争壁垒,阻止其他竞争者的加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加稳定的经营环境,经营环境的稳定也使得收入不会出现大幅的波动,调整成本也更少。同时,从长期来看,随着经营状况趋于稳定,管理者对未来的判断也会更加理性,由于其处于行业的最前沿,所以相比于新加入的竞争者对行业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对未来做出相对更加准确的分析和预测,不会对未来产生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的估计,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长期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成本粘性会更低。于是就有了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长期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成本粘性程度越低。
林毅夫(2007)认为在发达国家中,现有产业均已成熟,且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所以对于国民经济中新兴起的、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或者是各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动向,企业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不会形成共识,政府也不会比企业家更了解企业,也不会拥有更多的信息,因此同样无法预知各行业未来的发展动向,所以在发达国家中,产业政策是中性的,政府以相同的态度对待所有的行业。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各产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处于中下游,对于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参照物,所以企业家对于行业的发展动向往往会有共识,继而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也会以发达国家为参照来改善国内的产业状况,因此对于急需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行业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因此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在我国,产业政策是有偏的,政府会定期对部分行业予以支持,因此政府会对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干预,取代市场自由机制以及市场竞争管制性(江飞涛、李晓萍,2010)。
而政策的支持会进一步加强企业家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状况的乐观预期,政府为了扶持特定的行业,往往会给予税收和信贷优惠措施,从而强化企业家对未来的乐观预计,尤其是在行业下行期,管理者应该缩减投资规模,规避风险,管理者本来可以根据不断恶化的经营环境修正自己的投资策略,但是政府的产业政策干扰了这种自我修正机制。此外,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往往会通过媒体营造声势,因此媒体的报道往往会营造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情绪传导到资本市场,便会使得投资者对未来做出不切实际的乐观估计(毕晓芳,2015)。
叶玲、李心合(2012)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会正向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潘亮(2012)认为,跟随国家政策进行投资对企业来说是理性的选择,企业通过投资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会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在企业家共识与产业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企业投资会表现出“羊群效应”和“潮涌现象”,即投资者跟随产业政策像潮水一样涌入一个行业,当行业下行时,又像潮水一样退去。
大量投资者的加入会造成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因此产生巨额的向上调整成本。而大量良莠不齐从业者的加入也会使得产业内部出现各种混乱的现象。为了促进产业规范和促进产业升级、消化过剩产能,政府会对行业进行整顿,提出更高的行业要求与准入门槛,因此大部分新加入的企业既没有获得预期的利润,同时又受到产业政策的限制,所以会纷纷退出行业,但是已经购入的设备和投入的资本由于具有相当高的专用性,加上行业的低迷,所以很难变现,从而向下调整成本并不像向上调整成本那样容易。
引导性的产业政策强化了管理者对于未来的乐观估计,易造成行业的大幅波动,造成“潮涌现象”,最终产生很高的调整成本,成本粘性问题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恶化。故而,产业政策对前期投资规模较小的公司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强化这些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而对于前期已经大量投入资本的公司来说,由于已经投入了足够建立起竞争优势的资源,所以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小,而市场相对稳定使得其在面对市场的巨大波动时受到的冲击也较小。所以我们得到了本文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假设。
假设3a:扶持产业政策对实施短期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成本粘性问题有正向调节作用,即扶持产业政策会恶化成本粘性问题。
假设3b:扶持产业政策对实施长期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影响不明显。
借鉴Banker et al.(2012)和江伟等的研究方法,本文利用如下模型来对成本粘性进行度量。
ln(SG
&A
,/SG
&A
,-1)=β
+β
×ln(Rev
,/Rev
,-1)+β
×ln(Rev
,/Rev
,-1)×Decrease
+β
Decrease
模型中SG
&A
,表示公司i
第t
年的销售以及管理费用总和,ln(SG
&A
,/SG
&A
,-1)表示销售以及管理费用的变化程度;Rev
,表示公司i
第t
年的营业总收入,ln(Rev
,/Rev
,-1)表示营业收入的变化幅度;Decrease
是虚拟变量,如果当年销售收入相对于上年下降了,就取1,否则取0;β
表示营业收入变动时,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变动幅度,β
和β
之和表示销售收入下降时,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变化幅度。如果β
<0则表示收入增加时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收入减少时成本降低的幅度,即存在成本粘性。PM
)和净资产周转率(AT
),这两个指标从两个方面反映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毛利率较高。而成本领先者则资产周转率较高(Dess & Davis,1980;Banker,2012)。(2)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即研发费用/销售收入,因为研发与创新是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Dess & Davis,1980;Miller&Dess,1993)。(3)第三种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因为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高额的研发费用最终会沉淀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刘睿智,胥朝阳,2008)。而在这些指标之中,毛利率和研发费用可以看成是对于短期差异化战略的度量,因为只涉及当年的投入。同时,我们借鉴王贞萍(2013)的方法,将净利润和研发费用之和作为差异化战略的度量指标进行稳定性检验。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长期投入的累计,所以我们用毛利率和研发费用销售比作为短期差异化战略的度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则用来度量企业的长期战略倾向。
对于产业政策,我们采用陈冬华、李真(2010)的研究方法,对“十一五”和“十二五”中央文件进行整理,并根据2012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进行行业分类,梳理出两个阶段中受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被扶持的企业赋值为1,未被扶持的企业赋值为0。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行业政策分布
GDDP
)作为控制变量,在宏观经济增长的环境中,管理者乐观预期与代理成本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GDP增长率越高,成本粘性越严重。根据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我们又加入资产集中度(AI
,)和雇员集中度(EI
,),因为公司的行业属性也会影响到成本粘性,根据他们的研究,在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成本粘性水平更高,因此我们预测成本粘性和资产集中度和雇员集中度呈正相关。最后,依据江伟(2015),采用收入连续下降(Sdecrease
)作为控制变量,因为收入连续下降时,管理者更加会认为收入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因此过度乐观和代理成本问题会减弱,成本粘性水平也会降低。表2 变量说明
借鉴Banker et al.(2012)和江伟(2015)等的研究成果,构建如下的模型以检验差异化和成本粘性间的关系。
ln(SG
&A
,/SG
&A
,-1) =β
+β
×ln(Rev
,/Rev
,-1)+β
×ln(Rev
,/Rev
,-1)×Decrease
+β
×ln(Rev
,/Rev
,-1)×Decrease
×AI
+β
×ln(Rev
,/Rev
,-1)×Decrease
×EI
+β
×ln(Rev
,/Rev
,-1)×Decrease
×Sdecrease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资产集中度、雇员集中度、收入连续下降、GDP增长率几个控制变量,以使回归结果更加稳健。在模型2中,如果ln(Rev
,/Rev
,-1)×Decrease
的系数β
显著为负,就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成本粘性现象。ln(SG
&A
,/SG
&A
,-1)=β
+β
×ln(Rev
,/Rev
,-1)+β
×ln(Rev
,/Rev
,-1)×Decrease
+β
×ln(Rev
,/Rev
,-1)×Decrease
×AI
+β
×ln(Rev
,/Rev
,-1)×Decrease
×EI
+β
×ln(Rev
,/Rev
,-1)×Decrease
×Sdecrease
+β
×ln(Rev
,/Rev
,-1)×Decrease
×Sd
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引入了本文待考察的短期差异化战略度量指标Sd
,我们所关注的指标是战略差异度Sd
与ln(SG
&A
,/SG
&A
,-1)和Decrease
交乘项系数β
,如果β
显著为负,就证明了我们的假设1,即短期差异化战略会扩大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ln(SG
&A
,/SG
&A
,-1)=β
+β
×ln(Rev
,/Rev
,-1)+β
×ln(Rev
,/Rev
,-1)×Decrease
+β
×ln(Rev
,/Rev
,-1)×Decrease
×AI
+β
×ln(Rev
,/Rev
,-1)×Decrease
×EI
+β
×ln(Rev
,/Rev
,-1)×Decrease
×Sdecrease
+β
×ln(Rev
,/Rev
,-1)×Decrease
×Ld
而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将短期差异化战略指标替换为长期差异化战略指标,如果相关系数β
显著为正,就说明长期差异化战略会改善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即证实了假设2。最后,对于假设3a和假设3b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检验,将所有的样本分为政策支持和不支持两组,然后重复上述的检验方法,如果在产业政策不支持样本里,β
不显著或者显著性下降,就说明产业政策加剧了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即证明了假设3a;反之,如果在两组样本中,β
的相差不大,说明产业政策对于长期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影响不大,即证明了假设3b。表3列示了本文所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4是销售管理费用以及收入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在全样本中,有16.5%的样本收入下降,而成本下降的样本只有11.4%。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一定的成本粘性问题。
表3 描述性统计
表4 销售收入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布描述性统计
表5至表8展示了回归分析的结果,表5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存在性进行的验证,可以看到,无论加入控制变量与否,ln(Rev
,/Rev
,-1)的相关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问题。表6是差异化战略与成本粘性的验证,表的左右两列分别为短期差异化战略和长期差异化战略及成本粘性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在采用营业利润率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方法对短期差异化战略进行衡量时,无论加入控制变量与否,Sd
与ln(Rev
,/Rev
,-1)的相关系数都显著为负,说明短期差异化战略是成本粘性的重要成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表6的右边,长期差异化战略Ld
与ln(Rev
,/Rev
,-1)的相关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长期的差异化战略使得企业经营状况趋于稳定,成本粘性也随之降低。因此本文中的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证实。表5 回归分析——成本粘性的存在性
表6 回归分析——差异化战略与成本粘性
进一步,我们分析产业政策对差异化战略的影响,其中表7和表8分别为短期差异化战略与长期差异化战略和成本粘性的回归结果,我们按照时期(“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和受产业政策扶持与否将样本分为了四组,分别为:在两个期间均受扶持的样本、在两个期间均不受扶持的样本以及只在其中一个期间受到扶持的样本。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观察,我们看到,在两个期间都受扶持的样本组里,Sd
与ln(Rev
,/Rev
,-1)的回归系数为-0.154,并在5%水平上显著,p
值为0.018;相比于表4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059,p
值为0.049),回归系数与相关性均有显著的提高,说明产业政策会促使企业在短期内采取差异化战略,导致成本粘性问题的产生。此外,通过将最左边的一列与右边的三列进行对比,同样可以看到显著的差异,最右边的一列显著性下降为了10%(p
值0.91),回归系数则下降为了-0.057,同样说明产业政策导致了成本粘性问题的产生。最后对比中间两列,分别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受到扶持,可以看到,和最左边一列相比,回归系数与显著性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在第三列中,系数甚至是不显著的,说明受到产业政策扶持越多,成本粘性问题越严重。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十一五”期间受到扶持时,成本粘性要大于在“十二五”期间受到的扶持,这可能是产业政策的延迟效应所致,即“十一五”期间产业政策的效果在样本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但由于样本期间的限制,“十二五”期间的产业政策并未完全体现。这样我们就证实了假设3a,即产业政策会使得成本粘性问题更加严重。表8则是长期差异化战略和成本粘性的回归结果,同表7的处理方法一致,我们也将样本分为了4组,考察在不同政策背景下长期差异化战略和成本粘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和表7不一样的结果。首先我们看到,在四组中,长期差异化战略和成本粘性的回归结果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长期的差异化战略可以使企业形成较为牢固的竞争壁垒,从而可使其无视产业政策的变化,即无论产业政策支持与否,这些企业均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润。此外,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产业政策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回归系数上,在最左边的一列,回归系数为0.477,中间两列为0.758和0.751,最后一列则为1.096,说明随着产业政策干预力度的加强,长期差异化战略对成本粘性的抵御作用逐渐减弱,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产业政策对长期差异化战略的影响还是比较微弱的。因此我们的假设3b也得到了证实,即产业政策对长期差异化战略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
表7 回归分析——产业政策对短期差异化战略的调节作用
表8 回归分析——产业政策对长期差异化战略的调节作用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及成本粘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成本粘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差异化战略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成本粘性有着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在短期内,差异化战略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因为研发投入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而较高的风险带来经营业绩大幅波动,进而导致了成本粘性问题。而从长期来看,差异化战略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的构建,因此会使得市场趋于稳定,业绩平缓,较少有大幅波动,即降低了成本粘性,长期差异化战略反而降低了成本粘性。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产业政策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对短期差异化战略与成本粘性的关系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未受到扶持性产业政策影响的企业,成本粘性较低,而受到扶持性产业政策影响的企业成本粘性比较严重。并且,受到产业政策扶持程度越大,成本粘性越严重。而对于长期差异化战略来说,产业对其和成本粘性的影响较小,无论是受到扶持的企业还是未受到扶持的企业,长期差异化战略均会显著地抑制成本粘性这一负面效应。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得出了一些经营管理以及政策上的启示:首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建立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导向,注重企业的核心业务,并将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中,切不可盲目跟风。而从政策方面来说,政府也应该根据以往经验把握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避免企业投资的“羊群效应”和“潮涌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感谢段然博士对本文的指导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