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试题例说及高三政治教学思考

2018-05-14 16:22葛本红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葛本红

摘 要:高考与教学同样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其命题立意越来越鲜明地转向学科核心素养。高考的命题立意是高三教学的风向标,试题在评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同时,也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改进。基于评价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等维度的试题分析对改进高三教学、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高三教学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高考试题正在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坚持“素养”立意转变,政治试题越来越关注考生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高考在发挥“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功能的同时,也在倒逼教学改革,发挥“引导教学”的功能。本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试题维度并探讨基于这些维度的高三教学改进。

一、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试题例说

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试题主要包括评价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等几个重要维度。评价情境是试题呈现的载体,是展现考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条件和平台;学科内容是印证与考查核心素养水平的理据和依托;学科任务可以将考生内在的核心素养水平外显为可观测的行为表现。下面以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一模文综卷39题为例加以说明。

[海 报

为迎接来自英国友好学校的同学们,向英国小伙伴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搭建中英文化交流的平台,现面向全体高中同学征集交流活动方案。

要求:

(1)设计两项文化活动,地点可选择校内亦可校外。

(2)交流活动时间:4月22日(周六)。

(3)上交时间:4月7日。

北京 ××中学学生会]

请你根据海报要求,设计两项文化活动,结合个人体验及《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别阐明设计的理由。(10分)

试题采用等级评分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对题目的理解水平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地给出答案。学生有机会展示个性化答案,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完成本题的任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生活的积累,尤其是要有对中华文化内容的了解和感悟,并结合个体经验准确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依据评分量表中的等级描述,可以衡量考生学科任务完成的水平,并以此来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情况。

学生A给出的答案:

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理由:让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介绍其独特性与发展历程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有兴趣。②带外国学生参观古迹。理由:历史遗迹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参观古迹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B给出的答案:

①组织英国学生参观校优秀书法展,现场体验软笔书法。理由:书法是书写汉字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法作品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体验软笔书法能让英国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进英国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②组织中英学生一同观看京剧表演。理由:中英学生在欣赏京剧脸谱、服饰、唱腔等艺术形式时可以辨别忠奸、善恶、美丑,在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同时该活动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我国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生B的答案中,活动设计符合要求,能准确表达文化生活中的个人体验与情感。从答案中能看到该考生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传播,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认同素养水平;同时该生作答能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个人生活体验阐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达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积极态度,表现了较高的科学精神素养水平。该生此题作答总体上符合等级描述水平4的要求。

学生A的作答中,活动设计不够具体,没有表达出个人具体、明确的文化体验,也无法体现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的结合,所呈现的政治认同及科学精神等素养水平较低。该答案适用等级描述水平2评分。

从作答情况看,本题的实际得分率不高(该题海淀区考生的实际得分率为42.9%,低于本试卷主观试题的整体得分率47.57%)。学生普遍缺乏文化生活积累,活动方案缺少个性化的思考与设计,答案带有机械化和形式化的特点,学生表现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有限,学科教学应达成的学生兴趣、情感等价值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

二、基于试题三个重要维度的高三教学思考

考试评价是以诊断方式促进教学改进的手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试题将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科思维和观念,参与社会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考生能否体现与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高考的命题立意,引导着高三政治教学的方向。基于对海淀区2017届一模文综卷39题的分析,笔者认为高三的政治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现实情境搭建展现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平台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表现为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来自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学科内容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价值,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与品格。当前,走进生活的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高三学生走出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有限,其社会生活经验除了来自之前的社会实践积累,更多的则有赖于课堂,课堂上提供的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是促进学生反思实践、感悟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现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主要平台。

核心素养不是空中楼阁,素养的養育需要有现实的载体。譬如,科学精神需要尊重事实,了解事实是理性思考、价值选择、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事实,是最现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文化生活》复习中,将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见字如面”等时下热门的文化节目引进课堂,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化综艺节目走红?”“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文化的力量有多大?”……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富有吸引力,可操作、可把控。学生在生动鲜活的情境下领悟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产生“有话想说”的冲动。在教师的适时适度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理性务实、逻辑清晰,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增强作为优秀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的自信,不断提升科学精神素养水平。思想政治素养四个构成要素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整体。科学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科学精神素养水平的提升必将推动其他相关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以结构化的学科内容为发展思想政治素养提供理据和依托

学科内容是衡量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维度。学科内容结构化(或整合化),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触及学科的精髓和实质,可以避免在浅表、零散和庞杂的水平上学习。孤立的、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无法涵育素养。因此,高三各阶段的复习始终应着力于思想政治学科内容的结构化,系统地梳理各模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为发展思想政治素养提供理据和依托。

结构化的学科内容,不仅见之于反映学科知识的整合性以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的关联性的知识结构,更应见之于知识结构的组织线索——学科思维和方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学科思维与方法有机融合,形成结构化的学科内容,有助于学习者形成具有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学科内容为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教材第一单元中阐释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教学中如果仅把它定位为一个基本观点是不够的。事实上在政治生活领域,这一基本观点同时又具有方法论意义,是分析和解决与公民政治生活相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之一。“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无论是与政府的互动,还是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抑或面对当代国际社会,凡涉及公民的政治生活包括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关系的内容均需“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融入了这一基本方法的学科内容,会引导学生在各种复杂情境中作出这样的价值判断:一个健康而有序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倡导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这正是思想政治素养中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的价值追求。

(三)以学科任务驱动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提升

基本的思想政治学科任务包括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1]33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通过特定的学科任务活动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进行推断与评估是可行的选择。学科任务能激活学生思维,创造学生表现、表达的机会,是学生素养激发和呈现的“舞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譬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海淀期末试题)“围绕‘四大名著是否适合青少年阅读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这一试题基本的学科任务是辨析与评价;(2017届高三第二学期海淀期末试题)“专家的意见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怎么看?” 这一试题基本的学科任务是解释与论证等,这些任务的聚焦点都是学生的素养表现。

实践中发现,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际之间对接不准确、论证不充分、阐释表達思路不清等。高三复习中应明确学科任务的基本要求:“描述与分类”的主要行为表现是概括、描述、解读、分类等;“解释与论证”的主要行为表现是分析原因、探究和论证合理性、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等;预测与选择的主要行为表现是推理、建议、比较、选择等;辨析与评价的主要行为表现是辨识、辨析、辩护、辩驳、分析、评析、评价等。围绕不同的学科任务,复习中可设计不同的问题,如答案唯一的、答案开放的;通过论证结论取向趋同的、通过辨析结论取向求异的;等等。通过学科任务驱动,训练学生能基于学科知识、思维和方法理解和描述情境和问题;能在信息与知识之间建立正确关系,自觉运用学科知识并结合个体体验感悟解释生活现象;能够展现思维过程,解决现实问题,有辩证的、综合的思考结果,逻辑清晰;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公民素养。

观照评价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三个维度的高三教学,对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使教学建立在如此深度的思维水平之上,还需要我们倾注智慧,勤于思考;付出辛劳,勤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友芳.学科任务导向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试策略——基于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9).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与分析
聚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