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丽 袁秋飞 李丹
【摘 要】 目的:分析当患者出现淹溺情况时的院前、中转及院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救治的淹溺患者29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这29例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果可知,29例患者经过抢救脱离危险的有25例,成功率为86.21%,其中抢救后有3例患者转入ICU病房,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剩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淹溺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院前、中转及院内急救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淹溺;急救;护理
据最新调查报告,我国每年因为淹溺而死的人口占到了8.77%,尤其是青少年占到了很重的比例。水进入人体内再进入到血液循环时会使得人体内的组织受到严重损害,渗透压、电解质等紊乱,从而使得人呼吸被迫停止,心脏跳动骤停,发生死亡,淹溺的情况与患者淹溺的时间、水的质量、进入体内的水量等有影响[1-2]。淹溺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肾功能损害、低氧血症、呼吸急速、低钠血症、血管内凝血等,甚至是死亡,低钠血症患者可以在几秒内发生肿胀,使得患者发生脑水肿,而原因就是患者吸入了过多的淡水[3]。我国淹溺患者主要是由于游泳或是失足落水,本文就是对淹溺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救治的淹溺患者29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其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0例,年龄在11岁到26岁之间,平均为(18.6±2.1)岁,有17例患者是因为游泳而淹溺,有12例患者是由于失足落水而淹溺。所有患者均体健,无其他疾病。
1.2 方法
1.2.1 院前急救和护理 1)施救者迅速将淹溺患者捞出水面,将患者口鼻内的淤泥等杂物清除干净,同时将衣领、腰带等比较紧的部位松开,保证呼吸道通畅。其次如果患者配带假牙等,则应先把患者口内的假牙取出,再将患者的舌头拉直,如果患者嘴巴紧闭,施救者就应该用手将患者的脸颊捏住,从而使患者的嘴巴张开,然后再将舌头拉直。2)施救者要将患者已经进入体内的积水倒出来,积水会储存在患者的呼吸道或是胃部,对患者进行倒水处理可采用抱腹法、膝顶法等,抱腹法就是将患者从腹部抱起,使患者的头部低垂,这种姿势利于患者体内的积水倒出。3)如果患者被打捞出来时就已经呼吸停止,施救者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抢救。
1.2.2 中转急救和护理 1)如果患者经过心肺复苏有一定的反应,施救者则应该继续对患者进行施救,而且给予高流量吸氧。如果患者经过心肺复苏后仍没有反应,施救者在中转途中仍要对患者进行施救。2)在中转途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要时刻保证患者的生命平稳。3)要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果患者意识清晰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如果患者仍处于意识模糊,就让患者采取平卧位。4)中转途中,要对患者心理护理,因为患者的心理激动、烦躁、紧张的等,所以要对患者急性心理护理。
1.2.3 院内急救和护理 1)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如去除患者湿透的衣物,给患者换干净干燥的衣服,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清新以及温度合适,使患者的体温回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保证患者的病房环境及整洁度,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2)如果患者的情况依旧不良好,则应进行插管处理,插管选择在患者的气管处,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肺气肿的患者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为在湿气瓶内置入乙醇,乙醇的浓度应为40%~50%。另外还要对患者静滴兴奋剂,来刺激患者的呼吸。3)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监测,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而且静滴的速度和液体的量都要进行监测。4)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滴血时,处理方式具体为:如果患者是淡水淹溺,则给予患者氯化钠500mL 3%静滴;如果患者是海水淹溺,则应给予患者葡萄糖溶液5%。如果患者出现脑水肿时,应给予患者脱水剂,让患者进行脱水处理,同时再给予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医护人员应对给予患者抗生素处理[4]。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5的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结果可知,29例患者经过抢救脱离危险的有25例,成功率为86.21%,其中抢救后有3例患者转入ICU病房,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剩余患者均痊愈出院。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淹溺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当患者淹溺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抢救,患者在4~6min就会呼吸停止,心脏骤停。而且有研究显示,患者淹溺的时间在6~9min时,可以成功抢救的概率为35%,当患者淹溺超过25min时,就可以确定死亡。而当患者淹溺1~2min时,成功抢救的概率占到100%,这说明淹溺患者的现场急救是很重要的关节,是患者整个急救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对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恢复患者呼吸系统的循环,从而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中转和院内的急救和护理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急救要以恢复患者的心脑肺功能为主,同时还要给患者保暖,恢复体温处理,如有条件,可采用热療,这对患者的抢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6℃~37℃,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人体内的神经细胞受到影响,如果体温持续性呈现低温状态时,就会导致患者的神经细胞损害呈不可逆。另外还要保证患者的通气顺畅,保证稳定的内环境,如果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则要对患者进行观察至少一到两天。如果患者淹溺情况较严重,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的身体、心理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对患者普及基本的急救常识,让患者有自我救治的能力。
本研究就是对淹溺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进行研究,结果可知,29例患者经过抢救脱离危险的有25例,成功率为86.21%,其中抢救后有3例患者转入ICU病房,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剩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对淹溺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院前、中转及院内急救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51-852.
[2] 金薇.张凌峰.苏颖哲,等.29例淡水淹溺患者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36):200-201.
[3] 郑碧君.陀子能.密闭式吸痰管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07):92-93.
[4] 邓蓉等.淹溺急救及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0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