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纯娟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一、在描绘美食中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从而发现生活的情趣
《舌尖上的中国》是学生学习借鉴的好素材。布置学生了解搜集有关云霄美食及其制作烹饪方法,让他们走出课堂,接触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学习借鉴《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写出一段说明文。学生写出了许多云霄美食,诸如烧窑鸡、水面,肉煎、五香、水晶粿、绿豆粉粿等等。例如,云霄五香的制作,有学生写到:先把猪瘦肉切成小块,加上适量淀粉、葱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等,用适量的水调制成焰,以豆腐衣为外皮,裹成直径约2至3厘米的长条状的“五香生坯”。油炸时,先在油锅中放入适量油,中火至油五成热后,放入“五香生坯”炸3-5分钟,待五香条成为金黄色浮上后,即可取出,切成若干小段,配上蕃茄汁或辣椒酱、酸萝卜片等,趁热食之,外酥内嫩、醇香可口、回味无穷。介绍云霄烧窑鸡,有学生写到:它色泽金黄,滋味别致,肉质鲜嫩,香气扑鼻。这些说明文字观察细致,说明条理清楚,用词准确具体。
二、在品尝美食中咀嚼生活的滋味,体会浓浓的亲情
有些同学们从没想到写写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文化,或者我们笔下的食物只是作文中的一个配角,因为我们视它为普通的生存物品,却忽略了它本有的气质,每一份珍贵的食材,每一双供养的手,每一条食品生产线,从简单的食材到半成品到齿间的美味,都凝聚着浓浓的情感。
在许多人眼中,臊子面是嘴边的食物,是吃完就会淡忘的生活材料,可是,《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臊子面有“奥妙”,它的每一道工序都会引发我们对于这碗面中蕴含的秘密的探求欲,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加上合适的火候是为了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这时候会自然地出现一个可以把握这个奥妙的人——老婆婆,而面食产生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则是麦客们维持体力劳动的必需品……一碗臊子面,因为融入了真正的生活而显得温情脉脉,这碗臊子面也因此产生文学作品中的引导力量,引发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我们来看看秀茹同学写的《年少的滋味》片段:年少的滋味是甜甜的,像极了捧在手掌心的棉花糖。喜欢吃妈妈做的菜,淡淡的味道,带着一股甜甜的清香。习惯在还没开饭前就坐到饭桌旁等待,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妈妈,准备好了没有啊,要开饭了吗?”每每这时,妈妈总会假装一脸惊讶的表情看着我说:“怎么一会儿都等不了,上一餐没吃饱么?”然后看着低头愤愤的我嘿嘿的笑。这段文字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融入了人物的神情、动作描写,写出饭桌旁普通生活场景中那温馨的画面,母女深情与饭菜的香醇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再如菁菁同学在《薄饼的滋味》写到:
每年立夏前后,是吃薄饼的日子。
我们家的薄饼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说:“买的虽然方便,但吃起来还是没有自己做的好。”每年这时,太阳炙烤着大地,酷热的天气直逼人头脑晕眩,可是,邊忙碌的母亲却还能哼着小调。她先用小麦粉加水打成黏状,这个过程可有讲究的: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需要长时间反复揉打,不能有水的痕迹,可是摸起来却要感到有水的存在。因此,这项工作是很难掌控的。常看见汗流浃背的母亲,连鼻翼两侧也都泛满了小汗珠,而她,在整个过程中总是带着那不易察觉的笑意,不时地用毛巾擦擦汗,埋头继续工作。
到了煎饼的时候,妈妈抓起一把调揉好的小麦糊,在锅板上画个圈,热烫的锅板瞬间把它煎熟了,发出纯纯的麦香。每次我都迫不及待地挑上一张,加入母亲早已亲手翻炒、搅碎的黑芝麻,卷成长长的圆柱形状,咬下一口,浓郁的黑芝麻,醇香的薄饼,味道确实与我曾在外婆家吃到的不一样,它是更香更甜。
曾听母亲说过,在她们小的时候,糖类的东西都挺稀罕的。小时候,家中姐妹多,能吃到带糖的薄饼更是困难。有一次,家里有瓶不知哪来的蜂蜜,就在外婆不注意时母亲偷偷舀上几汤匙倒在搅拌好的米糊中。吃了这种带有蜂蜜的薄饼,才发现香脆中还带有一丝甘甜。从那以后,这种制作方法被母亲沿用了下来。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家的薄饼是加了蜂蜜的,怪不得滋味更香醇、更独特。我也知道,加入了蜂蜜的调和,薄饼口味愈发香脆和甜美。我分明看见,每当我大口大口地咬着薄饼,享受着它的风味的时候,母亲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
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小作者借助美食这个媒介,选取母亲为家人做薄饼这样一件小事,描写母亲娴熟的技艺,表现母亲生活的智慧,“加入了蜂蜜的调和,薄饼口味愈发香脆和甜美。我分明看见,每当我大口大口地咬着薄饼,享受着它的风味的时候,母亲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这一细节描写细腻深刻,它流淌出的浓浓的亲情,无不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引发读者的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不仅仅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述中华文明的传承。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劳动人民的大戏,那一双双制作美食的粗糙双手,那一个个辛勤劳作的背影,那一张张欣赏劳动成果的笑脸,不经意间流露出感动所有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中国力量。《舌尖上的云霄》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契合这一时机,它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美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告诉学生,懂得生活的人,不仅钟情于美食,更应注重于对亲情的感恩和回报。而能把这些写进作文,正是我们文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