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营
每年夏季一到,溺水死亡的悲剧时有上演。
农村的江河、水库、池塘、小溪等水域较多,且水域还较为复杂,如本人所在学校所管辖的6个村40个屯中,就有2条河流、4个较大水库、多个鱼塘及多条小溪等,它们有的很深,有的忽深忽浅,有的水流很急。一到夏季,这些地方就是小孩放学后、双休日或节假日嬉戏和游泳的场所。由于有的人安全意识淡薄,加之对水域不了解,极易发生溺水事故。由于这样特定的环境,防溺水安全教育便成为我们农村学校夏季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一直在農村生活和工作,对此深有体会,现就学校如何做好农村防溺水工作粗略地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教育力度,增强学生及家长防范意识
1.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是溺水死亡的主因。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戏水和游泳可以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放学后、节假日或双休日里,农村的孩子(特别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经常自行结伴到野外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水库、小溪游泳戏水,他们可能有的因为逞强好胜,因体力不支而溺水;有的可能对当地水域情况不了解到水深的地方游泳而发生危险;有的可能游泳技术不佳,没有经过家长同意就去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还有的可能没有掌握水上救生技能而发生群溺事故。所以,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学校要组织开展以“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可利用网络收集溺水案例进行播放,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溺亡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无限伤痛;另外可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出版专题黑板报、举行视频讲座、防溺水知识练习及每日放学前一次安全提示教育,也可利用体育课或安全知识讲座,对学生讲解游泳基本知识、游泳安全注意事项。通过这些措施,提醒学生牢记“六不一会”: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通过加强教育,使学生在安全管理中学会自我思考、自我选择和自主判断,自觉遵守学校所倡导的防溺水规章制度,积极学习自救本领,自主树立安全意识。
2.加强宣传,加大家长监管力度
家长作为中小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和家庭教育者,在预防学生溺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的家长就因为缺乏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和游泳技能的培养,没有尽到对孩子的监管义务,导致溺水事故频发。所以做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学校要及时通过向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利用校讯通或乐教乐学向家长发送警示短信,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因为在农村,也因为有留守儿童,所以其监护人有的年纪偏老,对学校发给的短信半懂不懂,也有的对学校所发的短信置之不理,毫无警惕之心。其次,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面对面地向他们进行溺水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借用惨痛的溺亡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向其讲解放学后、双休日或节假日是学生溺水事故多发时段。切实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单亲家长、新居民)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求学生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预防事故发生。最后学校要向学生监护人安全告知书,要求监护人在回执上签字,做到回执签字率、回收率达到100%,争取家校共管,多方联动,共同做好中小学生溺水防范工作。
二、村校协调配合,共同防范溺水
村委会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降低村民溺水的有效办法。学校除了在本校开展教育工作外,要积极与各村委开展联合行动,协调工作,多措并举做实做细防溺水工作。一是要加强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学校要积极与村委配合宣传,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村社群众微信群、电话家访或村广播、村民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家长和群众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学校和村委要组织人员对校园及村边的水域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整治。对周边的河流、水库、池塘、小溪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添设救护器材、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对周边水域存在的隐患,及时告知师生、家长,同时及时告知当地政府、水利等部门,要求主管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三是落实重点人群的排查。学校要与村委开展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信息全面排查,及时掌握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加强监护人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逐一上门面对面将防溺水要求告知到位,向其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家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孩子的安全监管和教育,保障孩子生命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是预防农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精神、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来开展防溺水教育工作,绝不能停留在“作秀”层面,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要有操作性,极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降低溺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