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 张佳 朱超
摘 要: 在新时代多元文化环境下,欲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输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借助英语来表达中国本土文化这一方式。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学生却频频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本文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就这一现象进行相关的能力测试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我校大学生能否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并以此探究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 失语症 大学英语
一、中国本土文化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纵观我国近年各种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其内容大多还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以灌输目的语文化为主要目的,而大学英语教学则以传授语言知识,讲解各种应试技巧为主,几乎不补充相关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学生也以通过各类考试为目的,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工具,完全违背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以英语为载体,向世界传播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并由此导致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张蔚)。
二、研究设计
该能力测试和相关问卷调查于2017年9月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能否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一)研究对象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为本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80名学生。为了保证本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度,要求学生在不借助于任何翻译资料和翻译工具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设计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卷。该试卷主要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选取了10个常用词(剪纸、对联、刺绣、元宵、孔子、铁饭碗、素质教育、火锅、门当户对、红双喜),以此来评估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的表达能力。
问卷调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列出与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相关的10个观点,即(1)大学英语教学中只要了解英美文化就可以了,无需了解相关的中国文化;(2)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学习相关的语言技能,不用了解相关的英美文化;(3)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已经过时了,所以没有意义去了解本国的文化;(4)外语教师在授课时不应该过多地讲解和介绍中国文化,而应该重点讲授目的语文化;(5)外语教师应该重在讲解各种解题技巧,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介绍外国和本国的文化;(6)大学生应该自主地去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并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7)我校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能满足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需求;(8)我校非英语专业已经开设了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9)我校没必要开设英文版的中国文学、中国概况或中国文化的选修课;(10)外语老师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每个题项均分为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确定、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五个层次。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大学生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态度展开,并设计了相关的问题:东西方文化比较;介绍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本校大学英语教材是否有相关中国本土文化的介绍;课堂补充东西方文化的比重;获取西方文化的英文资料的途径等。
(三)研究步骤
该问卷调查一共发放能力测试试卷80份,并收回80份。在测试之后,对80名学生随即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80份。
能力测试的结果显示:据统计不到25%的学生能较为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几近空白,可见其表达能力的严重薄弱,凸显了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底蕴之苍白的现实。这种本土文化失语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母语文化缺乏深入、广泛的了解,影响了他们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民族文化的准确性;二是由于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过多地关注西方文化,很少去接触和了解有关本土文化的英语资料,导致他们无法地道、准确和熟练地去应用表示本土文化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三是学生对某些深含本国文化背景或典故的词汇缺乏准确、到位的理解,因此无法表达和弘扬本土文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反映,虽然大学英语课堂已经有了中国文化的补充,但仍以西方文化为主;同时大约85%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授并于课外加以引导,因此他们非常期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内容。
三、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剖析
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是以下几种。首先外语教学不仅仅是目的语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基于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本族文化的学习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而外语教学的中心和重点则是以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与介绍为主,这种厚此薄彼、不平衡的文化教学,致使外语教学走入了中国文化失语的误区。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一谈到西方的节日就口若悬河,如数家珍,而提到中國传统节日时却不知所云,更别提用英语如何表达。“任何外来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华瑛)因此,在文化教学中,应该在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教授中达到一种平衡。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和本土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应一视同仁。
其次,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单向性、片面性问题。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性和合理性,并无优劣贵贱之分,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双向交际,而不是“一边倒”式的单向交际。正如Widdowson所强调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张蔚)在长期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往往轻视本土文化的输出,重视外国文化的输入,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了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跨文化交际不是去被动地顺应强势的目的语文化,而是客观地认识和理解本土文化,辩证地对待目的语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思考辨别能力和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以目的语文化的价值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行为,容忍、尊重并理解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第三,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利于大学生掌握中国本土文化。大学英语教材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获取相关文化知识的桥梁。教材中是否包含母语文化对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强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校大学英语教材的调查,基本是两种教材多年一统天下,一种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另外一种是《新视野视听说教程》。虽然经过多次重版,教材设计更加新颖,内容也大为丰富,但是系统介绍中国本土文化方面的文章依然难觅踪影。大学英语教材拘泥于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引进和介绍西方的语言与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的输出,因此这样的教材极易导致学生忽视本土文化。另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这对文化教学的实施是一种阻碍。我校非英语专业开设有关西方文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寥寥无几,更别提开设英文版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鉴赏和学习的选修课了。
四、解決措施与对策
“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杜瑞清)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以对母语文化充分理解为基础,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兼顾本国文化的输出及其英语表达。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
跨文化交际不是对其中的一种文化的被动顺应,即单向交流,而是需要交流者具备自身文化独立身份的意识。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输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文化——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建立独立的文化人格,提升文化辨别能力,树立语言和文化平等的观念。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目的语文化的大量输入,而是要理解和吸收目的语的文化精髓,并为我所用,同时向外国人输出本国的优秀文化,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大学生在深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丰富自我的跨文化心理,提高中国文化修养,达到平等、双向的交流目标。
(二)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
外语教师的业务水平、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文化传播的效果。外语教师肩负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因此,一名称职、合格的大学外语教师不但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较强的本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修养,敏锐的跨文化意识,而且还具备用英语准确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外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紧迫性和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养,转变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外语只是被当作一种单向的、没有母语文化输出的交流工具,而很多外语教师自身母语文化功底普遍薄弱,在教学中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技巧的讲解,轻文化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本族文化无法有效、准确地输出。首先,外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开展中国文化知识、跨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学习,不断地提高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再者,外语教师要注意搜集和储备有关中国本土文化英语表达方面的文献资料,以供教学之用。另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跨文化交际教学课题的专业学习,参加研讨会、专题论文交流、教学方法研究、案例分析、自我评估等活动。最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别能力,对比分析和讲授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异同,补充有关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或者描述。
(三)增加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比重
大学英语教学不但要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传播相关的文化知识,并且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对本土文化介绍的题材凤毛麟角,这种重目的语文化输入轻母语文化输出的不平衡性,充分暴露了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另外,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和书籍也是相当不足,网络资源虽然内容丰富但杂乱零碎,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关系,更新教学理念,制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大纲,设计系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计划,改革大学英语教材,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分析,既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能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宽容,从而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魅力与价值,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要想在新时代多元文化环境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选择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这一方式。优秀的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需要双语人才在跨文化交际中去实现。就当前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现象,大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平等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必须兼顾母语文化积累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真正取得成功,才能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播。
参考文献
[1] 张蔚.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调查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8(1):39-42.
[2] 华瑛.从中国文化失语症反思外语文化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3):108-111.
[3] 李娅琳.国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4):108-110.
[4] 张琨,孙胜海.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文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7):105-107.
[5] 陈东.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1(2):110-112.
[6] 肖龙福.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7] 陶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