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剖析近代诗歌发展的历程、创作环境和语言环境的改变,看新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诗歌 面临困境 发展路径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的诗歌精华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词、曲、赋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笔者认为代表中国古诗词发展史上的高峰应当是楚辞、乐府、唐诗,当然宋词、元曲的成就也相当高,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文学名篇。回顾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学史,正是因为有了像《诗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红楼梦》等一大批文学史书著作,我们才得以了解过去,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才让国家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而诗歌在文化范畴内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话、无病呻吟,甚至出现粗俗、恶搞的现象。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的种种严格限制,对新诗歌要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诗歌的发展走入了一个混乱而停滞不前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我国现今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词的教育工作,对于近两年一些地区提出将小学教材中古诗词删减的做法予以严肃批评。
纵观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学发展到五四运动出现了一个分水岭。五四运动以后,一直存在着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被诗歌长期闭关自守所掩盖,但同时又激化了它。随着对外开放带来的视野日渐扩大,矛盾也日益显现,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关注度高涨,网络文化日新月异,尤其国外文化对国内的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古诗词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表达了,由此产生了新诗歌。
新诗革命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内心所需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形态上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在新诗语言环境中释放自我,对语言本身的看法、读者语言能力的差异,都直接关系到诗歌创作者的需求表达。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国家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国民经济,在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却显得过于薄弱,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走入一个困局,文学因为与社会经济的“脱节”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摈弃,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思潮相比,现在的文学状况令人担忧。
孔子2500年前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学诗,连话也说不好,就不能有效地与人沟通交流。读诗写诗,也与创新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創新能力的核心是想象力,而诗歌之美,离不开想象。
在现阶段,我们优秀的传统民歌和诗歌面临着失传、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诗歌发展到今天的这种衰败局面,不仅仅是时代变迁历史原因造成的,也不单单是从文言文走到白话文、从西方文化的渗透这样一种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导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计划经济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作家、刊物也纷纷投向市场自由竞争,原则上不再依赖国家的资助,因此一部分作家为了收入纷纷“下海”,投市场所好,娱乐大众。在现代快餐式生活模式下,文雅严肃的纯文学受欢迎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人们更愿意读那些娱乐身心的快餐式作品。以至于现在的诗歌创作形式更趋于“口水化”,口语鲜活、粗暴、粗制滥造,更有甚者是单纯地以恶搞、娱乐误导读者。另外,网络的高速发展,使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简单化、通俗化。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社会越发展,文化越繁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对精神的需求也更高,我们要看到文化的发展有它的特殊性和传承性。
中国诗歌发展走入困境与中国的教育形式有很大关系。以前高校里的大学生都是文学思想的继承者与传播者,有很多的如诗社这样的平台可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然而现在的很多高校里,与文学创作最有关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因为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低而在逐年减少。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场省级关于振兴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会上来自全省各大高校的非遗研究基地和非保中心的同志,都发表了自己在近几年的非遗保护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正在努力开展的非遗保护项目。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很多大学里也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室,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让我们担忧的是这些所谓的高校非遗传承基地大多数以发表学术论文、提升职称为目的,多数奉行的是“拿来主义”,缺少的是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实践中的采风、体验和深度调研。对于一些传统文化所呈现的社会现象泛泛而谈、浅尝辄止的研究,是不能很好地继承、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在高校这样自由、安静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度教育和传播是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在高校与非遗保护单位之间建立起很好的互动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很大好处的。
纵观现在的诗歌创作,主要存在这样几点问题:一是没有把现实生活作为创作基础,二是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社会经历,三是缺少诗歌创作方向的学习与交流。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歌是反映生活、具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诗歌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诗人就是这个时代的社会良心。”诗歌的创作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现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出路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纵观过去老一辈的诗人,徐志摩、朱自清等无不是学贯中西、文学功底精深的文化巨匠,也正是这些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他们才创作出了多如繁星的文学著作。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日积月累的生活经历,一味地投其所好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的。
诗歌的创作只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传达内心最真实的感触,才能唤起读者内心深处最真诚的共鸣。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不仅要重视诗歌的传承与发展,更要积极培养新一代的诗歌写作人才。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倡导下,我们的电视节目中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这样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电视栏目,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分享中国古诗词之美,感受古人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从古人的智慧中吸取精髓、涵养心灵,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诗词的热潮。
在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站得稳脚跟,才能获得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作者简介:陈晶晶,女,本科,信阳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