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佳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目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求职就业的必备技能。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发展中,《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以往大学相关的课程的教学中,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教学不能够与本校的教学特色相结合。因此,大学《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改革,要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实用性,技能培养要与岗位需求相结合,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1 所选内容针对性不强,理论知识不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大学院校《信息技术与社会》相关课程教学,所选内容针对性不强,理论性和知识性内容较多,从表面看,课程内容面面俱到,几乎涵盖了《信息技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仔细分析,我们却会发现,内容深度不够,理论知识不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时,虽然可以了解许多知识,但是,受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知识通常都学不精、学不深,难以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理论知识也不能够与实践相结合,无法体现本校的教育特色,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应用发展。另外《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教学,教学内容与实践不一致。《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和一些传统公共课程相比,《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上课内容的更新速度、改版速度很难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点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严重影响着《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内容更新时间周期最快也需要半年,然而,就算这个时间周期,内容也很容易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知识的更新,以及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最新知识的掌握。
1.2 教学与实践脱节,不能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对于实践性,
《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具有比较高的要求,不单单需要课堂理论教学,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与学校中加强实践练习。但因为学校资源紧张,目前一些大学院校《信息技术与社会》相关课程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就很难达到 3∶1 的比例,不能从整体上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是对基本概念和一些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具有偏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能单独解决一个案例和项目。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上对学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招聘时,往往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重点考虑,所以,传统的教育很难与社會发现需求相适应。
1.3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新形势下,一些大学院校的招生方式受到生源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及越来越大的招生比例,很多地区在高中阶段,就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开设。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此导致学生具有参差不齐的信息技术水平,使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主动性。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跟不上进度,也不能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具有较大的信息技术技术水平差别,同时,受大学院校的实验设备器材和师资力量制约,不能对所有学生的需求给予满足,也不能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最后,因为缺少师资的原因,一些学生在课后练习时,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打消。
2.1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改变教学理念
为更好地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相适应,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教学改革,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进行改变,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强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在日常教学中。学习应用技能和基础知识,是大学《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职业化办公习惯进行训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岗位需求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强化,以提高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提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全面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以职业化能力为宗旨的信息技术技术运用能力,在毕业之后能更好地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2.2 改革教材,强调其实用性和应用性
针对大学《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知识的更新速度快,课程内容信息容量大的特点,选择教材应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应及时更新知识,对新的技术知识和先进的应用软件进行选择。在编排教材上,应具有新意,打破传统的编写顺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一般具有较强应用性的项目和案例,就具有大量的信息,关键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把握,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选择合理的案例和项目,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深入一线进行材料的搜集,并进行调查研究。案例和项目的编写,不单单要考虑实用性,还要对案例的趣味性高度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通过市场调研,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对典型的案例进行选择和分析。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进而将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能对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更加了解,在教学工作中,直接引入岗位需求目标。
2.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应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答疑解惑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教学项目的全局,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设置一些虚拟的岗位,结合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案例,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其交互性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出来,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征,更容易使学生获取知识。同时,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作为一门具有应用性的课程,《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在理论教学时,除了可以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还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等主要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证实,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非常重大。
2.4 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是保障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同时一个好的考核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检验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对大学院校的应用性进行体现,必须对目前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用更加有效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应该立足于《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的特点,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大学院校《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课程,重点是增强学生处理信息的意识,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搜索、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对信息技术娴熟地运用,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和文化知识等问题更好地了解,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夯实基础。随着社会信息的变化,《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培养职业化和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此,信息技术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观念,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