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教师的“杯桶论”

2018-05-15 01:52李成彬骆知欣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教师

李成彬 骆知欣

摘 要:近年来,不少人对教师的“杯桶论”提出了质疑,对教师水的“量”和“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更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活水——输出水——融于水——引出水”是学生学会自己去找水的四个阶段,对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会学习有一定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杯桶论” 教师 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14-02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长期以来被教师认同的教育箴言。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教师不止要有一桶水,还应该拥有一江水、长流水,才能保证知识的源泉喷涌不断。后来又有人指出,教师水的“量”不仅要超过学生的水的“量”,更应该注重教师水的“质”。因此,不少人提出了教师应该具备活水、纯净水的说法。然而,在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让学生自己“去找水”比教师拥有长流水、纯净水更具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首先,这种观点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是对以往教师是课堂中心的绝对领导者、知识的霸权者的挑战,强调师生平等,共同成长。其次,该观点关注的是教学的过程本身,学生的发展历程,而不再是以前只重结果的应试模式。再次,引导学生去找水也是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的革新,这也是目前课程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一点,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最后,教学过程的改革必然促使教学结果的改革,这种开放的、个性的引导学生去“找水”的过程必然要求对教学结果评价的多元化、发展化。

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去找水,找到水后又该如何使用,以后又该怎么去发现水源。这是现代教育赋予“杯桶论”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有活水——输出水——融于水——引出水”四个阶段。

1 有活水:源头活水,常新常用

有水,指的是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量和能力储备,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有活水,指的是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必须掌握符合时代发展,符合学生发展,符合教学实际的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能是一潭死水。实际上,不管是有死水还是有活水,都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1.1 教師有水并非得要有一桶水

韩愈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实也是道出了教师心态转变的重要性。教师所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绝对标准。“学生与知识之间只差了一根网线”这种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知识系统发生了重要变化,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知识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1]。教师的知识在某些方面也许并不比学生掌握得多、了解得深,这时就需要教师放低身段,适时向学生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计算机学习。若教师仍旧碍于面子,装作不懂装懂的样子,试图捍卫自己的权威形象,这样反而会给学生虚假应付、华而不实等不良印象,导致教师形象贬值以及教学效果低下。

1.2 教师的水的内容应丰富多样

传统“杯桶论”传授的内容单一,即狭隘的、死板的学科内容知识,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新的“杯桶论”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提出了质疑,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是刻板知识的堆积,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和拥有丰富存储容量的机器人有何区别?杜威指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真理和生活需要分不开,探求真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2]因此,教师给学生的“水”不仅是学科内容知识,还应包含必要的生存技能、学习方法、道德情操等等,这些是教师职业素质之要求,也是学生发展之必需,更是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1.3 有活水也要注意传承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在世界史上熠熠生辉,可以说,现在教育所选择的正是经过时间的筛选、提取、浓缩出来的精华,当今的知识是在这些精华上继承发展而来,发扬光大。如若一味只顾向前发展而把传统的文化抛弃,就如源头之水被人为枯竭。没有源头之水,就没有今天的活水,更没有明天的汪洋大海。

2 输出水:启迪思想,激发动机

输出水实际上是要解决教师怎样将桶中之水注入到学生的杯中之水的问题。方法不对,就算教师拥有了绵延不绝的江河之水也无济于事;方法不对,就和传统的灌输没有区别,传统的“杯桶论”的“倾倒”方式是一种单向灌输,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巨大作用,但它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工具性”的人,是一种“物化”的教育方式,遮蔽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价值。[3]有学者(陈洪)认为,今天能用“一碗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甚至是奔腾不息的河流”的教师才堪称真正的优秀教师[4]。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同样,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也有过类似的表述:“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播撒教育的种子,而是让种子发芽”。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目前许多新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出现并付诸实施,常见的有抛锚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给定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的“饥渴感”,即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或自主或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参与指导、调控和评价。

这些教学方法的最大好处即是能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由于学生是主动的,教师只是起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学生会自己拿着杯子去讨水喝,不仅仅向教师讨水,也会向同学、家长,向互联网,向大自然讨水喝。这样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对教师能够减轻工作负担,对学生也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能够学会学习,跟上时代步伐。

3 融于水:助力发展,共同成长

教师输出了水,还要想办法与学生的水相融。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某一学科的知识一无所知。首先,教师要充分认同个体差异,用爱感化。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再加上后天所处环境、所接受教育的差异,每个人的性格、志向、气质等都不相同,因此,必然要求教育者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一个灵魂感化另一个灵魂。其次,触及“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跳一跳就能喝到水。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5]。最近发展区不仅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更是强调了教师或同学等外界帮助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要有意识地根据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开辟新的发展区。最后,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所在情境所形成的一个整体,三者不可分割,不可孤立。所以,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既体现在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质疑、反馈等也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提高。这样,教师与学生双方能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4 引出水:合理评价,教会学习

最后一步即是要引出水。引出水是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分享,教师或他人进行多元评估。学生的成果展示即是一个课程产出的过程,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涌出的水不一定干净纯美,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合理评价: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弄清成败的原因,明确努力的方向;又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把学生引导到努力学习和讲求学习方法上去[6]。同时,多元评价要求教师不只看到学生的最终结果,更要关注到学习过程;不只看到学生智力表现的区别,还要看到学生知识基础、情感、意志等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有诊断性作用,对于教师而言,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发反馈情况,对于学生自己而言,也能有效地发掘自己学习中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所以,让学生将成果输出,教师予以评价仍是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

当然,如果学生是被动地引出水,那也是不完美的。学生能在教师的作用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兴趣,激起自己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引出为主动喷涌而出才是教育的目的,即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己获取和“生成”知识时,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相当简单,教师的作用只是设法开凿学生自身的知识之泉[4]。

教学生学会学习,学會自己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发展自己,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师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拥有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的灌溉转变为主动去找水,并涌出甘甜之水,滋润自己、给养自己与他人。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应然,也是必然。“杯桶论”从最初的教师拥有一桶水到一江水、活水,再到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这个隐喻的变化也启示我们,时代更新迭代迅猛,固守陈旧思想必然被淘汰,必须跟随时代潮流,及时改进。同时,在互联网、物联网科技、人工智能等欣欣向荣的未来,教师又如何将“水”借助智能机器教给学生,怎样面对可能沦为“无用阶级”的危险等问题,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李永生.从“一桶水”到“长流水”——教师的知识观要改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10):44.

[2]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3] 赵娟.教师“桶论”探新——对传统教师隐喻的重新审视[J].上海教育科研,2013(9):24.

[4] 陈洪.一碗水引出一桶水[J].教育文汇,2003(2):16.

[5] 王振宏,李彩娜. 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4.

[6]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55.

作者简介:李成彬(1993-),男,四川泸州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骆知欣(1993-),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