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莲
新课标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不是只注重成绩的养成。语文课尤其要注重培养孩子文字理解、写作能力。现在的小学生们往往是从三年级开始接触正式的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们什么是写作,以及写作的技巧。但是许多教师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认为多多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就给了学生留大量写作练习,却缺少引导。这样的后果就导致学生们不知道写作的技巧,只能生硬的完成老师留的任务,不仅不能保证写作质量,还不能提高写作能力,更可能导致学生厌恶写作,造成写作课陷入难题。
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学习写作的技巧,愿意探究写作的深层次问题。当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小学生本身对写作缺乏兴趣,在写作的压力下,不愿意在进行写作锻炼,对作文表现出“畏难”情绪。学生缺少兴趣就会不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老师提出写作文或上作文课的时候学生产生排斥心里,不愿意探索写作的奥妙,使当前的写作课陷入困境。
1.2文章抄袭,无创新性
由于许多的学生对写作认识不够,写作能力不佳,而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往往会采取抄袭、拼凑的方法来完成作业。学生在学做的过程中不能抒发自己的感情,只是不加挑拣的抄袭作文书上的优秀范文。但学生只是单纯的抄袭完成作业,并不知道如何吸取别人的优点为我所用。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缺乏自己的创新性,读来平淡无奇,不利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只是调用能力的发挥与进步。长此以往,学生离开范文就不能写作,没有一点自己的创造力。
1.3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当前学生對写作认识不全面,错误的认为写作文就是为了给老师看,一味地用优美的句子、格式来堆切文章,而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的内容不是从生活出发,文章缺少鲜活的生命力,缺少生活的气息。例如写《秋天》很多学生不能写自己见到的真正的秋天,而是都在写“农民伯伯在收获”、“金灿灿的叶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并不能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不能从自己的情感出发,陷入了“假、大、空”的境地。
当前小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非常不利于小学生以后语文的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教师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自己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认识。
2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2.1创建快乐课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当前的大多的作文课都一板一眼,较为沉闷无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能提起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写”的情绪中走出来,转变成“我要写”,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写作。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上设计一些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例如在写“我最喜欢的动物”之时,不要盲目把题目留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甚至实物来展示一种或几种动物,让学生们观察,大家一起发现某种动物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或者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故事。让学生觉得作文距离自己很近,在分享与倾听中认识什么是“写作”,发现写作并不困难,学生体会到乐趣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愿意创作。
2.2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
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创作也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你。生活中缺少的就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们拥有最美的眼睛,能够发现生活的各种美,教师要引导他们将生活中的观察、体会融入到文章中。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能写成文章,这样学生慢慢就消除对写作的抗拒心理。例如写“我的亲人”,就让学生们选择一个要写的人,观察一天亲人面貌、生活,就能发现不一样的地方,学生不用费力抄袭别人的亲人,就写自己看到的,能写出来就是好文章。学生写的是自己的生活就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文中做到真情流露,就会与众不同。久而久之,学生发现任何描写对象都可以在身边找到,就会彻底消除对写作的反感。
2.3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积累,活学活用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停笔不前往往是因为词汇缺乏,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找不到准确的比喻所以经常抄袭。教师在要日常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积累能力。对于日常学习中学到的词汇要分类整理记忆,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对于平时学到的古诗词、小故事、名著等文学素材都要有意识地积累,以后可以用到文章中。甚至对于所“抄袭”的优秀文章中可去的部分也可以吸取长处,变成自己的东西。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眼界视野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词穷,能有有力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面对学生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一定要加强引导,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们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 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学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