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赵静文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会计工作中,使得会计能更准确、更及时地收集、处理和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也使会计人员从重复、枯燥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放出来,更好的从事管理和决策工作。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一种手段,但如果只学习会计电算化而忽略了手工会计的基础知识,会计理论中所学的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概念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从而导致学生可能永远不会明白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若能在实训教学中将会计手工与电算化紧密连接起来,这样即可以使得学生能集知识、应用、技能为一体,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专业的要求。
1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开立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学校在开立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手工实训课程时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课程相互分离,没有联系,没有交叉点。以硅湖学院为例,会计电算化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四课时;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开设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每周四课时。在刚接触电算化课程时,对于会计的专业知识也在开始接触,这个时候完全没有手工操作的概念,这样的设置容易让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手工账务处理也会和电算化一样的操作流程的错误认知,或者学习了手工会计之后无法将它与之前的电算化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即使学院会在最后学期开设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但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而不太重视电算化综合实训。这样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融入到最后的实训课中。
目前会计综合实训中,要么是单纯的手工操作实训。这种实训的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差。同时,手工会计实训往往只能依赖于厚重繁冗的教材,只有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学生勉强能够跟下来,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基本上处于放弃状态。另外,由于工作量大,具体操作中出错的概率也高,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甚至会产生畏惧心理等等,这些都不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初衷,也不是学生想得到的教学方法。
要么是单纯的电算化实训。这种实训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学生忽视了会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模拟实习会让学生忽视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只是单纯地强调计算机及会计工作软件的应用,到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不是一头雾水,就是错误百出,很難适应工作的需要。可以这样说,手工会计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就无法得到延伸和发展,这同时也是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难题。
2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分离的原因
2.1 场地条件:以硅湖学院为例,会计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为两间独立的实训教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拥有独立机位,但计算机间距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工账的操作;会计手工实训室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虽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工账簿登记凭证填写,但若要同步进行电算化操作则显得机位不足。因此受各种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同时进行电算化或手工账的操作。
2.2 课时设置:首先,由于之前兼顾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对于从业考试的三门课程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等方面都做了些调整,使原先紧张的专业课课时更加紧张;其次,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授课形式,专业课平均分布在各个教学周,无法让学生用一周或两周的时间进行轮岗体验,这就对会计手工和电算化同步教学实践造成的一定影响;最后,由于手工实训和电算化的脱节使得学生很难理解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区别和联系,实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3 教材编排:教材编排方面,目前学校会计电算化单独采用“财务软件T3+用友U810”的教学模式。手工和电算化实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材,即模拟的经济业务并不相同。并且不论是电算化还是手工实训,教材资料内所采集的案例资料基本都是以制造业为主。但根据我校的毕业生回访调查发现,在毕业后从事会计行业的学生中间,相当一部分是在餐饮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代理记账公司等,而在制造业中从事会计一行的寥寥无几。这些行业中的案例不论是电算化还是手工实训课程中都很少涉及。
2.4 教师配备: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手工同步进行,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两种记账方式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
3 结合用友的会计实训方案研究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方法是目前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优化实训方法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3.1 采取由易到难的方法。无论哪种实训方式,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条件下,可以运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实训方法。可以针对某一企业某一简单的会计实务,让学生进行手工操作,手工操作的过程就是打牢基础的过程,就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过程。然后,对于同一企业的同一会计工作内容,让学生用电算化的形式进行操作,在操作的同时与手工操作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归纳出各自的流程特点和操作要点,理清这两种工作方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是二选一,而是要如何做好二者之间的合并。接下来,可以适当增加工作内容的难度,仍然采取同样的程序,目的在于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熟练程度。
3.2 科学安排实训内容。手工记账和电算化会计在工作内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不同之处。在综合实训过程中要将二者有效地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以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这就涉及分工与轮岗换岗问题,分工训练是会计综合实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会计的岗位较多,一般包括出纳、制单会计、往来结算会计、会计主管等等。有条件的院校,分工和换岗实训要在专门的实训室进行,这样可以营造逼真的工作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训时,教师要事先备齐相关的实训材料,指派学生到不同的岗位,先要求学生进行手工模拟操作来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然后转为用电算化的手段来完成,对比两种手段的结果一致后,将学生轮换到其他岗位进行重复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手工与电算化的工作方法,还能接触到会计的不同岗位,熟悉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技能,使实训效果达到最好。还可以采取分组实训的方式。在进行分组实训的同时,要分工与轮换岗位相结合,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的同时,也能提高动手能力和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4 会计实训课程学习的优化建议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手工与电算化两种工作技能,促进学生加深认识,实现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达到理论与技能的协调、同步发展,取得较为理想的实训效果,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实训室分设。
学校可以建立两个会计实训室,一个是手工会计实训室,另一个是电算化会计实训室,一个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训,一个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练习与应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强实训模拟的真实性,并通过对比实训,提高综合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是层次化实训。
学校可以将会计综合实训分成三个层次。手工会计实训为第一层次,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的会计工作问题,用手工的方法处理一整套的业务资料,掌握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把手工与电算化工作相结合作为实训的第二个层次,指明需要手工或电算化操作的部分,主要的实训意图还是通过对比达到熟练运用。第三个层次是要求学生进行实训总结,教师亲自查看学生每一步是否正确,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实操技能。
一直以来,会计专业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报考的学生比较多,毕业后就业压力也非常大。因此,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在会计实训课程学习的时候要重视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核算相辅相成,这样才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请教实训教师,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去企业实习,不断的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是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申报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2078002Y)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