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问题研究

2018-05-14 17:19曾庆先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创新教育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積极健康的生活。然而,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农村初中的教学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课、死记硬背,使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德育实效性差,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问题研究

创新绝不是翻新,革旧布新,教学才会有生气,才有活力,社会才会发展,这也是当今社会开展创新教育真正意义所在。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在新的课程教学中突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问题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教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的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塑造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过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才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的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

三、 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一提到创新,好多学生都认为,那是一种与自己没有缘分的特殊存在,望而生畏,认为会创新的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超人,就会想到袁隆平、牛顿、达尔文、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人物。事实并不是如此,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篇名为“创造宣言”的文章,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很多事例都说明了人人都是创造之人,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创造力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与天才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我是创造之人”“我也能进行创造”的思想观念。因为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和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品质的基础和动力。

四、 引导学生研究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就是紧跟时代,突出社会热点与焦点。政治教师应根据本学科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热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从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途径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聚焦重要时政,综合分析实际。还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节目内容录下来放给学生观看,把党和国家一些重要的决定、报告摘印给学生。在此基础上,不定期组织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进行评议,比如成功举办奥运会,“神七”的成功发射,“十七”大的重大决策,抗震救灾精神等进行评议,所有这些做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多渠道获取有效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提高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出来,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期盼,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除旧布新,改革旧的教学形式,建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的教学形式,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之滋长创造欲望、启迪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智能、磨砺创造意志。同时,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加强学科内外知识的联系,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社会、科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生、关心社会、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科技发展与进步,鼓励学生手脑并用,标新立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作者简介:

曾庆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平塘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创新教育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