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雷
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始终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从而使得人才培养任务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文主要就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工学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旨在提升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控专业人才。
1.1 教师实践意识薄弱
虽然目前高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构成较为和谐,教师水平差异较小,但是仍然存在着“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的情况。同时部分教师仍然过于看重理论知识,并且自身对理论性知识研究较多,教师实践方面的能力就会相对较弱。加之教师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较为困难及复杂的问题,由于教师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只从理论知识方面对其讲述。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使实践课堂中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阻碍了学生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提升,为日后学生自身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1.2 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形式化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实际中条件的限制,导致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放缓。同时教师为保证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都会将实践活动中的主要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提前对学生进行说明,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但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使得整个实践过程形式化严重。另外部分高校操作设备缺乏,教师一般都会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小组实习的方式,这就导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1.3 考核制度缺乏完善性
目前在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在管理力度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些都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无法提升的主要因素。高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要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增加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现有的考核制度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关注点都是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出勤情况以及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甚至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检查,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知识探索能力等方面考核涉及较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长久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2.1 教師采取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认识程度,并利用目前各种资源不断丰富自身知识,而且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取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班内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将要学习的项目进行分解,并以布置任务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使命感,不管是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还是传统个人学习方式,学生都能对教师所下达的学习任务进行执行,锻炼了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的身份由“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在课堂中只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观看,发现一些错误的做法要及时对其更正,在学生主动提问或寻求帮助的时候要给与引导。
2.2 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筛选,侧重一些实际操作性强等方面的教学,例如对学生产品工艺的分析、研究等。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只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而不告知其主要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在班级内进行转动,从而保证学生们的操作安全。学生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将自身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实践操作完成填写相关实践报告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将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准确描述,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实训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数控技术人才,使学生能够置身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从而为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对考核制度进行完善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应摒弃以往传统的考核方式,而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从而确保考核工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则注重技能方面的考核,对于一些已经拿到数控工艺员证书或操作工证书的学生可进行一定的加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想要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高校就必须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并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当中,从而使得学生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为日后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