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候有一才女,其父从业中医,兼营中药铺,有空时喜欢吟诵《汤头歌诀》。此女受到如此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熏陶,因而对中药名称、性味、功能早有领悟。一日无事,她巧用中药名串成一篇诉状,由于辞情恳切、构思奇巧,其父览后,不禁拍手稱妙。
具状人红娘,为告木贼拦路抢劫,殃及夫、子事。窃氏有夫黄柏,男黄连,因往硫黄(留隍)发卖乌药,一去半夏,仍未见附子(父子)茴香(回乡)。适有邻亲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经过常山,遭木贼拦劫,被抢去青葙(箱)子一只,陈皮鞋一双,又强奸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从,遂被捆于车前,打得红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泽泻(贼舍),惩办顽凶。民等沾恩。谨状。
这短短130多字的诉状中嵌入了红娘子、木贼、黄柏、黄连、硫黄、乌药、半夏、附子、茴香、杜仲、常山、青葙子、陈皮、木香、乳香、丁香、麝香、车前、红花、血竭、泽泻等21种中药名,精巧有趣。这则中药名诉状虽然简单,但展示了中医药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一面,故一直流传至今。
(杨玉明/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