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义上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并不是特指某一个时期。而本文所指才子佳人小说属于狭义上的,是特指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一批以有才华的文人与才貌双全的官宦小姐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世情小说,是下层文人的写心之作,带有浓厚的文人色彩。这一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皆为才华洋溢之人,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才子配美女,而是才子和才女之配,甚至于才女胜过才子。本文以上个世纪80年代为界限,分两个阶段对学界已有的关于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主人公才学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代 才子佳人小说 主人公才学结构综述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尤其在康雍乾时期达到全盛,在清末民初走向末路。自其产生以来,相应的研究、评论也应运而生。20世纪以来对于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评论可以80年代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在80年代以前,由于鲁迅和胡适两位文学大家对其持否定态度,因此整个文坛对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也大体持否定态度。
80年代以后,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新阶段。春风文艺出版社开辟专栏《明末清初小说选刊》发表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更加促进了文坛对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关注和研究。比如林辰先生在《中国古代爱情小说史》的第七章《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中,论述了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产生的源流,并且对《玉娇梨》等小说进行了评论;孙楷第先生在《中国小说通俗数目》中,汇集了明末到清光绪年间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数目;苗壮先生先后在2000年和2005年出版了《才子佳人小说史话》和《才子佳人小说简史》两部著作,对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作者、情节等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此外还有一些博士学位论文对清代才子佳人小说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福建师范大学苏建新在其博士论文《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研究》中,从源流、形象、叙事、考辨、文化语境五个方面论述才子佳人小说的演变;复旦大学梁苑的博士论文《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在还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新文学现象进行了分析。
上述文献的研究方向基本都是针对才子佳人小说这一整体大方向,但对于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才学结构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只在少数文献中偶尔提及,并没有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例如苏建新在《论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演变》一文中,主要论述了才子和佳人形象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主要着眼点在人物性格的变化而非人物才学结构的变化。但在论述佳人形象演變的部分里涉及才学:“他们认识到才的重要性。徐震在《女才子首卷》谈到容貌的不可一味凭据……《两交婚序》更是指出:‘色之为色必借才之为才,而后佳美刺入人心,不可磨灭也。在这种认识下,他们塑造的佳人几乎完全是女才子。”
帅茜、李剑波在《才子佳人小说的“才”与“情”》一文中,针对才子佳人小说中突出的“才”和“情”以及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在论述“才”的部分里指出了“才”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模式是因‘才生爱。‘才是故事情节展开的起点。”“才子佳人都要求对方必须有才……根据‘有才这个标准,追求在思想、性格、理想目标等方面相一致的平等的互敬互爱,可以偕老的生活伴侣。”但主要是针对“才”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并未就作品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才学做客观深入的分析;雷勇在《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一文中也有提及女主人公之才,“在才子佳人小说中,‘才成为构成她们存在价值的重要因素。才子们对她们的爱慕、追求,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有惊人之貌,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她们有超人之才。”文中主要分析了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风气对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显现出的女子之才的影响,但并未对主人公的才学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主人公的才学结构演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才子佳人小说肯定了男女之间纯粹的真情真爱,标举才、情、貌结合的理想爱情,打破传统的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准则的爱情婚姻观。在作品中才学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体现出来的爱情婚姻观也在不断发展。其次,在这种才学结构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突破封建婚姻、撞碎封建礼教的时代趋势,反映了当下广大青年男女的愿望。最后,在整个才学结构演变的过程中不仅抒发了文人的个人情感,而且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上述文献只涉及主人公之才,但并未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因此亟待研究者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林辰.中国古代爱情小说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
[3]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蒋梦婷,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