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2018-05-14 22:37徐小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声部本课古诗

徐小艳

课程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应用“参与—体验—合作”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品味古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弘扬民族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間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古曲和合唱有机结合,采用朗诵、模仿、聆听、演唱、分析、创作等模式层层推进,提高学生对古曲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提高在歌唱音准、节奏、听力以及声部配合方面的技能水平。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的学生大部分喜爱流行音乐,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尤其是中国民族音乐尤其是古曲了解较少,缺乏一定的兴趣。本课在教学素材方面,甄选了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初中语文课所学古诗——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词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作为主要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歌唱音域较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演唱音域;另一方面,初三学生不同于专业合唱团员,因此,用相对基础的形式进行合唱,并试着进行创作,进而使学生喜欢合唱这种集体演唱形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范唱、演奏引导学生大胆地模仿、积极地表现,在实践参与中感知、体验古曲的演唱特点。

3.在演唱的情感方面,首先要体会古诗的内在含义,在演唱流畅的基础上注意音响的强弱对比和句子断、连的处理,使作品演绎更加完整、饱满、打动听者,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古诗的朗诵和对古曲的聆听欣赏,感受古曲蕴含的情感,将古曲和古诗结合,演唱出感情饱满的古曲,感受传统音乐之美,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

2.通过对这首古曲的分析,了解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的普遍规律。

3.聆听欣赏并演唱混声合唱,体验集体歌唱之美,进而激发创作兴趣。

教学重点:

学唱古曲《阳关三叠》,了解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有感情的演唱由作品改编的混声二声部卡农。

教学难点:

1.模唱及背唱整首作品;

2.合唱时声部准确进入和调式调性的准确把握;

3.演唱整首作品时情感表达需要的乐句处理。

猜你喜欢
声部本课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劳劳亭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