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维奇的辩证法探析

2018-05-14 15:57纪兰西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纪兰西

在20世纪的一段时期,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群体比较活跃。它的学术思想颇有时代特点,对其早三四十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理论思想进行探索,尤其指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尔科维奇可谓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泰斗人物,学术思想很有造诣。继承中也不断提出自己的理论建树,因此,他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代人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1 马尔科维奇思想的来源背景

马尔科维奇作为20世纪的学术研究者,他的学术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20世纪人类面对生存境遇以及文化的悖论,生存问题可以说是长期伴随人类发展的重要话题。我们以人为核心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人类生存的困境。首先,我们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看,19世纪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的技术变革使得機械化大生产和新科技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受到市场需求的驱动,人们为追求利益对自认过度地开发利用,环境问题严重,如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这些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其次,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角度来看,在20世纪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呈现异己的状态。人们将钱和利益视为自身的追求,为了利益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交往使得公平微不足道,霸权主义肆意的行为导致强与弱的分化明显,矛盾日益激化。再次,我们从人本身角度来看,人处在20世纪经济的角逐中不断地迷失自我。这种一心追逐物质财富的心理使得金钱、物质等创造物反过来支配人自身,造成人的精神世界的荒凉。同时,人类的生存问题也正是20世纪文化领域悖论的话题。“在荒诞派戏剧家中,尤奈斯库写出《椅子》这样的剧本,其中道具也被赋予了生命,仿佛这些理念化的俗物意能抽取人的灵魂,并控制主人的意志。沉默剧以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为代表,在现实的矩阵中表现出时代和自我的惶恐。”可以看到,20世纪的学者从多个视角去深刻地批判人类生存的问题。

关于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可以作为时代背景因素的另外一个维度。在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领导人列宁发起十月革命的暴动,取得了胜利,成功地证明了暴力革命观的意义,使得理论得以成功践行,极大地鼓舞了无产阶级对于暴力革命有效性的信心。在1918-1922年,欧洲等国家以及部分地区接连发生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但结果都是以失败收场。十月革命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暴力革命的命运,引发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如卢卡奇、本洛赫葛兰西等人重新思考这种传统的暴力革命观,并逐步小政治中的革命向意识和文化革命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也逐步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主义的思潮。

从理论背景因素来看,马克思早期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马尔科维奇思想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早期重要著作侧重表述实践哲学和异化理论方面,使得西方人本主义学者将这两个方面认为是马克思思想的价值所在。对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它的开启是由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界定。他的这一理论突破传统理性主义的范畴,将人的本质和世界定为意志,达到了从理性向非理性的转变,使得人的本质成为热点话题。“海德格尔、萨特、雅思贝尔斯、加缪等思想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把现代人的文化历史困境展示出来,这就使得以人的生存境遇为主题的人本主义不可抗拒地渗透到哲学、文学以及人的意识的各个方面。”

2 马尔科维奇的革命思想

这里主要探讨马尔科维奇对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见解,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一直致力于将革命与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因此,马尔科维奇提出,马克思将人的解放紧密相连的革命的影响不仅仅在政治领域,而是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方面影响的总体性革命。对于这一总体性革命,马尔科维奇提出了自己的界定:“革命的概念中最本质的东西既不是使用暴力,也不是群众运动的存在和政府性质的改变,甚至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制度崩溃;这其中没有一个是社会关系真正进步性转变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革命的本质特征是彻底超越某种社会形式之本质的内在局限。”可以看出,马尔科维奇是想对总体性这一革命作出最一般的界定。他认为这样的界定才能使革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形式上,马尔科维奇指出马克思的革命概念可以分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方面。对于政治革命无非要达到的就是政治解放,而社会革命追求的则是人的解放。马尔科维奇对于革命的划分,同样马克思也在早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中做出了说明,“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同人民相异化的国家制度即统治者的权力所依据的旧社会的解体。政治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在他看来,人的解放引起政治解放是更彻底的,因而,社会革命比起政治革命是更好的选择。革命范畴在马克思学说中无可争议地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暴力夺取政权,而是具有哲学的反思。在长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人们常常将马克思设想的革命归为一种暴力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这种被称作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点的想法不断受到历史进程的挑战,它面临着革命理论与实践以及革命的预言与结果的巨大反差,以致于有一些思想家提出,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只能用于落后的不发达地区和国家,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适用的。对此观点应充分反思,革命理论是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的,它不是简单的政治层面,而是具有将人的解放渗透到整个革命的过程中,这样的意义上革命不能只是暴力革命这样简单的形式。

马尔科维奇指出,对于政治革命采取一种批判态度的同时,马克思仍然持有社会的重建必须从取代旧的政治秩序作为开端。当然,他强调暴力革命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的像他提出的“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需要这种政治行动···它的自我目的,即它的灵魂在哪里显露出来。”因而,马尔科维奇认为,马克思的的革命观不能生硬地理解为用暴力获得政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而应理解成关于人的解放以及消除异化的一种思辨的观点。因此,对于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尖锐问题是:如何达到暴力革命之后出现的政权不再出现不得不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在他看来,革命的选择要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能够满足一定的条件,现实社会中的暴力革命是可以避免的。他提出:“这些条件是,第一,现存的异化了的权力中心必须发展这样一种历史感,以逐步抛弃结构性暴力病开启彻底民主化和废除阶级差别的进程。第二,现有的革命组织必须抛弃直接的暴力,并开始发展各种为社会变革而奋斗的非暴力的战略。”根据目前的社会现实开看有很多的局限性,但也存在实现的可能性。马尔科维奇对它的实现充满了期待。

3 马尔科维奇提出的人的本质思想

马尔科维奇提出的人的本质思想是在科学与意识形态辩证关系的环境。这一语境在当时可谓是焦点话题,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和意识形态两个概念的分歧很大,一部分人强调对当下时代的强烈的批判,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另一部分人则强调实证科学的贡献,站在科学的角度;在现实中,一方面科学的开发为了异于人的目的,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不能得出有效的解答。正是在这样的两难的状况下,马尔科维奇在1959年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意识形态的文章。他对科学和意识形态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科学是一个命题和理论的系统···在实践中是可应用的,它们描述并说明了客观实在的各种现象。”“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阶级表达其利益、目的和活动规范的全部观念和理论。”马尔科维奇对两个概念的界定并非在其本身,他真正的意图在于探讨科学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马尔科维奇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视为客观的视角,那么,他对人的本质概念的分析则是微观的角度。对于人的本质这一概念,他没有进行说明,只是从特征的角度,并将人的本质概念分为规范与描述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方面,将意识形态性作为人的本质规范性主要特征。在这里,马尔科维奇从两个角度解读意识形态性,首先,从较为小的范围上,它被用于特殊的统治的社会集团的需要,并试图以美化的、自然的形象来掩盖压迫的社会关系;其次,从较为广泛的大的范围上,意识形态是任何的被统治的社会集团的需要。另一方面,关于人的本质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特点入手。一个是进化性,对于在历史条件下人的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人的本质呈现进化的趋势。然而,现实与潜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另一个是矛盾性和悖论性,同样,在现实和潜能之间存在着现实生活中的阻碍。

在马尔科维奇看来,从规范与描述两个方面论述的人的本质概念都是在理论上的抽象区分。一方面,规范的人的本质概念不是简单的纯粹的意识形态,它是存在描述的成分,并与现实有一定关联的。另一方面,描述的人的本质概念不是纯粹的科学,它是有存在规范的成分,也就是说,不存在非意识科学的形态。因此,马尔科维奇将规范的和描述的人的本质概念相结合有加以社会变革的实际功能进行论述,他认为,在社会变革的语境下,一方面对于人类的生活要进行协同、平等、自由等规范的具有先验性的规定,然而这里的先验是具有相对的、历史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不关注人的本质的描述,进而形成描述和规范相结合的概念。如果不关注的状态下,我们很可能出现的情况要么抛弃人的概念呈现非人道的、异化的境地;要么放弃使用科学信息,这种状态下很大程度上,社会会存在静止、神秘的阶段。因此,马尔科维奇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解释为描述的和规范的人的本质的结合,他的目的在于废除异化的社会结构并为人类创造一种自然存在的社会生活。就如马尔科维奇所讲,批判的意图不只是达到唤醒人的目的,更是要防止堕落的社会状况的出现。

实践派可以说是将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紧密联系的。他们认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的论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样的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是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生活在那里的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马尔科维奇提到的人的本质思想饱含了对人道主义的追求和向往,实践派理论家一直在为共产主义的道路不断的努力。可以说,人道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尔科维奇作为实践派的一员同样寄予在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实现

人道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离开了人道主义、人的自由、人的解放,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将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一起,可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谈到的理论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對于这种改变意指解决了人的解放的根本性的变革。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最有思想的句子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