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摘要] 目的 就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探讨。 方法 该次研究所选对象均为该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干预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施以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显着,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让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结石性胆囊炎;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a)-0128-02
结石性胆囊炎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胆道系统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胆道感染而引发的炎症等。结石性胆囊炎需在的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治疗,以免因结石而形成梗阻[1]。尤其是对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由于血糖长时间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加之患者自身免疫力不高,所以在结石产生感染后便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此,应及时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但是在治疗中也必须对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为此,该次研究分别将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该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所选对象均为该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0.15± 7.58)岁,平均病程(6.14±3.84)年;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62.54±6.49),平均病程(6.28±3.27)。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影响该次统计数据。
1.2 护理方法
以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相关疾病知识科普等内容的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大多数情况下,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由于需承受生理上疼痛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恐惧、紧张等,而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刚入院时便就医院环境和相关的病房探视制度为其做一详写介绍,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使之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家属多支持鼓励患者,通过家人的关心让患者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
1.2.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使他们安心接受治疗。手术环境应不得高于25℃、但需在22℃以上,湿度介于50%~60%之间;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麻醉状态,对于外界的温度已不具备感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应对手术过程中的温湿度予以严格控制,比如针对麻醉时间长、失血量较大的患者,应使之提问不得超过36℃。手术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对其隐私部位做好保护。并把相应体位摆放的作用告知他们;在进行体位摆放时,应提前把支架准备好,防止患者上下肢过度外展,并适当按摩患者的下肢,使之局部血液流通顺畅。巡回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给予其鼓励支持,通过多种方法将其注意力分散,使之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术中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禁携带和手术无关的物品进入手术室。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手术器械传递出错,且要尽早推出被污染的器械纱布。利用无菌加盖巾有效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的动作幅度皆不可过大,以免手术器械或患者的手术切口被细菌侵袭,导致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2]。手术过程中,应确保患者静脉通路畅通,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控制一些患者的液体输入量;将患者术中失血量详细记录在册,在和医师准确核对后,为患者实施输血;如果患者输血量过大,需在输入前加温血液,进而让患者的提问保持在恒定状态。输血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密切观察,看有未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若出现需马上停止输血;若患者有过敏反应出现,应先肌肉注射异丙嗪,剂量为1 mg/kg;若患者有溶血反应发生,则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抗休克处理措施。
1.2.3 術后护理 待手术结束后,手术室巡回护理应当面和麻醉医师做好相关交接工作,交接后利用加温的生理盐水对残留在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进行清洗,;帮助患者尽快从麻醉中恢复意识,在患者苏醒后,立即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并帮助患者穿好衣物、盖好被子,将引流管固定好;通知病房责任护士将病房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把患者送回病房,同病房责任护士将交接完成好。术后第2天对患者展开术后随访,以患者的主诉予以耐心倾听。大多数时候,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在麻醉失效后,因为剧烈的切口疼痛感,所以极易引发抑郁。所以,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从生理、心理上给予其不间断的支持。同时叮嘱患者调整好心态,正向引导患者,使之尽快恢复。另外给予其科学的饮食指导,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未再出现之前的临床症状,且也没有腹痛、腹胀以及绞痛等表现,X片未有结石显示,空腹血糖值也没有超出正常值范围,伤口愈合较好;有效:患者有轻微腹痛感存在,空腹血糖值略高于正常值,伤口愈合一般;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依然存在,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来统计分析该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以(x±s)、[n(%)]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检验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都根据相应的治疗护理计划顺利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记录,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有3例伤口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2例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而观察组中伤口感染、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各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急性胆囊炎中的一种,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高,其发病主要是因为细菌入侵或胆囊管被堵塞,进而引发胆囊炎症感染和胆囊结石所致,患者一旦发病,右上腹部会有阵发性绞痛出现。而诸如黄疸、寒战、发热等也为其临床主要特征。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主要为手术方式,但在整个围手术期却有各种护理风险因素存在,特别是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其并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更高,而这与其机体免疫功能减弱,且机体也处在高血糖代谢状态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让患者在住院治疗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不仅要承受生理、心理上的痛苦,且也面临严重的经济负担[3]。因此将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不但很有必要且也非常重。
作为一种系统性、精细化的手术护理模式,手术室干预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冲3个时间段(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术前访视,访视过程中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纳入重点内容,有助于患者进一步认知手术相关知识,让他们对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认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4]。术中则以环境户护理、体位护理、输血输液配合为重点,其能够将手术环境、体位对手术的干扰降到最低,防止输血输液不良反应方面的风险因素发生,以顺利完成手术。由于患者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存在一定风险,极易由于意识恢复延迟而引发多种并发症,让手术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应对麻醉苏醒期护理以及术后访视、交接等内容多加重视,如此一来可极大的帮助病房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手术情况有一更好的掌握,将更加合理的术后护理内容提供给患者。
该次研究中,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施以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显着,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让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參考文献]
[1] 吕霞.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6):132-133.
[2] 张立英.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9-230.
[3] 张杰.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22):97.
[4] 陈重.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141-143.
(收稿日期: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