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麦秸是指麦类农作物成熟收割脱粒后的秸秆,有智慧的劳动人民还用来编制帽子、凳墩、垫子、杯套、香包、扇子、蝈蝈笼等日常手工艺品,并将其用于作画。现代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很多古老的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要想让麦秸画等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政府的投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麦秸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揭示出人们的生存方式、审美、生活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之和谐相处的态度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手工艺制作作为中华艺术的瑰宝,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就地取材,结合当时的审美要求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用手工制作生产的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如皮影、刺绣、陶瓷、竹编、竹雕、木雕、泥塑、剪纸、麦秸画等。
麦秸是指麦类农作物成熟收割脱粒后的秸秆。简单加工后的麦秸具有一定的韧性,麦秸垛在农村生活中很常见,在把它们作为烧柴的同时,有智慧的劳动人民还用来编制帽子、凳墩、垫子、杯套、香包、扇子、蝈蝈笼等日常手工艺品,并将之用于作画。
麦秸工艺品在秦淮王墓中被发现,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区,由隋唐宫廷里的工艺品发展变化而来,虽历经千年却依然古朴典雅、栩栩如生,且没有大的变色。麦秸画在中国民间历代传承,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艺术形式。通过将麦秸进行泡、剖、熏、蒸、刮、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照麦秸本身天然的光泽、质感和纹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熨烫和粘贴而成麦秸画。麦秸画具有光泽透亮、金属质感强、装饰效果好、雍容华贵、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天然麦秸画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了劳动人民自古传习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传统制作的麦秸画材料只有一种,那就是小麦的麦秸,大多采用麦穗下第一节为主料,所需要的颜色和深浅变化,全部都用烙铁根据火候的大小烫出来,无任何后天的染色,以其麦秸原有的金子般的颜色,熨烫后渐变的色彩过渡,达到单一颜色表现整体色彩的效果,且能永久保存。由于麦秸画的杰出工艺价值和表现手法,文化部正式将其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现代的麦秸画又加入了漂、染等手段,使色彩更加丰富。麦秸画可分为画屏、字屏,也可字、画相结合,大、中、小型均可制作。图案可以与环境需求相结合设计,可复古亦可新潮,赏心悦目、自然和谐。
麦秸画使用的技术手法包括以下几种:剪纸、烙画和贴布等。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国画以及版画的一些艺术形式,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小动物的毛都是用剪刀剪的细丝表现,要上粗下细,末端细部可见,用镊子根根粘贴。立体感和层次感是衡量麦秸画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除剪刀的努力外,麦秸画对熨烫温度也有严格的要求。过高,烙铁走过去会留下一团黑,破坏纹理细节;过低,又留不下颜色,质感和立体感不到位,颜色就没有深浅过渡,做不出好的作品。
麦秸画在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殿堂中独具特色,也被评为最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小麦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南方的麦秸因为生长期短,色泽不黄,但长、薄;而北方的麦秸因为生长期长,光泽度好,金属感强,但细,壁厚,瓤子多。南北方麦秸画也有差异,北方麦秸画以层次丰富、富有寓意的写实内容为主,南方多以首饰盒、挂饰等小工艺品为主,多有镶嵌瓷器花鸟。
在麦秸绘画中,人物很难表现,由于人物的距离、现实,很难用麦秸来表现得淋漓尽致。花鸟相对简单,小动物最难表现,既要体现小动物的神韵、动态,又要注意小动物毛发的长势、空间,用中国画工笔的技法,将之细腻精巧地与麦秸画结合在一起,达到珠联璧合。
以写实为主的麦秸画,多借鉴中国画的风格。要真正做好一幅精致的麦秸画,往往工期都较长,价格相对较高。高端精致的收藏品要以手工精细制作为主,而小的装饰画等要脱离手工,采用机制为主,减少工时费,价格降低,更可以做些便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濮阳麦秸画把麦秸画和活性炭创新地融为一体,能净化空气,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有的把芦苇秆、玉米葉等材料加入麦秸画,使单一材料有了质感的对比,无论是材料还是形式,都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满足各种层次消费人群的需要。
传承和发扬天然麦秸画离不开人才的接续,麦秸画的制作过程漫长艰辛,制作步骤精细繁琐,需要制作者“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一直保持着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制作过程付出得多,但是收入却不高,所以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有文化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对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也逐渐受到国家重视,文化部、教育部每年都会组织传承人的培训,让传承人走进大学校园,开拓传承人的跨界眼界,组织学习交流,培养后辈人才,使麦秸画工艺的教育课程能够更加完善,并让非遗走进课堂,培养合格的传承人。
现代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很多古老的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要想让麦秸画等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政府的投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杨春艳,女,乾安县文化馆美术辅导部,馆员,研究方向:群众美术)(责任编辑 肖英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