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第二课堂功效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2018-05-14 09:42徐晓炜
科技风 2018年23期
关键词:功能作用第二课堂现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主要谈论了第二课堂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并对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第二课堂;功能作用;现状;路径

在我国经济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就业缺口逐渐增大,据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事实证明,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高校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

1 第二课堂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1 第二课堂充分体现了高校课堂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笔者认为,高校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起到了补充加强作用。高校第一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是按照学校教学大纲制定的,相对固定。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第一课堂老师教授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习的基本内容。而第二课堂所涉及的内容更加的广泛,这些内容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同时也是学生们今后走向社会必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

1.2 第二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互动性与自主性

在第一课堂上,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课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个过程常常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的互动也常常被紧张的课业所限制。而第二课堂在形式上更加丰富,这就给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带来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主动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1.3 第二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

学生在第一课堂中的身份是单纯的学生,而在第二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作为一名社会实践者。通俗的讲,第二课堂就是投身社会之前的模拟课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借鉴别人优秀的项目,或者通过对社会的观察、感知,发掘好的项目,或者仅仅作为一个项目的参与者。这样看来,学生既可以成为项目的组织管理者,甚至成为项目的创造者。因此,第二课堂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创造的平台。第二课堂能让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经验,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創造力、执行力等更好地实现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2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把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师资投入等放在首位,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没有把第二课堂的建设纳入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施计划中。第二课堂往往体现在学校的学科式教学计划上,高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真正认识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区别,同时也没有找到他们存在的结合点。

2.2 管理机制不健全

笔者认为,透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观其本质,造成高校第二课堂不能充分其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都知道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高校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导致第二课堂一直处于高校教学体系中的边缘,其作用得不到体现。

2.3 缺乏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

高校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资金投入有限,缺乏专业的导师,阻碍了第二课堂的整体进程。高校始终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放在首位,忽视了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而专业的导师在学生的职业规划、社会实践、思想道德形成等方面给与专业的指导,有利于在发展学生的共性的同时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

2.4 缺乏必要硬件及经费

高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大多是为第一课堂准备的,在第二课堂硬件、软件上投入不足。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供学生使用的活动中心,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相对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投入资金严重失衡。由于受第二课堂场地、设备的限制,打击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3 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

3.1 提高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加大第二课堂建设的资金投入

高校首先应该认识到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积极引进专业的指导教师,设置科学、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健全考核机制,完善教学监督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第二课堂现状。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功能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建成多样化、便捷化、小型化的活动场地,设立种类丰富的校园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各方面培养学生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健全第二课堂管理机制

高校应该把第一课堂同第二课堂的教学任务相统一,健全第二课堂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第二课堂的现状。完善导师考核评价机制,保障第二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健全教学目标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3.3 加强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有机联系

高校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往往是独立的个体,相互的联系不大。第一课堂上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在课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运用,这就出现了学生“会学不会用”的现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够。而第二课堂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并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互联系,注重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互渗透,互相支撑。

4 结论

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应该把第二课堂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宋玲,屠丹丹.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功效浅析[J].学理论,2014(33):150-151.

[2]何昌珏,周学锋.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地位和作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95-97.

[3]李华,张旭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渠道[J].高等理科教育,2004(03):122-125.

作者简介:徐晓炜(1986-),女,山东泰安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功能作用第二课堂现状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
音响技术在舞台上的功能和作用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