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带后合作互助”教学初探

2018-05-14 12:45李梅
考试与评价 2018年5期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率小老师小学生

李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实验不断推进,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针对目前我国小学的教学现状,要想提高课堂整体效率,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让班级整体成绩提高一个档次,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去年开始我校教师就针对“以先带后 合作互助”教学方法在小学课堂中作以应用尝试,感受很深,也颇有成效。

【关键词】小学生 小老师 提高课堂效率

本教学方法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改变一些当前教育的不足、尽力弥补部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盲点。“以先带后”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说让优秀学生帮扶后进学生,这种课堂学习的异步性,实现了“先富带后富”的双赢,就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要允许、激励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然后让“先富”带动和拉动“后富”。当年陶行知发起的“小先生”运动,就是即学即教,让刚学会的学生当老师,通过“生教生”形式扩大学习“战果”。“小先生”就是今天合作学习中的“小老师”。

同学是共同学习的人,《学记》中有“相观而善,谓之同学”的观点,作为同桌的同学,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彼此十分熟悉,交流与交往又十分便利,所以同桌之间应该是最好的“相观而善”者和互助学习者。而今天在考试竞争态势下,同学已经异化为竞争对手,同学之间强化了竞争,没有了合作。《以先带后 合作互助》教学方法构建了全新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没有了恶性竞争,学生学会了挖掘、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自觉做到取人之长,补己所短,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这种“一对一”的互助性学习,从小组形态上消除了合作学习的盲区,使课堂没有了死角。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会被置于遗忘的角落,尤其是后进生由学习的边缘地带走向了中心位置。

客观的说,最了解学生“学情”的还是“同桌的你”,“学情”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情况,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心情。师友互助这种合作小组,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位“老师”,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对方的“学情”。“小老师”和“小老师”,“小学生”和“小学生”。以及不同小组中的“小老师”和“小学生”可随时组建新的合作小组,由此,形成了一种小组形态下的共同学习生活。每学期都可以根据学习变化情况进行调整。这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营造了欣赏与尊重的和谐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首先把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部分是“小老师”,另一部分是“小学生”,把他们分别安排在一起,一是、有利于进行”帮扶“活动。二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创造良好心理氛围的好办法,帮助别人解决一个难题,往往比自己做一道难题难得多。帮助别人学习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相反还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让自己对知识又重新进行了认识,这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我还制定了奖励制度:谁辅导的“小学生”一星期之内无拖拉作业现象,给予奖励“小老师”。在每一单元的测试中成绩能逐次提高的也给予奖励。如果“小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也可以“出师”变换身份当“小老师”,也就是说,“小老师”“小学生”的任职并非“终身制”,只要在该领域有明显的进步或良好的表现,均能“上岗”工作。无论是“小老师”与“小老师”之间,“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还是“小老师”与“小学生”之间,都形成了十分激烈的竞争。有的学生为了保住“小老师”这个“职位”,每天回家坚持复习,有的甚至还把预习工作早早地提到日程上来,正所谓“争”得不亦乐乎!因为“小老师”这一角色对孩子来说,是一份莫大的荣誉,它是许多学生梦想中的岗位。一旦由于自身的努力当上了一名“小老师”,哪怕只有一天,一节课,在他们眼里都是无比自豪,无比骄傲!因为当上”小老师”,不仅代表了对自身学习的肯定,更是宣告了在班内地位的提高!这样的成绩得来不易,怎会舍得轻易放弃?为了能及时得到同学们的反馈,我还要求“小老师”“小学生”做阶段性的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及建议,以便于及时处理。

通過教学实践感到,有了“小老师”的帮扶,教师教学的工作量“相对减轻”了,但教学成效却大大提高了,比如:语文课中有许多要背的课文、古诗词、名人名言等,“小老师”们很快就可以完成,老师课堂上提问只能是极少数人,因为时间有限,这时那些“小老师”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记得有一次,一个“小学生”哭丧着脸来找我:“老师,他不让我去厕所”,我还没来得及追问,他的“小老师”就急忙回答:“他的课文还没有背会,他想去偷懒”,当时真让我哭笑不得,这“小老师”可真够厉害的。还有一次,下午放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忽然发现我们班还有两个学生没回家,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她的“小学生”作业没写完,在辅导他写作业呢。当时我很感动,急忙对那个“小老师”说:你家离得远,你先回家吧,别让家人担心,你的“小学生”交给我了,保证让他把作业写完,就这样那个孩子才急急忙忙的回家了。不过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些不让人乐观的情况,一次,在一位小老师辅导小学生时,这位小老师有点不耐烦,说:“这么笨,我教了这么多遍还不会。”刚好被我听到了,当时我并没有急着教育他,因为这种现象不止他一个。第二天我特意开展了这样的教育活动。让小老师们学习难一点的知识,然后让他们做难一些的作业,结果错误率很高,这时我才对他们进行教育。问他们如果老师这时也说你们真笨你们会怎样想,让他们明白其实学习这东西,只要你懂了就会了,你不懂就不会,所以小学生们做不来,肯定是没有学会,不是因为他笨的原因。因此,让每位小老师认识到自己首先要学会用可行的方法教会小学生,而且要有耐心。从而也让小老师们感受到想当一名称职的老师不是那么容易的。

总之,开展“以先带后 合作互助”教学实践,并不是为了“减懒”,而是为教学的总目标的实现采用的一种方式,这是老师观念和方法的变革,也不是为了削弱老师的作用。这一措施既是补差,又是培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达到了人人参与,取长补短,获得了集体智慧的结晶。虽初探略见成效,但今后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如:如何让小老师从学习到生活;如何解决小老师和教师的关系;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的问题等等,都有待在以后教学实践中继续去探索。

猜你喜欢
提高课堂效率小老师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小先生制”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尝试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我是小学生
提高课堂效率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行研究
湖南保靖县:“小老师”派下去农村校活起来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