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通过实施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强化学生主动意识,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习题课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从习题的选择、习题的批改、习题的讲解以及习题的反馈四个阶段入手,分析这四个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习题课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是“典型模型+应用举例”, 即:教师先建立一种基础物理模型,再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它,然后用相似的练习题来巩固它。此种教学形式过于陈旧,基本特征是形成某種基本模式让学生套用,学生很难做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素质教育的推进,需要扎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课改的重点是怎样改变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谓有效教学,应该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是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或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是一切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师生互动方式的总和。
本文从习题的选择、习题的批改、习题的讲解以及习题的反馈四个阶段入手,分析这四个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
1习题的选择
习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完成情况与学习效果。在习题的选择上,通常会从习题数量、类型、难度等方面考虑。在习题数量和类型上,大部分教师都是遵循精选精炼的原则。在习题的难度上,可以采取的从易到难顺序策略,即讲解内容应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易到难,把握好基础题。在基础题掌握了的前提下再攻克难题。对于基础差距较大的学生,应当把习题难度的分层。
教学和习题的选择都应该落在最近发展区,这个区域是学生单靠其自身的力量尚不能独立地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却能应对自如的。
2习题的批改——零作业批改策略
即教师把作业批阅权归还给学生而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高中生每天的习题量很大,而教师的批改量更大,导致批改作业成了一件耗时低效的工作。若能实现零作业批改,则能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3习题的讲解
3.1说题策略
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物理语言口述探究知识。探寻习题解答途径的思维过程以及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
3.2习题小组策略
习题小组,是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相互协助完成共同的目标,主要指学生的小团体合作。许多教师喜欢以合作学习为课堂基础,并认为习题小组是一种个性化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合作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可以有新的解决方式和想法;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同学之间思维的碰撞。
3.3对分课堂策略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核心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师生“对分”课堂,更重要的是采用“隔堂讨论”,本堂课讨论的习题为上堂课讲授的内容,学生有备而来,讨论效果好,课堂气氛热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
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单一讲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其主要强调传授事实性知识,学生机械地记忆学习内容大多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容易形成惰性知识。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知识不能有效迁移到今后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实验、数学计算等非程序性、非逻辑性的知识,只能靠操作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而程序性知识、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表达能力应该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才能得以内化。
4习题的反馈——学习者检查理解与否策略(费曼方法)
即利用复述的方式来检查学习者理解与否的策略。该策略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并让学生对内容进行解释,再次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施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强化学生主动意识,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习题课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实现有效教学。因此,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物理课堂习题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效率是摆在物理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题:江西省创新基金YC2016-B404。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