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誉
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诸多体育课程目标中的2个关键性目标。在此,笔者从运动人体科学的角度来谈一谈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对实现体育教育这2个目标的重要意义。
一、把握敏感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質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至关重要,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保障。基本的身体素质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速度素质、灵敏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在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过程中,身体素质并不是以相同速度发展,而是在某些时期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其他时期发展相对平缓,这就是所谓的“敏感期”。把握住各项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多设计相关练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儿童青少年在6岁之前,发展最快的是神经系统,发育高峰期是3~6岁。而肌肉力量、速度素质、灵敏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涉及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能力,由此可见将幼儿园阶段纳入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因此,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从整体把握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规律,能准确抓住身体发育敏感期展开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理论知识点滴渗透,培养学生科学运动的习惯
普通群众普遍存在一些运动误区,如运动前不热身、运动后不进行整理活动或进行错误的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不了解身体素质对生命的意义,不会根据自身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运动损伤发生后不会自我处理等。另外,一些认识误区也普遍存在,如女生不适合进行力量练习、体弱的学生不适合进行运动、运动会影响学习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儿童青少年从小接受的体育教育中缺乏对科学运动理论知识的渗透和教育,在知识理论构建初期没有接受正确的运动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超出学生理解范畴或不符合学生兴趣等。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能从整体上规划出学生在各个学段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兴趣,将知识点细化到每个年级,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课将这些知识点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建立科学运动的知识体系,将科学锻炼、运动有益健康的观念内化成为认知体系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在一生中主动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运动,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