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言雪 杨艳 李厚攀
【摘 要】 目的:阐述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体系的构建方法,观察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患者作为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构建并实施处方点评体系。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2.04%、药师用药知识得分为(99.58±0.40)分,患者满意度为97.96%,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在分析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处方点评体系,根据体系的要求给药,使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及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关键词】 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药师
近些年来,随着居民饮食与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升,临床用药量显著提高。给药不合理,是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构建完善的处方点评体系,是提高药物应用合理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于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建立并实施处方点评体系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了体系的实施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建立并实施处方点评体系期间收治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患者资料:例数:共49例;性别:男∶女=28∶21;年龄10~90岁,平均(57.61±5.58)岁。同时选取本院未建立处方点评体系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资料:例数:共49例;性别:男∶女=27∶22;年龄15~81岁,平均(57.70±5.69)岁。两组数据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在分析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处方点评体系,旨在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1.2.1 成立处方点评小组 医院医务科、药学部及临床各科室,应相互联合,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小组成员应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将分析结果与医疗卫生领域的要求相结合,建立合理用药方案,为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1.2.2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选药不合理(如:给予泌尿系结石患者克林霉素控制感染)、溶媒不当(如: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喹诺酮类药物的溶媒)、重复用药(如:带状疱疹患者,同时采用静脉滴注与口服的方式,给予阿昔洛韦)、剂量不合理(剂量过大或过小)、联合用药不合理(如:采用罗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同时治疗疾病)、无指征用药(如: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2)原因分析: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与药师与临床各科室配合不当,以及医院管理制度不严格有关。对此,医院应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药师对各类药物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要求药师与各科室医生共同配合给药,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当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时,医院需立即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使之用药的谨慎性及合理性得以提升。
1.2.3 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 1)当患者需用药时,药师需与各科室医生联合选择药物,避免导致选药不合理的风险发生。2)应根据药物类型,合理选择溶媒。3)对于抗菌谱大致相同的药物,选用一种药物治疗疾病即可,以免重复用药。4)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病情,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剂量不合理的风险发生。5)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的联合用药指征,考慮是否联合用药。6)针对带状疱疹等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应给予抗病毒治疗,而非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观察两组药师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用药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共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2.04%,表现为“联合用药不当”,由患者私自服用其他药物所导致。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药师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药师用药知识得分为(99.58±0.40)分,患者满意度为97.96%。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用药不合理是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有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我国原卫生部相继颁发了《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1]。但由于部分医院对用药问题缺乏重视,由不合理用药所导致的治疗风险的发生率仍较高。
根据处方点评体系的要求,医院应组织医务科、药学部及临床各科室的专家,共同组成处方点评小组[2]。由小组成员分析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及表现,并建立相应的处方点评方案,对用药风险加以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训、管理以及考核等方式,提高药师及医生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水平[3]。本研究发现,经培训后,药师用药知识得分为(99.58±0.40)分,与未经培训者相比,得分更高(P<0.05),表明药师对合理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处罚力度不足,是导致处方点评效果欠佳,临床用药安全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本院在构建处方点评体系的基础上,将奖惩机制应用到了用药过程中。当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时,医院会立即给予相关药师一定的处罚。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措施后,不合理用药率为2.04%,患者满意度为97.96%。与常规用药方法相比,不合理用药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证实了处方点评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医院应在分析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处方点评体系,根据体系的要求给药,使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及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吴海丹.处方点评对临床处方用药合理性及其不合理的原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7,14(02):279-281.
[2] 杨水源,童艳丽,郑妮.专项处方点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17(02):169-171,174.
[3] 林平,甄健存,赵怀全.北京地区11家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开展状况调研与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6,14(0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