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是当前基础教育界的一个热闹话题。英语教学要落实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必须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习惯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通过读、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偶尔也会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机械、枯燥,学生很难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提高。本文将通过一堂语法公开课实例展示,探讨初中英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下的课堂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激活思维、释放潜能、尝试成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在此模式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而学生则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1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起于思,思于疑,学习和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英语“问题导学”教学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设计问题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各阶段问题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问题导学让学生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运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特征:
1.1 体现教学的主体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以问题为出发点,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和学融为一体。
1.2 体现教学的创新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它把以“教”为重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移到了以“学”为重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把单纯的传授语言点转移到了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轨道上。
1.3 体现教学的开放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抓手,以学生的 “成长”为灵魂,让学生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
2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初中英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手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作为导学的纽带,“问题”是整个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该模式的一条主线,又是英语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本文将通过初一7A Unit4的一节语法公开课的教学实例,从巧设问题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入手,探讨初中英语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2.1 生活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在效果上有质的不同。英语语法课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孤立地、死板地学习一些语法规则,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7A Unit 4 My day 语法课有关介词 on, at, in和频度副词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never的教学中,老师通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线,设计一些生活性问题,有序引导学生体验、参与、领悟,使这堂语法课变得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或生活(图略):在导入时通过设计生活性问题,来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熟悉老师(这是一堂借班上课的课,对于学生来说,新老师是个未知数)。这些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老师,更能达到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一天(图略):在授新过程中,通过图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了解同伴的生活、学习情况来感知语法知识点。在操练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了解同伴的兴趣,让彼此加深了解,同时也让枯燥的语法教学在活动操练中变得有趣、有意义。
2.2 层次性问题,提升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在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在语法教学中,语法的学习总是与听、说、读、写的技能提升活动有机结合一起的。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问题设计时也应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此及彼的过程,才能使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设计意图——了解朋友的爱好、与同桌谈论各自的爱好(图略):图——了解朋友的爱好:通过问题“How often do they exercise?”展开教学,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提示,感知频度副词的用法。图4设计了二人一组活动,通过相互间对话了解彼此爱好。图3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图——与同桌谈论各自的爱好:实现了对知识的整合与发展。
2.3 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教育部,2003)。开放的问题内容,不同的问题答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
设计意图—— 调查好友的兴趣爱好(图略):图——调查好友的兴趣爱好:中设计的小组活动,先让学生调查周围学生的业余爱好,然后汇报调查结果。问题内容的开放性、问题答案的不同,可以调动思维积极性,拓宽思维宽度,创新思维品质,正直做到学中用,用中学,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结束语
巴乐扎克曾说过:毫无疑问,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是问号(杨英华,2015)。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初中英语“问题导学”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必须重视问题设计,注重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让学生的能力在问题中得到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绽放火花。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尹山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