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本素材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有效路径

2018-05-14 20:44李祖布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

李祖布

摘 要:政治课本素材形式非常丰富,包括图片、事例和以“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小栏目呈现的拓展性材料。教师可在教学中巧妙而充分地利用课本中的素材,以图思理、以事说理、以喻明理,引导学生把对素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学科原理、观点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关键词:教材处理;理性精神;以图思理;以事说理;以喻明理

“理性精神”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理性精神,关乎学生认识社会与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学科的有关原理和观点。”[1]可见,理性精神与学科原理和观点关系密切,而课本中的素材又与学科原理和观点互为表里。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挖掘课本中的素材,引导学生透过素材之“表”把握原理和观点之“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本文试从课本素材运用的角度,谈谈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途径。

一、以图思理

图片是政治课本中大量存在、又具有较强视觉吸引力的素材,是教材编写者精心选择的经典教学资源。充分和巧妙地运用图片理解学科原理,是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路径之一。

在学习《经济生活》“货币的本质”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利用了课本第4页的图片。在学生看完茶叶→马→盐→布→米这个圆圈式的图片后,笔者依次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①这幅图讲的是什么事情?②他们交易成功没有?③你能想出让交易变得更方便的办法吗?学生一一回答正确。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学生说大家都需要的东西就会使交易变得方便,笔者及时把学生的生活话语转换成课本的专业术语“一般等价物”,学生对“一般等价物”和货币概念的认识就从图片中引申出来了。

又如,《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内容并不难懂,一些教师往往搜集大量课本之外的事例来说明我国史书典籍具有“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的特点。这样做固然没错,但“多则惑,少则得”,大量事例的呈现所带来的可能是一时的热闹,效果不佳。事例呈现要改漫灌为滴灌,首先要用好用足课本图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第65页《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的图片,让这组从承载周朝档案到清朝档案信息的邮票“说话”,实现图片与学生对话。此外,对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着力点不应放在教学素材的有趣性和广泛性上,而应放在调动学生从所学的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视角去思考、搜集事例,归纳出学科的观点和原理,从而促进他们理性思维的发展。

图片生动形象、简洁明了,但又意蕴学科知识。因此,运用课本中的图片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又为学生思考学科原理和观点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图片只是思考的起点,对图片的认识是初步的感性认识,需要在问题的驱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去感悟和理解学科原理,从而形成理性认识。学生对图片的思考,既可来自教材中的设问,也可来自教师的提问,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利用教材上图片进行教学,能够拉近课本素材、学生生活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引导学生经常阅读和思考手中的课本,悟出丰富的理论内涵,生发出更多的理性思维之光。

二、以事说理

教材每框都有事件素材,虽然它没有图片生动形象,但表述规范、严谨、明了,事件真实、经典。让学生阅读事例素材,并以事说理,是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第二条路径。

例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中纯文字的事件素材有两个。笔者在讲授这一框时,利用了第6页的事件素材,结合“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这一点设问:这里的“重要”和“困难”分别是什么意思?商品“惊险的跳跃”如何理解?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所有者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先后提出这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出每个问题蕴含的道理。课本这个素材后面只有一个设问,即: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笔者觉得这个设问跨度大,学生不易回答,于是作了问题补充。补充这三个问题,一是为学生认知水平铺设台阶,激发思维;二是把素材中应有的又与前后有关联的知识点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叙旧说新中运用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说理能力。以事说理要由学生说出书中之理,而不是由教师代替学生说理。

要让学生有思考有表达,问题大小要适宜,否则学生说理就会遇到障碍。例如《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本第64页的虚框文字,讲了三层意思,即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宪法的地位、宪法发展的历程。而课本的提问是“你从以上事实中能感悟到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设问,关注的是“一般学生”。因而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课本设问进行修改,对认知层次不高的学生,设问开放性过大虽然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但也易使学生失去思考的方向而产生茫然感。适度的限定才能让学生既找到问题的方向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要使学生“能说会道”,需要教师根据事例细化和由浅入深地提问,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理性表达能力,积淀理性精神。简言之,以事说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过程,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说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现有的问题,因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因此要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三、以喻明理

课本中有些抽象的阐述给学生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比喻加以阐明,使学生能比较透彻领悟抽象的原理和观点。运用比喻,以喻明理是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第三条路径。

以《经济生活》教材第7页专家点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这一内容为例,学生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而对“与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就比较难理解。虽然课本以“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转手的次数”解释了货币流通速度,但还是有点抽象不好懂。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做了一个比喻:假设我们班有40个同学,有40张桌子,在10分钟内搬到楼下一个教室,正好搬完。现在有20个同学搬运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在10分钟内都搬了两趟桌子,搬完40张桌子只需要20个同学。学生搬运的速度越快所需要的人数越少。以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少、否则就越多的道理。

《生活与哲学》教材更是充满着抽象的哲学道理,令学生头疼。哲学教材本身就使用了很多比喻,如:把唯物主义比作结果的树,把唯心主义比作“一朵无实的花”;把二元论比作“一人骑二马”;以“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的比喻阐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要利用好教材上现成的比喻,还可以创设更多的比喻来阐释哲学道理,例如,可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比作脚与鞋的关系等。通过比喻能够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能让学生心领神会理解抽象理论的主旨,因此在教学中借助比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材是用规范、简要、逻辑性的和专业性的文字阐述道理,形成了理论性的文字,这是教材的特点。如果教师再用这种表达方式解释课本理论性的观点,效果自然不佳。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觉得不易讲清楚的地方,必然是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容易讲清楚的地方,也可能是学生不容易懂的地方,要扫除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就要储备和创设精彩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道理。

课本中的素材,包括事例、图片乃至各种小栏目,其内容是很经典的,其质量是非常高的,所以教师首先要用好这些素材。如果一味另起炉灶,从教材之外选取素材,求新求异,以博得学生的眼球,可能会矮化教材立意,冲淡理论知识,甚至出现庸俗化的教学倾向,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教师理性使用教材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养,教师“依本”但不能“唯本”,而要活用课本。

参考文獻: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7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
践行自主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数学教学效率论”的后续研究与实践
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理性精神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