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将阅读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类,这种分类方式我们该如何看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又该如何处理?如何给自读课文以准确的定位?在这样的课文分类框架中,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下面这组文章对自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讨,或许能对我们有些启发。
让自读课回归本然
付小明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精读课和略读课两种课型的区分是有讲究的。精读课主要是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略读课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运用到略读中去,自己试验、体会,从中激发出阅读的兴趣。很多情况下,略读就是自主性的泛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统编教材有意识地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从温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读出自读课的本然,即“自主”“用法”和“激趣”。
先说“自主”。
真正的“自主”强调的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内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高效阅读。因此,我认为在课堂实践之中,“自主”按其开放空间的程度可分为“定点自主阅读”“选点自主阅读”“纯开放自主阅读”三种形式。
所谓“定点自主阅读”,就是在阅读的形式上追求自主性。一篇文章可读的点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单元目标选择一点,为学生提供阅读方向,但阅读的主体必须是学生。
所谓“选点自主阅读”,就是在阅读方向和要求上追求自主性。有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阅读追求的多元性,应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方向和阅读要求,特别是比较有难度的自读课文,不一定要求甚解。只要学生在自己的水平基础和阅读趣味上有所悟,有所感,有所思,都可以视为有所得。
而“纯开放自主阅读”,就是在阅读内容和方向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没有方法和要求上的限定。
这三种“自主”其共同的本质是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读得“大刀阔斧”一点,而不是在教师设计的精细问题中打转。读后,学生或提出自己的问题、困惑,交由班级讨论;或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心得體会,与同学、老师分享。老师则在学生无法解答、不能回应之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我在教学《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时,在任教的两个班分别进行了“定点自主阅读”和“选点自主阅读”两种方案的尝试。在解放自己和学生的同时,也颇有收获。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七下第一单元,该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基于单元目标的考量,故方案一将本课自读目标定点为“抓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点”;方案二则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以下几种选点:
1.阅读方向:分析人物,理解情感。要求透过细节描写,把握鲁迅先生特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2.阅读方向:比较异同,加深印象。要求查阅鲁迅相关资料,推荐阅读陈丹青《笑谈大先生》,郁达夫《回忆鲁迅》,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并且与自己印象中的鲁迅碰撞,在异同比较中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3.阅读方向:关注写法,理解情感。要求思考本文大量细致记叙鲁迅先生工作、生活琐事的妙处。
明晰的定点,开放的选点,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生成了诸多的问题和困惑,获得了丰富的心得和体会。
学生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海婴”是谁?为什么称鲁迅先生的妻子为“许先生”?
须藤老医生说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但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反而想得更多,做得更多,这种做法对吗?
先生既然对青年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为何还要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即使眼睛不济时,也要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梅雨季的一个晴天,“我”跑到鲁迅先生家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这段话有什么深意?
……
心得与体会主要有: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两个“一定”,两个“嘱咐”突出了鲁迅先生待客热情周到,为人慷慨大方。
“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来”,“冲”字形象地写出了先生笑得爽朗,笑声极为响亮,一个字就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先生与客人聊天的热闹与快乐。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陪到夜里十二点。”这段话连用七个“陪”,突出了到先生家做客的人很多,为什么客人会这么多呢?这从侧面表现了先生的热情好客,平易近人,备受尊敬。
……
“定点阅读”和“选点阅读”既让学生有阅读的方向和目标,又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抓手。这样,既确保了阅读的有效性,又保留了阅读的自主性;既照顾了优秀学生的需求,又促进了中等学生的发展。有了多次“定点阅读”和“选点阅读”的实践经验后,学生面对开放的、原生态的自主阅读方可游刃有余。
再说“用法”。
统编语文教材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对于在教读课文中教师教的方法,学生有没有习得,习得的程度如何,这就要用自读来检验。因此自读课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习得的方法运用到自读中去,自己尝试、体会。学生只有在自读课中练好了阅读的本领,课外就可以不需要老师的帮助而自主阅读课外的文章。这一点正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从“教读”到“自读”,自读课恰似桥梁。譬如,七年级第二单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目标,故在教读课文中要精讲朗读之法。
以教学《秋天的怀念》第三段为例: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如抑扬顿挫、以气带声等。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先学会用↗↘→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以此表现文章的情感。
选段中,首先写落叶的飘落,带有悲凉之意,故语调要下降,读出沉重之感。
接着写母亲央求“我”看花,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下降,读出央求的语气;当“我”答应请求后,母亲十分高兴,不禁回忆起“我”儿时的快乐往事,此时就要借助语调的上扬读出母亲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母亲因不经意间提及“跑”“踩”,内心感到了不安,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此时要借助语调的下降,在朗读中体现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现实与无奈;最后“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则要借助语调的延长读出无限伤感。
另外,在整个片段中,“我”的心情始终是低落的,对母亲做出的回应也是敷衍的,故朗读“我”的表现时語调整体要下降。其中,“我”对母亲的“准备”感到不耐烦时,语调则需上扬,以表现厌烦之意。
整个片段借助语调上扬、下降、延长的交替,表现了母亲和“我”丰富的情感。
学生习得了方法,就要学会运用,教师要相应地在自读课文中,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譬如在《秋天的怀念》中的朗读之法,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纠正?这些问题,我们只有让学生到本单元的自读课文《金色花》《荷叶母亲》《〈世说新语两则〉》中去实践、去运用,方可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最后谈“激趣”。
周国平先生认为,阅读是最初的恋爱,恋爱搞得那么严肃,甚至面目可憎,那怎么可以?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
我曾执教统编教材中《梦回繁华》一课,该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它承担了一项重要的使命,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完文章后还有探索《清明上河图》的兴趣和激情,有更多的学生愿意课后去阅读本课“阅读提示”中荐读的《〈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课在紧扣文本《梦回繁华》时,适时、巧妙地穿插《〈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中的内容,形成书与文的相互印证,使书与文形成有机统一,在不断的交织与碰撞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譬如,穿插《〈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中对虹桥的描绘,强化学生的直观认知:“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桥面宽敞、桥身弧形,直接连接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桥柱。桥髹以红漆,远远望去宛如彩虹。从画面上清晰可数地看到,这座桥的横断面差不多是由20根巨木紧密排列而架设起来的,如果我们按每根巨木直径40厘米计算,这桥面至少有8米宽。因此不少商贩在桥的两侧搭起竹棚,支起遮阳伞,摆上地摊。卖小吃的,卖刀剪工具的,卖日用杂货的,有的在谈生意,还有的在争抢客人……”
再如,补充《〈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中关于虹桥建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渑水燕谈录》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1032—1033),夏英公守青,思有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智思,垒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余年,桥不坏。俗曰虹桥。”
亦如,荐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推动学生的后续阅读:“或许你知道在这幅画卷里,有各色人物五百之多,牛、马、骡、驴等牲畜九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但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些人中共有僧侣几位,手牵骆驼的是什么人,船只的背后隐藏着北宋怎样的社会危机,仅凭一画便流传千古的张择端以及他的《清明上河图》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课后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中探知吧。”
温儒敏先生曾说:“让学生在‘连滚带爬的自读中,收获幸福。”“连滚带爬”的自读之所以会给学生带来幸福,是因为在这种没有教师过多干涉的相对自主的阅读空间中,学生方可完成从“习法”到“用法”“悟法”的实践和反思,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