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成都“主干”作用 服务全川乡村振兴战略

2018-05-14 16:16阎星姚毅明亮
先锋 2018年9期
关键词:主干成都全省

阎星 姚毅 明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川“三农”工作提出重要要求,指明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中之重,明确了四川“三农”发展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着力重点,是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今年9月,四川省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作为四川发展“主干”,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成都要注重发挥“市场中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科教资源优势、改革创新驱动”四个方面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激发成都平台效应和示范效应,全面服务四川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市场中心作用,促进全川农业做优做强

农业“走出去”是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产业分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技术和模式,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注入新动能。2018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五大重点举措之一,并进一步明确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和农业贸易规则制定”等系列部署。

成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節点城市,是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的引擎城市,是仅次于北上广深的新一线城市,是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具有强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和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中枢地位。因此,成都要进一步发挥门户枢纽和市场中心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立足成都、服务全省、面向世界的农博展览服务平台和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服务全川农业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一是健全农博展览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会展之都优势,创新国际农业展品通关模式,加强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合作,重点邀请六类500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参会参展,做优做强菜博会、农博会等农博展览服务平台。二是健全创意包装推广服务平台。加强对农产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大力推进品牌创造、品牌输出和品牌营销,持续提升“天府源”品牌影响力,鼓励成都特色品牌农业企业率先“走出去”。二是健全农产品交易平台。强化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人才引培体系、电商应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建立健全农产品O2O线上线下展销平台;深入推进“蓉欧+”战略,加快国际大宗农产品现货双向交易平台、粮食肉类等重要农产品指定口岸建设,为全省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提供便捷化服务。

发挥资源配置中心功能,激活土地和金融要素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人口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农村资源无法转换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资产,制约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则明确提出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首个获批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和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下一步,成都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服务全省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激活全川农业生产要素。一是充分发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作用。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基础上,赋予全市各类农村产权金融属性,形成产权明晰、完整且可流动的农村财产权利体系。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各类农村产权入场规范交易,为实现激活农村要素市场,释放农村产权价值,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提供平台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服务全省力度,按照“线上统一、线下联合”的工作思路,探索采取合资共建、独资建设和业务指导等模式,加快推进全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尽快形成立足成都、覆盖全省、功能齐全、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市场基础。二是积极发挥“农贷通”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强化“农贷通”平台的政策扶持、金融服务、信用分享、风险分担、产权收储等功能,向全省农业农村提供金融综合服务,重点支持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支持包括不同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效应。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全链条体系、农村“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体系、涉农大数据整合应用体系、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在全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塑造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

科技和人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乡村振兴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科技服务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成都市科教资源优势明显,拥有研发机构641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30家,高等院校52所,中等职业学院133所。如何在利用好自身科教资源优势的同时,整合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为全川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服务、培育发展新动能是成都担负的重要使命。

成都市要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着力搭建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平台。一是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按照强核心、聚资源的思路,围绕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成都院士工作站和“四大平台、十大研发单元”等重点内容,建成集科研办公、国际交流、产业孵化、综合服务4大功能区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中心。二是打造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有机衔接创新核心区的科技研究开发工作,实现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和集成研究,为创新核心区重点工程和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原始创新提供科学试验场所。三是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内,组建西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交流共享机制,汇聚科技、人才、产业资源,促进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科院等国内外高端科技力量加强协调,积极发挥区域农业科技創新联盟作用,承接或领办国际性的农业论坛等相关活动。四是建设现代农业人才培育基地。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知名院校开展广泛合作,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农业人才培育基地,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成都分院,与成都大学联合开展国际国内研究生培养,为加快成都、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发挥改革创新驱动作用,促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是我国农业农村新一轮的生产力优化调整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除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活农村各类要素的潜力和各类主体的活力。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017年11月,成都召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作为四川发展“主干”,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成都要主动担当全省“改革先行区”和“农业新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责任。一是为全省其他地区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积累经验。深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建立健全政策研究制定、执行落实、监测评估、监督考核、动态调整的工作制度和办法,及时归纳总结,为全省其他地区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二是在全省农业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形成示范。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聚焦发展农村新经济“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突出发展高端康养、生物农业、文化创意、绿色种养等绿色高端产业;大力实施“农业+”系列行动,积极推动农业与互联网、文创、康养、旅游等融合发展,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为抓手,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民宿、森林康养、农村电商、共享农庄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主干成都全省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穿过成都去看你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成都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