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2018-05-14 18:10王玉翠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预算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王玉翠

摘 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 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成本指标能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 是评定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施工现场活动的成本超支或可能的超支, 以便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 尽量消除超支带来的影响或将影响降至最低, 对工程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成本控制;预算;分析措施;工程管理;建筑工程

1 前言

本文主要针对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进行准确的预算,并在管理过程中对其加以严格控制,事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据以总结、分析与预算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工程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2 成本控制目标分析研究

成本通常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 在建筑行业中, 它是劳动力、机械、材料的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之和, 这些成本可变是因为其是所完成工程量的函数。固定成本是指一般管理成本, 每月的管理成本与所完成工程量成一定比例关系, 而整个项目的管理成本却与工期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工程项目组建完成时,管理人员相对固定, 每月发生的管理成本相对固定, 与工期成正比关系。所以在项目策划阶段, 必须关注管理成本, 以保证管理规模与项目运行相适应。管理规模过大, 则管理成本过高, 管理规模过小则工程直接成本难以控制, 还会造成管理混乱。根据工程项目的中标情况与合同金额, 层层细化, 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 完善工程项目部的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首先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物价进行调查, 根据消耗量计算成本, 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 是工程直接成本的管控重点, 对材料消耗要进行重点分析; 其次, 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 好的施工组织是节约工程机械成本的关键; 再次就是对人工费进行控制, 对用工方案进行分析, 充分考虑奖金等激励措施对施工工效的促进作用。好的用工方案能较好地发挥施工人员生产积极性。

3 如何抓各个关键环节控制全面实现目标做出分析

3.1 把握工程特点,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企业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 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 结合企业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能最大程度更新提高动能的实际情况, 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 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 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组织流水作业, 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 减少成本支出, 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3.2 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 降低成本

在施工前务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 对将在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各种代用品事前均做好周密策划, 反复实践验证, 一经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不仅要认真地进行技术交底, 而且更要严格把关检查, 保证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安全可靠地顺利实施, 促使工程成本降低。

3.3 坚持计划指导生产, 强化定额控制

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组织施工和进行合理安排, 根据具体施工安排和定额量, 编制出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 使人、财、物的投入在定额范围内按计划满足施工需要, 避免工程成本出现人为失控。将年度预算分解成月预算, 每月底或下月初召开经营分析会, 将月预算与本月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对比, 着重分析造成超预算成本的因素, 以便对下个月的施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下月施工影响成本较大的因素要重点控制, 提出较好的控制措施, 切实保证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保证目标全面的实现。

3.4 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劳务队伍, 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 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 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在施工中, 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工资费用。增加奖励费用支出, 减少工资支出, 保证人工费能最大限度发挥施工生产人员积极性。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 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費, 而且还能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

3.5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杜绝事故和损失

严格地按照 JGJ59- 99标准、ISO9002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施工, 执行自检、互检、交检制度。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加强检查和监督, 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事故隐患问题, 减少工程返工和修补造成的损失, 防止因质量、事故而造成的重大损失。为此, 施工企业应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同时, 必须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 防止出现不规范施工等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浪费。

3.6 抓好关键环节管理

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 都要突出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这个重点, 将文明施工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加强档案资料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 力争工程提前竣工验收, 并按合同约定及时进行竣工结算和财务结算, 做到工完、场清、料净, 以确保工程款按时回笼。

4 分析节超原因, 制定相应对策

一是根据财务入账数据, 真实填写年度预算执行报表;二是根据年初预算报表, 针对年度预算指标, 着重分析超支过多和节支较多的成本项目。对超支的成本进行详细分解, 查找具体超支原因;三是通过分析超支和节支的原因, 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对相关责任人按照奖惩机制进行奖罚。对超支部分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和控制方法, 加强管理或改进施工方案等; 对节支部分分析其原因, 汲取节支经验, 若节支事例比较突出, 对整个项目影响较大, 其经验应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预算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