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2018-05-14 17:34岳向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德育

岳向华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行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道德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它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所以幼儿时期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那么,怎样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使其道德情感、是非观念、品格素养及行为习惯良性发展呢?在工作中我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实施道德教育

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是巨大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因此,创造一个充满道德情感的环境至关重要。

教师们在掌握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应理解德育大纲的精神实质,使德育要求渗透到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进行环境创设,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幼儿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文明礼貌、道德规范这些行为准则,只有让幼儿去自觉追求,才会积极地付诸于实现。教师要善于关注每个幼儿,并找出他们喜欢听表扬的共性,同时还要注意到幼儿的不同个性,在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性需要,发挥幼儿的潜能,调动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把爱祖国、爱集体、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等优良品质转化成他们自觉主动的需要。

二、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的结合,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教学中和主题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在各领域教学中,巧妙的利用教材。通过语言活动,讨论幼儿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当中,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怎样去帮助别人;在节日里,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二)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观念并不意味着严肃多于微笑,刻板多于活泼。面对天真烂漫的幼儿,教师可以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抓住孩子求乐心理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调动幼儿知、情、意、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为了让幼儿体验叔叔阿姨劳动的辛苦,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我们班分组带幼儿到幼儿园食堂观摩阿姨们为小朋友做饭的场景,使孩子们亲眼看到阿姨们工作的辛苦,通过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懂得了热爱劳动人民,还懂得了珍惜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我们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带领小朋友到操场上帮保洁伯伯捡拾树叶和垃圾,亲身体会保洁伯伯劳动的辛苦,从而懂得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三)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细节中,注意用仪表、言行、体态去引导幼儿发现、分辨身边世界中的真善美;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受到熏陶教育。又比如,小班能力强的幼儿帮能力弱的幼儿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争抢玩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靈,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常规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筷子吃饭、自己叠衣服、擦桌子、挂毛巾等。教师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过一段时间,孩子不仅手变巧了,规则意识也强了,每天劳动习惯也养成了。

三、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也就是说幼儿首先接触的社会生活来自家庭。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德育素质,道德水平及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其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每天在幼儿园大门进行护校队值班时,我发现,有的家长见到我们老师很远就打招呼,孩子也会大声的喊“老师早上好”,有的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低着头就走进了大门,孩子也很少有跟老师打招呼的,家长也没有引导孩子见到老师要打招呼,所以说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因此,幼儿园、家庭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我园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还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如:幼儿和宏大北园社区的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可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德育工作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前提。为了新世纪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树立起新的德育观念,根据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培养出健康、活泼、品德优良的幼儿。

总之,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要我们教育者能多动脑,用各种方式去探究,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