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5-14 13:45宋勇
科技风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精准扶贫高职院校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对做好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健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制度,着力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建立完善精准识别、精准资助机制,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做好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贫困生成长和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扶志扶智;学生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工作,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他对教育精准扶贫、“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1] 的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注重向老、少、边、穷等区域进行倾斜和侧重,从而当前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相对增加。当前,认真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今年的两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在当前新時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积极对新的机制、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进行不断探索,扎扎实实开展和做好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资助和日常学业活动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和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保证立德树人、学生全面素质和技术技能提升目标的顺利实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新时代高职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主流是积极进取的,主体是健康向上的。他们能够认真刻苦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将中国梦和成长成才的个人梦结合起来,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为青年。但是,其中部分贫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出的几点特征,我们也不能忽视。

高职院校中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着自卑和逆反心理。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较少参与到大学校园各项活动里,不愿意与同学集体开展学习讨论、交友范围很有限,甚至有些自我封闭倾向,对正面积极的教育持有猜疑立场,有的对学校的教育则持反感态度,曲解周围师生的关心关怀,有时存心与学校的管理、老师的要求对着干。[2]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具有独立的性格,但比较强烈甚至偏激,思想负担重,情绪消极。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大多数贫困学生在家庭里很早就能为父母分忧担愁。但是,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方面存在的差距,包括社会中的一些世俗冷漠现象,很容易使他们消极地看待眼前的暂时困难和挫折,经常抱怨、牢骚满腹,这些消极情绪和思想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转型,我们思想观念领域要改变传统、陈旧、滞后的贫困界定标准,消除资助帮扶存有的误区。例如,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也有一些家庭,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学校对此也应给予资助帮扶,一些学生刚入学校时并非贫困生,但在学业中途因家庭遭遇灾难,导致丧失正常经济来源而成为贫困学生。对此情况,应及时资助这部分贫困学生。如果在思想观念上陈旧,界定标准过时、统计项目滞后,就会贻误了帮扶工作。

在经济资助帮扶方面偏重,而思想品德教育力度则显得不够,思政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相对忽略了“精神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应对贫困学生物质困难之时,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当前贫困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出现了不好的现象和隐患,例如,有的不讲诚信,缺少仁爱感恩之心,没有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不讲合作奉献,没有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精神。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帮扶比较重视,然而对贫困生的“精神关怀”不足,没有落实好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有的未能依据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三、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职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得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3]高职院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必须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经济、思想、心理方面的扶贫解困相结合。为此,新时代背景下做好贫困生帮扶教育工作应进一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强化高职院校对当前资助育人工作重要性的充分意识,建立和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包括相关的组织和规则制度等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提高全局观念,增强领导责任意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切实加强贫困学生资助育人和帮扶教育的领导力量。

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机制。组建主管资助领导小组及扶贫办公室,协调各有关系部,要逐层扎实落实对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领导责任。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帮扶的具体规章制度办法等。协调推进对贫困大学生家庭致贫、脱贫变化情况统计等。做好精准摸底和识别,实行动态管理,时时关注贫困大学生,将各项资助措施用到真正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身上,要把好事办好。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育人体系,切实做好解决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后顾之忧,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各项措施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帮扶,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减免学费、生活补助等各种途径,帮助高职在校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要广泛宣传各项助学政策和措施,保证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畅通。确保学校收入的一定比例足额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帮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在校内提供多样化助学岗位,例如公寓助管、多媒体教室管理员、办公室工勤岗位、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岗位、餐厅助岗、新媒体助学岗位等等,既可以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勤工助学金,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强自立的意志,并且使他们更加懂得感恩、奉献和责任。只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他们正面眼前的暂时困难,敢于学会自我接纳,在艰难中奋进,在挫折中自强。高职院校采取多种途径,例如通过师生结对帮扶形式,一名教师帮扶一名家庭困难学生的形式,通过经济资助、心理辅导、学业帮扶、思想开导等各种手段方法,不断促进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走出自卑消极心理,更好融入到班级集体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学生头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受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自己资助关心的温暖,树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理念,坚定爱党报国、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通过创新各种活动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贫困大学生能够勇敢剖析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仅仅看到眼前自己家庭带来的经济困难,更重要放眼长远,全力解脱自己的心理束缚,形成丰富的健全的自我人格。通过结合公民基本道德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贫困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感恩,诚信做人。[4]积极引导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踊跃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使他们树立起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通过践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懂得幸福都是通过奋斗得来的,而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

总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学院和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完善立德树人措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扶技与扶业相配合,在帮助贫困生从物质上脱贫的同时,解决他们精神脱贫问题,教育和引导贫困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5] 的教导,树立自强自立精神,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宋勇.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04.

[3]习近平.提高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N].光明日报,2016.2.23.

[4]赵长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06.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作者简介:宋勇,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精准扶贫高职院校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