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位(南阳市中医院儿科,河南473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炎症综合征,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微小血管炎症,且可导致患者机体发生多脏器损伤[1~3]。过敏性紫癜主要发病人群为学龄期儿童,且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可累及皮肤、肾脏、消化、泌尿等组织器官,并发肾病,且发生率较高。30%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伴紫癜性肾炎,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采取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药物干预的同时,护理工作同样影响着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近年来,有研究对儿童过敏性紫癜采取预防性护理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4~7]。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预防性护理治疗方法,有效降低了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紫癜轻度39例,中度38例,重度13例;病因:上呼吸道感染70例,药物或食物过敏11例,肠道寄生虫病6例,其他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14岁,平均(9.41±2.03)岁。观察组患儿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 2~15 岁,平均(9.57±2.05)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标准 (1)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8];(2)年龄小于15岁;(3)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身及各类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3)严重肝、心和消化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1.2.1.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没有对消化系统和肾病并发症进行预见性干预。
1.2.1.2 观察组 采取消化系统和肾病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具体措施:(1)体征监测。24 h密切监测患儿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并记录,同时,观察患儿脉搏、血压和皮肤温度等变化,观察患儿肠型和包块情况,并取标本进行检测,监测肠套叠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2)用药护理。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肠道出血、水肿等情况,同时,提高血管通透性。此外,注意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使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得到体现。(3)环境管理。严格控制病房内人数、探视时间,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换气,每天3次。保持病房安静和空气清新,室温保持在26℃左右,湿度60%左右,且每天对病房的地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消毒。(4)饮食护理。若患儿属摄入过敏性食物发病,则控制对鸡蛋、牛奶等过敏源的摄入,尽量不进食易“上火”的食物;若患儿属急性发病,则主要摄入素食,忌海鲜等异种蛋白食物,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水果、蔬菜等),有助于降低患儿毛细血管通透性。(5)预防感染。对患儿进行隔离,并减少接触外界人员的频率。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肾病(肾功能减退、蛋白尿、血尿、紫癜性肾炎)和消化系统(肠梗阻、肠套叠、腹痛、黏膜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常规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WBC、RBC、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常规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常规变化情况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WBC(×109L⁃1)护理前10.58±4.13 10.55±4.02 0.034 9 0.972 2护理后299.37±105.41 302.46±101.85 0.141 4 0.887 9护理后9.14±3.46 9.06±3.51 0.108 9 0.913 5 RBC(×1012L⁃1)护理前4.67±0.52 4.76±0.61 0.753 2 0.453 3护理后4.78±0.43 4.65±0.35 1.572 9 0.119 3 45 45 t P− −Plt(×109L⁃1)护理前311.46±110.34 309.77±105.46 0.074 3 0.941 0
2.2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1 8,P=0.004 2)。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肾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 7,P=0.032 8)。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主要由于全身小血管沉积免疫球蛋白A免疫复合物所致[9~11]。主要发病人群为男性学龄期儿童,且过敏性紫癜可伴发肾疾病,即紫癜性肾炎,发病率为50.00%。
过敏性紫癜的致病因素为食物、药物、细菌、虫子叮咬和细菌等,这些敏感因素将导致患儿产生变态反应,抑制抗体和抗原的结合,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当患儿处于高敏状态时体征监测必不可少。因此,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在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
近年来,有研究对儿童过敏性紫癜采取预防性护理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12~13]。预防性护理治疗是一种旨在避免产生错误的更正性活动。常规体征监测可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如患儿有恶心、呕吐、便血、腹痛等情况时考虑可能发生消化道并发症,尽管常规护理能及时地干预并发症,但明显具有滞后性,不利于控制患儿病情。所以,本研究对患儿肠型和包块具体情况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肠套叠等消化道并发症的预见性干预。
饮食护理能抑制异种蛋白进入机体,阻止抗原和抗体的结合,达到缩短病程、降低病情复发的目的。本研究采取饮食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患儿摄入可能过敏性食物,鼓励患儿多摄入维生素C,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全程均需给予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患儿胃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但若用药不当便会适得其反。本研究采取用药护理监测药物的剂量和效果,若患儿有糖耐量减退史,则需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使药物发挥预防并发症的作用[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预防性护理治疗的患儿肾病、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采取预防性护理与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的患儿护理前后WBC、RBC、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儿童过敏性紫癜采取预防性护理治疗能有效预防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儿肾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冬荣,厉红.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系列的改变及早期抗凝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76⁃378.
[2]虞军勇,杨力群,王子清.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及早期抗凝临床实效性探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5):5826⁃5828.
[3]孙玉晖,乔元勋,宋萌萌,等.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36⁃138.
[4]宗宝生,陈世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6):742⁃743.
[5]叶鑫,钟松阳,龚敏.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药联合治疗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4):189⁃190.
[6]陈琼,卢贤秀,黎艳超.预见性护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常规、肾功能的影响及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6):97⁃100.
[7]高向国.小儿过敏性紫癜38例采用中药犀角地黄汤临床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7):861⁃862.
[8]刘丽君,于静,李宇宁.儿童过敏性紫癜325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0):1079⁃1083.
[9]施亚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69⁃71.
[10]沈振东,唐融.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5):1050⁃1052.
[11]谷慧峰.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调查和药物治疗监护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0):124⁃125.
[12]杨颖,柴倩云,费宇彤.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692⁃696.
[13]金岁.试论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34⁃35.
[14]陈晓琪,梁道喜,李秀琼,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9):1977⁃1978.
[15]于秀娟.知柏地黄丸药理作用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