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上海改革创新”研讨会综述

2018-05-14 17:29戴亚琴段冰冰
党政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

戴亚琴 段冰冰

2018年5月3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闵行区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在闵行区委党校举办“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上海改革创新”研讨会,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全面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上海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导价值。

中共闵行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英霞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既是伟大的革命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著作不只是藏于世界各个图书馆的典籍,不只是待人阅读和研究的经典,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条富国强民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形态”,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和理论的重大开拓、对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独特魅力,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特色。上海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但是面对当前持续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伟大任务,上海的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才能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才能为卓越全球城市建设提供更大动力,才能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张英霞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邀请各位专家共同深入学习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理解其理论特色,科学把握其实践意义,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上海进一步改革创新凝聚共识、集中智慧。研讨会上,鲁品越、张春美、陈胜云、王强等专家围绕议题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富有深度的论述。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

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指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各国人民之间利益相互依存。有观点认为中国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于新兴国家挑战守成国家,据此预言所谓的

“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这些观点都是源于霸权主义思维定式的错误判断,从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立场来看,新兴国家与守成国家的矛盾绝非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生产方式中的表现而体现出来,其根本目的是瓜分全球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

鲁品越论述了霸权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诸多弊端。與全球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恰恰相反,霸权主义产生的世界格局是分裂的世界,从而成为各种国际危机的总根源,这是国际垄断资本推行的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支配国际产业链和金融链的霸权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财富分配上的断层线,成为国际经济危机的总根源;霸权国家消费国际产业链生产的制造业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代价丢弃给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断层线;通过北约、七国集团等国际同盟的形式形成了政治军事霸权,造成了政治关系的断层线,成为国际武力威胁和局部战争的总根源;通过宣扬普世价值推行的文化霸权,造成全球文化价值冲突的断层线,成为民族冲突的总根源。这些国际关系的断层线,割裂了全球化的生产力,由此构成了全球化进程中当代国际基本矛盾。全世界人民追求自身福祉所要建立的全球化生产力与国际垄断资本支配的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这些矛盾持续发展,使得维持这种国际秩序所要消耗的巨额资本,让霸权国家难以维系,因此不得不在部分领域中退出, 这种“逆全球化”行为是霸权主义的自我否定,人类必须提出新的全球治理方案。

鲁品越认为,在此历史关头,习近平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解决当前世界基本矛盾的根本路径,是建立适合各国人民福祉的新型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习近平提出了世界人民“共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已完成的理论”在当代实践基础上的伟大发展,是《资本论》的伟大续篇。它来自各国人民追求自身福祉的伟大斗争,也来自全球化生产力的伟大力量。“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上述国际基本问题的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在当代的伟大发展成果,它将建立起完全不同于霸权主义世界秩序的新世界秩序。其根本动力不是国际资本霸权,而是各国为人民谋福祉而发展全球化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其经济基础不是支配产业链与金融链的国际经济霸权,而是各国人民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建立的国际产业链、金融链的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其政治经济基础不是霸权国家的军事同盟,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其价值基础,不是强加于世界各国的普世价值,而是各国人民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发展的共同价值。

鲁品越认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从资本主义世界到社会主义世界过渡的漫长历史过程的一种历史形态,它通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为人的解放创造前提,不仅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上升到新时代的高度,而且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必将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

二、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陈胜云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历史意蕴,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胜云从三个层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一是在破解中国问题中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问题上保持了一份理论和政治清醒,始终把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置回到现实历史: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语境中强调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在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总体逻辑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建设中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二是在实施战略布局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反思社会主义发展史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思想,很好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现实统一:在实施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是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提出社会主义现实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和理论提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和制定社会主义现实目标的历史智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复杂国家新形势下,国防军队建设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要求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基于上述特点,陈胜云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反思社会主义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人类不断走向先进社会形态的理论指引。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王强教授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王强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来说明中国经验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今天的世界是中国积极参与其中并占有巨大比重的世界,因此中国在理论发展上也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王强认为,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创新性地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四、多维度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中共闵行区委党校唐超博士从现阶段中国依然存在的资本与生态的矛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进行解读。唐超认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经济理性”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社会中异化消费现象的普遍存在、社会公正与生态正义的联系日益紧密,共同构成了资本与生态保护的冲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强调自然的社会属性,主张构建超越

“利益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有机统一。

中共杨浦区委党校宋黔辉副教授分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宋黔辉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更广泛更具体的内容,起到凝聚最大公约数的作用;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

中共松江区委党校徐文震副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在实践上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分析方法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艰辛探索后形成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张春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研讨带领我们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的结合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它体现了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和原创性,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张春美指出,学术研讨是为了学以致用,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要全面系统地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室闵行区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学习、研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今后也将继续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共同致力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实践,为党校培训事业和智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闵行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党校人的忠诚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盛满理论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