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05-14 02:44由丽
科技风 2018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者

摘 要:在研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时,大部分的观点认为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总结得出的结论,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最终会导致“人的失落”。如何构建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让我们这些教育者走出其困境,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那就需要通过马克思交往理论来详尽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交往理论

在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给出了基础理论,那就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众所周知,怎样教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其落脚点,如何能教育出具有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在哲学研究领域,人作为主体性显得尤为突出,随着人类社会基本实践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就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客体为中介的相互关系作用于不同的实践主体之间,其在本质上就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实践关系。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正是这样的一种能把交往范畴与生产、实践、生产关系范畴相联系、相统一的理论。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回归,找回曾经失落的主体,就必须建立交往理论,必须将交往理论应用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新的视界。

一、失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类在社会中的一种实践活动。一直以来人们对社会实践本身理解为“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这种简单的理解是在理性的影响控制下,把社会实践非常简单的进行分析和理解,仅仅局限于“主体—客体”的对象实践观点,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P6)这种把实践中的主体关系、结构关系进行单一化、简单化,存在着非常浓厚的用主体来改造客体的对象性旨趣,按照这种实践观进行理论指导、科学界定,从而让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然而长期以来,大部分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被人们诠释为“主体—客体”之间的从属关系,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过程即:主体接触、作用于客体的实践全过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当成工具,不需要考虑它本身应有的尊严与价值,长期以来“主体—客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用对象实践观把教育者理解为真正的主体,认为只有教育者才拥有话语权,最终成为了“灵魂的工程师”,成为最权威的导师,而受教育者则被沦被支配的客体,最终为顺从者。这将必然造成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了对象性的思维之间的结果就是“一言堂”,进而导致受教育者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真实存在,人际关系必然会冷漠,以至于社会关系的疏远。

二、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理解

马克思曾经说:“生产本身就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2](P24)我们认为要想超越所谓的“对象实践观”,那就构建“对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提到的马克思交往理论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内容和途径。本文中提到的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在研究领域里最为广泛的意义,它所研究的范畴真正的涵盖了社会上的一切一切的关系。在这里提到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我们社会交往中的对象构建逐步发生变化的,是在对象性交往中逐步生成的。我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交往理论,阐述其原理就是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托,进而研究其在社会活动中的本质,从而得到的结论就是:交往活动的本质就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在研究交往理论的过程中,通常要参考《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不难发现在该书中马克思明确地阐述了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根据这两个基本概念,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从书中我们可以将物质交往理解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相关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而精神交往则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相关精神生活和精神关系。由此可见,现实世界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精神交往的,根据马克思交往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来看,人们的交往行为应属于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属于“人为的”和“为人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属于对象性的行为范式,它应该属于精神交往的理论范畴,理应回归到“主体—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范式。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属于精神交往的范畴。

三、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在人的教育的全过程中,将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一词可以理解为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一客”关系,而“主一客”模式也就会通过社会实践进行转变,转变成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主”的新型关系模式,那么受教育者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我们提出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本身除了给予受教育者,同时也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可以保证其重要性的地位,那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也就通过这种交往性来真正的建立起来。不难看出“参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同中介客体,这是因为这个中介客体保证了教育相关资料和交往主体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也就是指有形客体与无形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自主建构的整个过程中,人们把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教育双方的公正平等,它强调的就是平等公正,通过公平的待遇来快速提升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同时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体思想政治品格。通过自主、差异、开放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教育双方情感共鸣,进行教育双方的智慧共建,还可以通过共享知识、意义生成,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多向性的、多层次性的、多维度性的对象性的人际交往,进行情感以及知识的交流与沟通,并在此基础之上让交往的双方进一步进行情感的交流,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思想境界能够达到教育主体之间的共同认可。

马克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2](P30)正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情感意识,进而形成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又通过社会来检验交往中的各种表现,来适应相关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那么思想政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就能够更好的创造出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所以说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去发展人、创造人,就是必须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看它做成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就能够真正体现出其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建构性等相关特点,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要想培养出主体间性的人,就必须处理好受教育者的自然世界观、社会世界观,要处理好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落實到行为交往中,受教育者才能够真正养成对自然的伦理精神的崇敬。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得出,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就在于它是自然的本真回归,它真正的是以“人”的方式来分析人、理解人,只有这个落脚点才是对自我的肯定、对自我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其困境,为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的科学依据,为迎接变幻莫测的未来社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向人性化,走向正途。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由丽(1978-),女,讲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主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浅议犯罪客体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