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2018-05-14 17:15林丽娟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模态琥珀遗址

林丽娟

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读写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多元文化、多模态的社会,因此,本文介绍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高中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多模态教学法。

1. 多模态识读能力

新伦敦团体(New London Group)首次提出“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这一新概念,认为在教学中要突破单一标准的语言能力,培养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这一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包含了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判框定和转化实践四部分。胡壮麟(2007)将此能力定义为“多模态识读能力”或“多元识读能力”。朱永生(2008)提出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多元识读能力的重要性并写入各级英语教学大纲。这种新的识读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中的读、写能力,还包括视觉、听觉及技术和信息识读等多种识读能力。概括说来,多元识读能力就是要求学习者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通过多模态形式(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对多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接受的能力。

2. 多模态识读教学法的应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将培养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以教师精讲语言点,分析句子结构的一言堂模式为主,这种单一目的的英语阅读教学常常会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变成学习的被动接受者。

根据新伦敦团体提出的多元识读教学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如何展开多模态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2.1 创设多元语境

教师模拟实际情境,为浸入式教学提多模态教学模式。利用电脑技术设计软件或课件,创设接近于真实语境的环境。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这一环节多数是在课前的warming up进行,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地震,在导入环节中,笔者就利用电脑设计设计了不同场景发生地震时应该躲在何处进行自救,让学生点击鼠标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学生使学到了自救常识,还激发了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2.2 教师有效介入

教师的积极介入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已有资源,为提供学生各种阅读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多元识读能力,以便使学生探索发现不同模态资源的语篇特征。这一环节可以结合高中阅读文章的语篇特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体裁,或者人物传记、地理知识、科普、剧本等不同类别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的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设计不同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策略指导。

2.3 批判性解读

多元识读要求学习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学习中有益的内容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学习者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这一环节主要是在阅读后进行,在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后,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如在学完必修四第一单元《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的阅读文后,让学生观看Jane Godal在野外观察猩猩的视频,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她要放弃舒适生活到野外居住,体会她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情愫。

2.4 创造性重组

这个环节是重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在半真实语境中进行实践,对文本进行了批判性解读后,通过选择模态、重新设计转换意义,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并把这种技能通过多种模态演示出来,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了一些剧本的篇章后让学生上网搜索自己喜爱的电影或电视剧如《阿甘正传》、《老友记》等做成幻灯片,在课前做presentation,既提高了学生搜索和阅读英语材料的能力,又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重组运用到自己的幻灯片中,学以致用。

3. 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为例,介绍多模态识读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设计。

3.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通过琥珀屋的建立、失踪、重建,让学生意识的文化遗址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保护文化遗址的爱国情怀。

3.2 多模态识读能力培養具体步骤

3.2.1创设生动语境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莫高窟、清朝花瓶、泰姬陵、象牙床、大本钟等cultural relic的图像和文字说明让学生配对,深入浅出地引发学生思考三个抽象的问题:

(1) Is a cultural relic enough to have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2) Are cultural relics only objects like vases or can they be buildings too?

(3) Does a cultural relic always have to be rare and valuable?

借助前面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教师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学生便迅速总结出定义:A cultural relic is any object, building or item made sometime in the past; it may be thousands of years old or a few hundred; may or may not be valuable; tells us something of the way people lived at the time it was made. Therefore, it can help us understand what life was like in the past.

其次,教师还用多媒体导入了家乡一些景点的图片,让学生学以致用,判断哪些是cultural relic,学生很快就异口同声地喊出台湾路古街、孔子庙和土楼是文化遗址,之后,让学生观赏英语配音的土楼视频,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文化遗址的情怀。

3.2 教师有效介入

在学生对单元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马上紧扣主题,展示琥珀的图片,以“Can you imagine a house made of amber?”和課文标题,让学生进行读前预测,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接着,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各段段落大意前填上正确的段落序号,五个段落大意分别用不同底色突出标示,代之以传统的单色调的表格,不同色块的搭配更易于使学生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让学生查读获取详细信息,完成表格。表格是根据时间线索展开的,学生需填写年份、人物及与琥珀屋相关的事件。表格如下:

教师利用了多种模态图、音、色等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并把预测、浏览、查读等阅读策略贯穿其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运用了阅读策略愉快地阅读完全文的,同时掌握文章大意,了解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琥珀屋的描写手法,实现教师的适时有效的干预作用。

3.3 批判性解读

阅读完文章后,教师下载了网络上的两则新闻,一则是为保证大本钟安全,外国人禁止参观大本钟,另一则是中山陵免费开放供游客参观。具体如下:

November 12, 2010—Foreigners have been banned from visiting Big Ben over security fears due to increasing safety problems and complex and costly clearance checks (安检).

Sun Yat-sen Mausoleum (中山陵) to open to public free of charge in honor of the life of Dr. Sun Yat-sen, the great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from Nov. 12, 2010.

要求学生读后讨论:Is banning people from visiting cultural relics a good way to protect them? If not, please suggest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学生从琥珀屋的设计——琥珀屋的破坏——琥珀屋的重建了解到保护文化遗址的重要性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什么是保护文化遗址的好方法,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爱护文化遗址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4 创造性重组

在完成授课后,给学生布置:(1)Search for local cultural relics in groups and make PPT in English.(2)Search some news about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的资源与新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意义重组,构建新内容,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当地文化遗址的PPT,图文并茂,用英语在图片旁边进行解说,有的还制作了视频介绍当地的文化遗址,有的介绍河南农民捐赠文物一事,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技术形式改变为学习工具,形成新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的。

4. 结语

多模态识读教学法是适合教师在高中阅读中开展的方法,单一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多模态的复合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中的创设语境、教师介入、批判解读以及创造性重组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知识转化为技能。

[1] New London G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 social future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96, 6(1): 60-93.

[2]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1-10.

[3] 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外语研究, 2008(4): 10-14.

(作者单位:漳州一中)

猜你喜欢
模态琥珀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夏日玩虫三部曲:昆虫“琥珀”DIY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教你如何识别真假琥珀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