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行连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8-05-14 21:14王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遵医行为心肌梗死

王芳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连续护理对于出院后的遵医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医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当做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甲组加连续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SAQ评分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戒烟率、遵医用药率、定期复查率、戒酒率、合理饮食率都大于乙组,P<0.05。甲组的心绞痛发作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并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肌梗死;连续护理;遵医行为;出院后

临床中,心肌梗死也被称作是心肌梗塞,主要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导致部分心肌由于持久性的严重缺血而局部出现坏死[1]。患者有持久的、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白细胞增多、发热、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清心肌酶活力增加等表现,还会伴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2]。患者在医院可得到有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但是出院后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患者不严格遵医嘱,影响疾病的后续治疗。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连续护理对于出院后的遵医行为产生的影响,此次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医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当做分析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医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43~79岁,平均为(59.12±3.62)岁。比较两组详细资料的差异,结果P>0.05,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進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前讲述注意事项,嘱患者定期复诊。甲组加连续护理:先成立护理小组,护士长出任组长,成员包括五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长分配任务、指导护理步骤、知识培训以及护理监督。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在出院前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康复、教育训练等方案;定期(每月一次)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指导,给予患者心理、药物以及健康等方面指导。评估患者的家庭关系,出院后患者需家人全方位的看护,了解家庭关系以及患者对家庭氛围的具体感受,当患者的家庭关系不佳时,给予家属积极的引导,确保家属给予患者支持和关心;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同患者交谈时详细了解其情绪变化,耐心给予开导和鼓励。嘱患者要遵医用药,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求戒烟戒酒,为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的意义,同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记录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戒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戒酒、合理饮食)。

1.4 评价标准

此次研究选择SAQ(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表)评价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包括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均为百分制,分数高则生存质量好[3]。

1.5 统计学分析

选SPSS 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s)表示SAQ评分,实施t检验,(%)表示遵医行为,实施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遵医行为

如表1,甲组的戒烟率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528,P=0.033)。甲组的遵医用药率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甲组的定期复查率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甲组的戒酒率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943,P=0.026)。甲组的合理饮食率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

2.2 总结SAQ评分

如表2,甲组的心绞痛发作评分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10.469,P=0.000)。甲组的活动受限评分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13.540,P=0.000)。甲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13.313,P=0.000)。甲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27.697,P=0.000)。

3 讨论

临床中,心肌梗死是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特点是发病急和病死率高。患者在出院后,行为不可控,不利于康复,所以要给予适当的护理[4]。连续护理属于整体护理一部分,是院内护理的有效延伸,从而为患者出院后提供持续的护理。通过电话随访、家庭定期回访以及上门随访等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生活情况,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对护理措施进行整改。连续护理的实施可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在康复期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问题沟通,提供给患者指导和帮助,并及时对不健康生活状态进行纠正。连续护理可使医院护理、家庭护理得到有效的衔接,全方位护理患者的心理、生理,延长医疗服务时间,利于康复[5]。

综上所述,连续护理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秀.连续护理策略对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9(25):107-108.

[2] 陈渺,劳素银,黄妙琴.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23(28):166,168.

[3] 纪珍花,王群先.连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31(20):108-109.

[4] 蒋荷娟.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5(24):198.

[5] 范春梅.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8(03):119.

猜你喜欢
遵医行为心肌梗死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这些疼痛可能预示心肌梗死来临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