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

2018-05-14 13:43杨和香
考试与评价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小学

杨和香

【摘 要】如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要知道,创新是学生获得良好社会发展的一项必要素质,同样也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在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应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打造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极强的,他们的思维活跃、开放,是形成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关键成长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加强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学生能够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一、创设质疑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质疑是创新的驱动力,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的动力和方向,更没有这许多突破性的创造和发现。学生爱提问题是好现象,教师必须要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多提问,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产生许多奇妙的想法。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故意设疑,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在一张格子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去数格子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体验到用数方格计算面积很麻烦,且容易错,通过大屏幕出示一个三角形水塘问能否用数格方法去求这水塘的面积。这时学生回答说不能用“数格方法,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水塘边凹凸不平,对学生的质疑大加表扬。又问,那该怎么办?学生陷入沉思。我及时给予提示,那能否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学生一听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动手来拼,发现了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底之和正好是这平行四边形的底,它们的高相等,”又有的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2个这样三角形面积之和,还有的学生回答:“一个三角形面積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接着问你们能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学生回答能,这节课就在学生的不断质疑下完成了。这样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质疑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点拨,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

二、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信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自己单方面讲解的过程中,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的思维和意识都没有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且形成了十分沉闷的课堂氛围,这是教师和学生都不愿看到的。启发式的教学则不然,它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打破了课堂中的沉闷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通过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我们可以把书上的例子转化为情景,利用视频展示“一个裁缝与服装店老板对话,裁缝说做一条裤子要用0.67米布,服装店老板说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裤子”?问学生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56.28包含多少个0.67该如何列式?让学生主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把本是枯燥无味的算式教学变成了与生活有关的情景。像这样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实践操作,促进自主建构

小学生在学习和计算的过程中,常会摆弄自己的手指,或列出竖式计算。这是因为他们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尚未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需要手脑并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动手动脑活动,这样一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会让他们在充分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主动探索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不仅可以实现知识技能教学的目标,更是学生今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9个苹果分别放在盘子(纸模型)里,每盘放几个由学生自主决定,但每个盘里所放的苹果都要一样多,学生兴致勃勃地根据自己的想法各自分苹果,但发现有的盘子不够分一盘,“余数”的概念就形成了。

四、展开丰富想象,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首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无论是创选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是在创新想象。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能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开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的开始,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基本图形让学生分别计算他们的面积。随后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思考这几种图形可以组合出哪些新图形?激发他们的兴趣,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组合图形。教师只要把握契机时点拨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让课堂充满活力。

五、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2011,(04).

[2]毛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

[3]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

[4]伍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0,12:42.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小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