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雨
【摘 要】古诗词中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古诗词,期望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古诗词的美,提高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喜爱之情。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小、阅历浅的限制,难以理解古诗词中充沛的感情、历史文化等。因此,如何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简述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期望能够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应用策略
在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我国古代的诗词占有了一定的比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艺术美,领悟到古诗词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喜爱之心,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 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教师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古诗词的情景,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另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古诗词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示给学生。虽然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其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追求便捷,忽视备课的重要性
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就是在进行备课,所以就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面,却忽视了备课的重要性。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整堂课都在播放多媒体课件,黑板上却是空空如也的情况。
2.片面追求热闹,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进行过度的使用。虽然课堂上十分的热闹,学生们也似乎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学生仅仅是循着教师设定好的思路走,基本上没有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推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往往是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学习以外的活动有兴趣,却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因此,我们首先要使学生能够产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特定环境的创设,通过色彩斑斓的视频图片内容、悦耳的音频,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在古诗词相关的背景氛围中,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求知欲。这样就使得学生们能够主动的、自发的去探索古诗词中的世界。
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一文的教学实践中,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对即将远离的友人的惜别的感情,诗的前两句是在描写景色,后两句在进行叙事。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播放有关离别的背景音乐来进行情景的渲染,以引导学生的情绪。然后,我们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安西和长安的地理位置,并对两地的地理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衬托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感知
古诗词的内容一般是言简意赅,诗人将自己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浓缩在数十个字中,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由于小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的限制,难以了解诗人充沛的感情。因此,我们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创设合理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
《锄禾》是描写古代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辛劳。当下的小学生大多生活比较舒适,基本没有在田里劳动的生活体验,也不能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少的浪费粮食的问题。这时,如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农田耕作的辛苦,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已经成为对古诗词感知的难题。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会展示农民在田里辛勤耕作的影像资料,看着农民在田里挥汗如雨的耕作过程,照顾庄稼的辛苦,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粒粒皆辛苦的诗词内容,使得学会理解到粮食收获的辛苦。然后,我们可以将学生日常浪费粮食的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们看,通过两个内容的对比,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的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有力地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感知效果。
3.提升学生理解和表达美的能力
古诗词以自身特有的表达形式,为人们传达了美的体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诗词所传达的美,激发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例如,在《清平乐村居》的诗词中,作者对农村平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描述。全词语言简练优美,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对农村的环境特征进行了描写,寓情于景,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但是小学生很难对词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也难以直观地了解诗词所描述的内容。我们在引导学生朗读诗词的时候,可以先播放一段反映江南景致的背景音乐,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使学会体验到诗词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小学生在面对直观的、具体的情景形象时,其思维基本都能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但是面对抽象的古诗词的文字时,却往往会陷入思维的死角。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入诗词所描述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体会到诗人充沛的情感。
在讲到《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小学生由于缺少对瀑布的了解,难以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优雅的乐曲背景下为学生们展现瀑布的壮观情景。通过课件中山水画面的切换,使学生始终处理活跃兴奋的情感状态,通过画面的欣赏,激发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使其内容能够具象化,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而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供更多古诗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提升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永梅.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0):132.
[2]杨玉.体味诗趣,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5(58):46.
[3]李欣娜.優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