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溦
传统的施工企业目前的成本管理模式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单一的工、料、机模式,只能对单项工程进行单一的分析,不能形成完整的贯穿项目始终的数据链,没有大量的数据做基础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使得整个施工企业艰难、缓慢的前进。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下,落后的生产力不断被淘汰,新兴行业不断兴起,传统的施工企业如何寻求一套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目前施工行业的不景气,人员紧张且工资待遇不高。近年来,随着各种安全环保检查、内控制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增加了很多报表及工作量,没有行之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模式,仅仅是靠不断的增加员工的工作量来完成工作,加之没有配套的考核机制,致使员工们经常怨声载道,不能积极的去努力完成工作。传统的成本管理讲求全员控制原则,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成本得不到控制,企业没有效益,只能变相降低员工的福利待遇,恶性循环。
(二)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工作效率低
为了降低各种风险,施工企业制定了各种符合内控制度的业务流程,如采购、合同、付款等,往往一项业务要通过多级领导审批,层层“把关”,而很多情况下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该项业务的实际内容及前后关联,仅仅是形式上签个字,没有实际意义,不仅没有起到内控制度要求的积极作用,反而徒增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极大的浪费了人工成本。业务出不出问题对员工没有任何影响,没有配套的奖罚机制,無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以后的工作也无法得到改进。
(三)成本管理模式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包括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几方面。预算主要体现在投标阶段,计划、控制、核算主要体现在施工阶段,而分析、考核主要体现在项目后期的阶段。传统的成本分析也仅限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管理费及税金等的对比、分析。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业务人员在做,但是缺乏整体贯穿的资源整合过程,不能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进而无法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缺乏实际意义,无法为企业找到更好的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解决上述问题对策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改变施工企业“集体主义大锅饭”的思想,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绩效与完成工作的质量挂钩。定期召开考核会议,各项工作中建立问题档案,责任落实到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考核相关的业务负责人。例如合同审批里的各项条款,涉及到施工相关问题的由工程部门负责,财务相关问题由财务部门负责,技术问题的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合同条款的合法合规性由法律事务部门负责等。相反,如果对工作的完成有特别推进作用的员工应予以相应的奖励。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制定简便有效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明确专业化分工,针对不同的业务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不同的业务流程,无需每个审核人对整个业务都承担连带责任,各部门分别对本职范围内的部分业务进行审核并承担相应责任,精简审批流程。建立网上审批流程制度,形成规范化管理,定时定点处理业务,限定业务处理时间,各部门可授权其他审核人以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结合绩效考评制度,提高业务流程审批的工作效率。同时,改变职能型的管理模式,采用矩阵型,小范围内可采用线型,以减少多个指令源由于要求不同而对业务处理产生的干扰。
(三)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按照单位工程逐项建立项目档案,由项目投标开始,到最后的竣工决算、质保金回收为止,各业务人员分别把项目数据录入上传,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项目资料。主要分为几个模块:投标、预算、合同、进度、成本、收付款、竣工决算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如何在不影响质量、工期等的前提下控制施工成本。有了前期预算、合同、进度计划的数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数据对比,企业就可以实时监控工程进展情况,并及时纠偏。在成本分析时,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直观的反应出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差别,并能参照同类已完工程的各种成本支出费率迅速找出成本偏差的项目,重点分析,找出原因,记录在案,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日常数据的实时更新也能及早发现问题,对于明显过高的成本支出及时进行控制,减少管理缺位,也对成本的真实性提供了一个保障。
三、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对企业精细化、精益化管理要求的又一次升华,以前单一形式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海量数据支持下的纵深的大管理、大分析。施工企业也应该转变传统思想,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转为科技密集型企业,运用高效率的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施工企业成本数据化管理虽然表面上看需要各部门录入很多数据,但实际上,这些数据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分别上报,而且各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在数据整合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口径的问题产生分歧,无法提供应有的参考价值。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施工成本管理模式不仅对在建工程可以实时监控,更主要的作用是对以后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这对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性意义。(作者单位为唐山开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