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提升亦要重视学校自然教育

2018-05-14 15:01郭燕红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0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提升核心素养

郭燕红

【摘 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基于城市化进程学生自然活动空间被压缩的事实,并正视应试教育和所谓的素质教育的重压,以及网络时代的客观背景,探讨自然教育缺失势必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缺失。因此,核心素养提升亦要重视学校的自然教育。学校在自然教育中应该要建立思想共识和敬畏心,遵循普及性和多样化原则,并建立序列化常规化机制,让学生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完成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从而确实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校 自然教育 提升

当下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本人认为自然教育和核心素养有密切联系,若是缺失了自然教育,势必导致学生核心素养不健全。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孩子们和大自然的亲密而充分地接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而大自然本身也是丰富的课堂,自然教育能让人的天性和思维得到健康的提升,并为人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促进生命和谐成长。为此,核心素养提升亦要重视学校的自然教育。学校在自然教育中应该要有勇气和作为,其可行性的探索迫在眉睫。

一、建立思想共识和敬畏心。

第一,学校自然教育的可行性探索,首要任务是上下一心,共同深刻认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并达成共识。自然教育与智育(常规的升学考试)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等无论在形式和目的上并无冲突和矛盾,反之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勿让教育只盯着考分和升学率,而吝啬或忽略自然教育,从而使学校教育偏离理性和科学的轨道,诚如戴维·布鲁克斯所说“从而把我們的孩子修剪成平庸而又自满的造分机器”。因此在大自然中以美立德,以发现、思考、探究为依托,找到自然教育和其它类别教育的契合点,探索学校最恰当的自然教育模式,重建自然教育生态,进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学校对自然教育要有敬畏之心。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以人合天,我们教育只有引导学生处理好天人关系即大自然和人的关系才是完整的教育。而自然的熏陶、浸润及唤醒的力量十分强大,现代健康人格需要让自然教育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相互融合和深度碰撞,如引导学生关注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智慧、关注大自然的生物给予我们的生命启示等,从而扩大学生的生命容量,可以有效避免让学生成为冷漠的知识容器和“社会空心人”。

二、遵循普及性和多样化原则。

第一,自然教育活动应该是普及性的,从而达到学生机会均等。学生若长期处于应试的受抑制的、静止不动的、僵化的“铁笼青春”状态中,生命灵性就会丧失,必然对整个心理、精神生活的和谐造成严重影响。这种普及性就是要力求使每一个青少年有真正的愿望、兴趣、理智、渠道去接触大自然,真正让自然在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而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因缺乏自然的熏陶而导致精神世界的狭隘和内心的空虚。

第二,自然教育活动应该是多样化的,即强调多梯度,多层次,多维度。只有这样的丰富多彩,才更容易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彰显个性。

如开设劳动课,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开创一个美好空间,建立一个辛勤挥洒汗水、享受创造性的成果的通道,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强大的精神武装。学生会对植物、土地和自然界的成长产生热情的眷恋,并将激发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

如推行“寻找大自然”的诗画教育。 我们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为校园的野花野草编一本植物手册;也可以因地制宜,为某公园编个昆虫手册;可以根据春夏秋冬,引导学生寻找大自然中的图画和诗歌,如梵高绘画里的星空和麦田,李商隐诗歌的太阳和雨,课本里的春天,课本里的江南等;还可以确定关键词“绿色” “生态” “诗意” “秋收”等开展主题自然活动。

学校还可以拓宽自然教育路径,进一步规范自然社会实践基地的课程,或号召各班家长委员会于假期开办各种主题自然日等,学生必然会在普及性和多样化探究中,找到自然生灵的细节和律动,在春赏繁花,秋观叶落中得到来自自然的洗涤净化,并会在这个过程中谦卑对待万物,提升自己的慧力。

三、建立系列化常规化机制。

第一,开发自然教育的系列化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大力开发和自然相关的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如晋江两岸的四季风貌、紫帽山与八仙山的植被对比、诗歌里的四季、园艺插花、野外求生、建立小动物园等。在课程研究中,增加学生和大自然的机会,培养责任心和探究合作精神,并根据年龄层次不断提升科学理性思维。如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编故事或让小组撰写自然教育课程或课题的学习报告,学生思维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清晰和完善,并获得理性提升的契机。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学习科学事实或科学法则,如果注意科学育所内含的这种理性精神是任何个体或民族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民族素质的提高,都需通过教育发掘自然科学中的理性精神。”而学校也会在自然教育课程建设中也会形成系列化,积累经验,不断优化并推出精品课程,并将课程教研化,教学相长,互相辉映。

第二,设置鲜活的常规任务驱动。学校还可以制定周末“一小时发现大自然的美”活动,在寒暑假弹性要求学生家庭的自主登山、参观植物园或其余主题园林等活动。用固定的课时要求进行必要的任务驱动和督促,并布置鲜活的作业进行实践反馈和形式多样的交流。在任务驱动中,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动,进而用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定的行动去影响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自然教育缺失会吞噬学生对自然的基本敬畏心,并导致生命灵性和思维理性的缺失,当代学生不应该单纯生活在应试、影视、网络、游戏中,学校有责任规范并丰富孩子的自然教育,并在制度建设、规范保护、实践反馈中进行突破,让学生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完成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从而确实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发布,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524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提升核心素养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