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最具影响性的蒙学教材,全书380句,采用每句三字且押韵的方法,便于幼儿熟读成诵,在千余字的书中,最大限度涵盖了历史、地理、自然、人伦等知识。历史悠久的《三字经》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甚至在国外也受到热捧。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三字经》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蒙学读物里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且居于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首。就其内容而言,《三字经》囊括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对早期儿童进行通识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所以直到今天在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仍将《三字经》的识记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那么,我们今天为何还要读《三字经》?
有学者算过一笔很有意思的账。就识字角度论,小学六年毕业的识字标准是2450个汉字。现在很多孩子早在幼儿园里就开始学习认字了。照此算来,平均每天还学不到一个字。《三字经》一千多个字,背熟了,这些字也大致学会了,所花的时间应该不用半年。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如高级教师顾静先生所言:“《三字经》三字一句的形式及简明赅备的内容——前者语句简洁、抑扬顿挫,故而琅琅上口而易记易诵;后者则以短小的篇幅最大限度地涵盖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常识,提挈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三字经》给予蒙童的教育,传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
《三字经》今天到底怎么读
那么,《三字经》今天到底怎么读?
《三字经》中,精华自然很多,但是有些观点也确实不再符合当今时代。
比如“三纲者,君臣义”,自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到如今已经100年的时间了,“君为臣纲”的说法当然已经不合时宜。至于“上致君,下致民”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合适的,这都是带着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的东西。
正确读《三字经》,更多的是引导。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组织孩子们讨论,让他们明白这些观点为什么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要知道,重要的不是给孩子读什么东西,而是教孩子怎么去理解这些东西,去形成什么样的观点。
从《三字经》的英文译本差异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演变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五岁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意外走红。因为中美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博物院宝蕴楼茶叙时,特朗普使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背《三字经》的视频,可見《三字经》在国外也受到热捧。
《三字经》最早于清代传入西方,在清代众多译本中,当属早期英国著名传教士马礼逊的译本最具代表性,他翻译的《三字经》在西方掀起中国文化的热潮,也对中国文化的西方接受起到积极的作用。近两百年后,中国学者王宝童先生,怀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壮志,以独特的情感和美学观再译这部文化经典。两个英译本中存在的差异,正可以清晰地体现不同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具有的特点。
翻开马礼逊的英文译本,我们会发现该译本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翻译,而更接近于一个英国传教士根据自己喜好和视野选取的有关中国文化习俗和宗教的杂说。马礼逊想要向英国读者展现的绝不是中国文学,或者某一方面文化的细致展现,而是想用速成的方法向他们介绍中国这个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国度与社会。因此,该译本充分体现了十九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色,是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产物。
对比之下,王宝童先生的英文译本堪称一部中规中矩的文学作品译本。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学者,王宝童先生除了想让外国读者通过《三字经》中记叙的故事和道理了解中国的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译本向海外读者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中华文化道德的优秀,以及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自豪与骄傲。
从更深层次分析,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动机,主要来源于不同时代读者的不同需求。
在清代,中国虽然国家繁荣,但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自我封闭的国家,这就使得西方民众对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充满好奇心和探知欲。马礼逊翻译《三字经》的目的正是为了迎合英国读者的这种需求。
而如今,中国的开放发展,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早已揭开了中国神秘的面纱。现在外国人要了解的早已不是两百年前粗浅的风俗文化。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强盛,也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先进,所以他们现在渴望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而此时,中国学者具有美感、深刻独到的译本正是海外读者所需要的。
(《读书文摘》2017年08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