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具的产生、演变与发展

2018-05-14 11:01雷国强李震
东方收藏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具饮茶茶文化

雷国强 李震

俗谚云:“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传统世俗中社会等级地位的五个次序。器即指茶器,以父喻器,足见茶具在中国茶文化传统观念中的重要性和特殊的崇高地位。为了方便即将展开的浙江古代青瓷茶具课题的研究与鉴赏,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背景之后,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就中国古代茶具的产生、演变与发展这一专题作一简单的梳理(图1)。

古代茶具

茶具,在中国古代有关茶文化的典籍或文人笔记、诗词之中的称谓均不统一,茶器或茗器皆有。但考究其称谓所指的具体内容,则是统一的,即指人们在品茗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器具。器为尚用,考察中国几千年茶文化发展史中的茶具的演变过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茶具作为人们饮茶的日常使用器具,它的产生、发展与演变,是随着饮茶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的,并在这个具体的过程之中慢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呈现出它的历史发展的时代性。其二,茶具的品类、造型装饰以及工艺的变化,还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与地方文化特色。所以,茶具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从侧面直观、真实地反映出我国茶业与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一部中国茶具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缩影。

茶具,就广义而言,凡涉及茶业生产,包括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贮茶、泡茶、饮茶等相关的所有器具,皆可称为茶具。但就日常使用的狭义概念而言,茶具通常主要是指人们日常饮茶时所使用的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茶托以及貯茶用的茶叶罐等。

以制作茶具的质地材料来区分,中国古代茶具主要有以下品类:

1.陶质茶具

陶器因其特有的透气性,与适宜泡茶的特质,自然被我国先民作为日常的泡茶饮茶用具来使用(图2、3)。其中,陶器茶具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宜兴紫砂陶茶具,早在北宋初就已经崛起,成为独树一帜的地方茶具代表,明代大为流行。

2.瓷质茶具

瓷质的茶具,胎釉结合紧密,釉层不易剥落,几乎不吸水。早在唐代,中国古代的瓷质茶具就已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之“器具”篇章中罗列了当时著名的窑场,有十几家之多。到了宋元时期及之后,生产瓷质茶具已成为南北窑口的一大主要的生产业务。南北瓷业大发展,窑口林立,生产了品种繁多的瓷质茶具,也形成了一批著名的窑场。南北窑场在茶具生产制作之上争奇斗艳,大量的优质瓷器茶具远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之一。以“汝、哥、官、钧、定”为首的五大名窑以及浙江的龙泉窑、福建的建窑等著名地方窑场烧制出了众多的茶具名品(图4-16)。

3.金属茶具

我国古代除了上述陶瓷茶具以外,尚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如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就发掘出了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其中有一套晚唐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所见的最高级的古代金属材质的茶具实物。

4.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人类最早制作与使用的日常用具应该是就地取材的竹木用具,茶具亦然。因其取材与制作方便,至今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南方茶区,仍可见到很多的利用竹木制作而成的茶具。就考古而言,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木质茶具,是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木胎髹漆碗。

5.漆器茶具

漆器也是我国古代先民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之一。漆树原产我国,三烯漆酚含量高的优质生漆更是我国的特产。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髹漆实物是距今约八千年的浙江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漆弓。如前所述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厚木胎漆碗,已经调和了朱砂的红漆,其工艺制作水平已相当高。商代出现了雕花髹漆和镶嵌绿松石或贴金的髹漆容器,西周出现了镟制的薄胎髹漆碗以及麻布胎类夹苎髹漆工艺。汉代漆器的总体水平比战国时又更前进一步,但由于廉价的青瓷已于汉代中晚期烧制成功,漆器的发展受到了挑战。漆器虽然没有完全被瓷器取代,但绝大部分市场发展空间已被物美价廉的瓷器所占领,因此漆器生产制造业渐渐萎缩。但是我国古代的漆器生产并没有因此失传,凭借它特有的工艺品质而走上了精益求精的贵族宫廷化的发展道路。

此外,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的茶具。但这类茶具因其材料珍稀、制作困难,且无多大实用价值,其主要还是用来把玩陈设,所以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只占有点缀的次要地位。

古代茶具的演变与发展

器为尚用,型随时变。

这是所有日常生活用具的一般生产制作与发展演变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那么,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在笔者看来,首先,生活用具得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功能与符合人们适用为第一的要求;其次,其形制与装饰必须不断随着人们的兴趣与审美等观念变化而变化。考察中国古代茶具的生产、发展与演变的全过程,亦是遵从这一基本原则。中国古代茶具的生产、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繁杂,又从繁杂到简单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1.茶具的起源

唐代“茶圣”陆羽根据《尔雅》《晏子春秋》的记载,在《茶经》中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成为中国人的饮料,那么最早的茶具又是起于何时,其形制有何特点呢,今恐已难考。但我们从一般的常识推断,可以明确的应该有以下两点:

其一,作为饮茶之器的茶具,应该出现在先民已将茶叶由生嚼进入羹饮的阶段,即以水煎煮茶叶来取茶汤饮后方才可能出现。其二,最早的茶具,肯定是与酒具以及其他食用器皿共用。其三,从现有的考古发现实物资料判断,最早的茶具(食具)应该是方便制作取用的木竹制品,随着发明了陶,人们开始使用陶质瓷器,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人们又开始使用瓷质茶具。

那么,茶具这一专用词汇又是从何开始。在过去很长一段的历史发展时期里,茶具并没有其专有的名称与专属的使用功能,而是与人们日常使用器具共用。关于中国先民最早使用的食用器具,据韩非在《韩非子》中的记载,称尧帝时代的食用器皿称为土缶。何为土缶,即今天人们所称的陶罐。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陶器制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浙江浦江上山文化时期的夹炭陶。我国先民发明的制陶技术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相当成熟。距今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就是这一时期陶器文化高度发达的见证。

就文献记载的史料考察而言,茶具这一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西汉。西汉(前206-8)王褒的《僮约》一文之中有这样的记载:“烹荼尽具,酺已盖藏。”《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规定了签约之僮必须为主人所尽的责任与义务的具体条款。虽然学术界对“荼”字,是否指的就是“茶”,尚有不同的争论,但大多数的学者意见是较为统一的,认为此处的“荼”即指茶。但是对西汉王褒在《僮约》中记述的“烹茶尽具”之茶具由何材质所制,其形制款式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近年来,浙江上虞出土了一批东汉时期(25-220)的瓷器,其中有碗、杯、壶、盏等器具,这是目前我们可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瓷质茶具了。

2.唐代的茶具

唐代是我国古代茶业与茶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重要历史时期。自唐始,饮茶之风南北兴盛,风行朝野,流于塞外。秦岭以南,茶业日盛,种茶、制茶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茶业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封建茶法因此应运而生。茶学著作、相关艺文诗章不断涌现。

唐代饮茶风尚的普及经历了一个渐变发展的过程。初唐之时,饮茶之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等产茶地区,北方尚未形成风气。自8世纪中叶之后,饮茶风气在北方广泛传播。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陆羽撰写的《茶经》问世。它的出版不仅是当时饮茶风行、茶业大盛的具体反映,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推动了唐代中晚期饮茶风尚的传播。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中这样评价《茶经》:“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饮者……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

唐人的饮茶方式,按陆羽《茶经》所述,可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等四种。其中饼茶为唐代饮茶的主流之法。所谓饼茶是指制茶的工艺与方法。饼茶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制成,饮用之前要对茶饼进行加工处理。首先是炙茶,就是把饼茶用火烘干,使之变硬、变脆、变香,以便于碾磨成茶末。茶饼碾制成茶末后还要罗茶,即用细罗筛出光莹如玉的茶粉,然后才投入煎沸的水中煎煮。

唐人煮茶十分讲究火候,强调用“活火”,即“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素可养茶”。煮茶之火候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此时可放茶末,腾拨鼓浪为三沸。”此外,唐人煎茶还喜欢加入一些佐料,常用的佐料有盐、姜以及苏椒、葱、橘皮等。

以上所述,充分说明自秦汉以来的粗放煮茶的饮茶习尚,自进入唐代中晚期之后已转变成精工制作与注重煎茶火候细节的更高发展阶段。就陆羽《茶经》的具体记述分析:这一时期的饮茶之法,已十分强调茶、器、水的选择以及烹煮的技巧讲究。从这些变化,说明唐代中晚期的茶文化已脱离了简单的煮茶饮用于解口渴之需的日常实用阶段,而发展成为从品茶以及相关的活动中,追求生活情趣与社会交际的情感交流的阶段。正因为这一茶文化大背景的变化,茶这一神奇的妙物不仅进入了唐代文人骚客的生活之中,而且也成为他们吟唱与寄托情怀的一项重要的题材。据钱时霖、姚国坤、高菊儿编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统计,被收录该书的唐代茶诗作者有187人、茶诗达665首之多。

根据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唐代的茶具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就详细介绍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讲究质地、注重品质的配套成系列的唐代茶具。这些茶具按照生火、备茶、煮茶、饮茶、收拾五个步骤,依次列举了二十八件茶具。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王宣艳在《远芳播茶——中国古代茶文化》一书中对陆羽《茶经》所列的茶具有系统的整理。现将该书所发表图文并茂的唐代《茶经》中所列煮茶器具在此进行转载,以便读者了解(图17)。

目前考古界挖掘发现,见证唐代茶具实物的文物有:风炉、茶釜、茶碾、茶罗、茶合、茶则、鹾簋、茶碗、茶托、茶瓶、茶铛、茶铫、茶笼等。其中以1987年5月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以及2015年5月河南巩义市出土的一套三彩或单彩系列茶具最有影响与代表性。

1987年4月,法门寺宝塔崩塌,次月考古工作人员在其地宫下出土了一套唐代银制鎏金茶碾(图18)。这一套茶具制成于唐咸通九年(868)到十二年(871),为僖宗皇帝的御用真品,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2015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玺尚城项目区发掘清理了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832)的墓葬(编号M234、M235、M226),三墓各发掘出土随葬的一套三彩、单彩茶具。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主要有:茶碾、茶炉、茶罐、茶盂、执壶、茶盘、茶盏等器物以及煮茶坐俑。这些器物多与陆羽《茶经》所载一致。这次发掘出的茶具系列,为迄今考古所见最早的以随葬品形式出土的见证唐代茶具的实物资料。这些珍贵的文物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茶事活动中从碾茶、煮茶、分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这一套唐代茶具,不仅为研究唐代茶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而且对理解此后墓葬备茶图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宋代茶具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华夏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座历史高峰。相对于唐代而言,宋代无论在经济、政治、思想以及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就茶业与茶文化发展而言,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作过这样的评价:“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就宋代的茶业发展的总体形势而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宋代茶业发展与前朝的最大区别,就是形成了东南、四川两大茶业发展区域,并由此产生了两大茶政体制。唐以前的茶,唯贵蜀中所产,茶品亦以蜀中所出为贵。自唐始,东南地区的茶叶种植发展很快,可以称作后来者居上,到了宋代已实现茶业生产与茶业经济中心由西南向东南地区的转移。其二,宋代茶业产区比唐代已有很大的增加与扩大,基本实现秦淮以南诸路,无路不产茶的局面。在东南、四川地区广大茶叶产区之内,茶业专业化经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茶为业”的专业种植户(即园户)和具有兼业性质的半专业户,还有专门从事水磨、烘焙茶叶经营的水碾户和焙户。官营茶园、茶焙发展很快,其中以福建建溪北苑规模最大。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始造龙风贡荼,此后经过丁谓、蔡襄等人的刻意经营,品种不断翻新,质量迅速提高,名冠天下。茶叶种植与制作生产已成为宋代一种日益高度发展的重要商品,成为朝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三,宋代对茶叶的品质更加重视,制茶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其中青蒸团茶的制作方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四,宋代茶叶种类与名品众多,形成片茶(团茶、饼茶、腊茶)与散茶(草茶)两大类。

继晚唐五代之后,宋代饮茶已成为百姓日常开门七件事之一,即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日常饮食必需品。饮茶之风渗透到宋代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各阶层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人生喜庆的礼俗与交际应酬的重要内容。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表现与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皇宫、官府以及官宦之家风行茶宴,以斗茶茗战为乐。其二,宋代茶风炽盛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茶馆业的兴起。两宋京都以至外郡市镇,茶楼林立,生意兴隆。其三,随着饮茶之风日盛,宋代茶书撰述之作大增,以茶为题的诗词大量涌现。据《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统计,宋代茶书已达20多种之多,宋金时期茶诗作者计有1158人、茶诗6079首。

宋代的饮茶习尚与唐代大有不同。唐代崇尚煮茶,宋代流行点茶,虽一字之差,但其所用之器具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唐代茶具比较繁复,如前介绍其种类可达二十八项。宋代茶书中所见的茶具,其数目只有唐代《茶经》所记述的一半。宋代茶具主要有藏茶、碾茶、罗茶以及生火煮水、点饮、清洁用具(图19-21)。现根据南宋宋安老人《茶具图赞》分类在此略作介绍(图22):

藏茶用具:

宋代用“久漆竹器”贮藏烘焙好的茶饼,称茶笼。贮茶碾制好的茶末则有用陶瓷、椰壳等材料制作成的茶盒、茶瓶、茶罐、茶缶等贮茶器具。

碾茶用具:

宋代的碾茶用具一共有五件,包括茶钤、砧椎、茶碾、茶磨和棕帚。

茶钤是碾茶的准备工具,用于夹着茶饼在火上烤炙。

砧椎是宋人用来击碎茶饼,便于碾制茶末的工具。砧就是敲碎茶饼的砧板,为木制;椎就是敲击茶饼的击椎,一般以木质为多,亦有金属所制。

茶碾是宋人用来碾茶的工具。宋之茶碾承唐制,有金、银、铜以及石、瓷等。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碾茶之用具有专门论述:“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生铁者,非淘炼槌磨所成,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动中而槽不戛……碾必力而连,不欲久,恐铁之害色。”

茶磨,一般以青石制成,是磨制谷物的大型石质碾磨器具的简便微缩版。宋代文豪苏轼认为使用石制的茶磨来磨制茶末,因其物性更接近自然,所以最适宜用来磨茶。他在《次韵董夷仲茶磨》中这样赞许道:“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宋代碾制茶末,用茶碾与茶磨之外,尚见有一种瓷制的碾砵。此简便的碾制茶末的用具,称茶臼。茶臼是在一敞口浅腹的碗(砵)内刻制莲花状的斜格网纹,加一件瓷制的茶杵来碾茶。

茶帚,是用粽丝所制的粽帚,是清扫归拢茶末的工具。

罗茶用具:

茶饼被碾制成碎茶之后,需用罗过筛才能取得茶末。宋承唐制,沿用罗具来筛茶。茶罗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而成。

生火煮水用具:

唐人的煮水之具较为繁复,有风炉、灰承、炭筥、炭槌、烧等,而宋人只强调一种:茶灶或茶炉。

汤瓶为宋人煮水之器。盛水煮茶的器具,唐人称茶釜,而宋人改煮茶为点茶之后,煮水之器则改为汤瓶。关于宋代的汤瓶,蔡襄与宋徽宗对其质地与形制均有明确的论述。蔡襄《茶录·汤瓶》中云:“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宋徽宗《大观茶论·瓶》则云:“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利害,独瓶之口觜而已。觜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未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除汤瓶外,宋人尚流行用铫、铛、鼎等烧水。铫的形制与瓶相差不多,注口小,有长流,无足,只是直柄不同于汤瓶弯曲的执,同样可以直接进行注汤点茶。

点饮用具:

宋代点茶用具有茶匙和茶筅。

茶匙,长柄勺状,金属制成为多。

茶筅,形状类似于细长的竹刷,以厚实老竹制成,筅刷部分细剖成众多竹丝细条,以便打茶击汤以利出沫。

宋代饮茶用具与唐一样用盏,但形制大有不同。唐人饮用的是茶釜所煮制的茶汤,并习惯在煮茶时加入姜、葱、米花等佐料,故其盛茶汤之碗需敞口斜壁浅底,以利饮茶之人将茶汤与配茶同煮的佐料一并倒入口而尽。宋人则喜用点茶,故喜用“盏”。宋人茶盏是一种束口深腹厚壁的撇口盏。其盏口沿以下收敛一厘米处留有一匝浅痕以作茶汤之线,瘦底小圈足。宋人喜斗茶茗戏之娱,而斗茶以茶汤起沫与色白为胜,故喜用深色茶盏。蔡襄在《茶录·器论·茶盏》中论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坩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 爕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清洁用具:

唐代用于茶饮茶艺的清洁用具较多,而宋代只有一种司职方,即用布、帛、绢制成的茶巾。

4.元、明、清茶具

元代是中国茶叶与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过渡时期。元代统治中国时间不足百年,由于历史较短,所以在茶学研究上建树不大,但我们仍可以从一些文人诗文、书画等史料之中看到元代茶文化与茶具的一些发展变化。其一,自元始茶叶经清蒸后经捣、拍、焙、穿、封加工而成的饼茶法开始衰退,而经揉、炒、焙加工而成的散茶法开始在上流社会和文人生活圈中流行起来。这种原本在唐、宋为社会底层民間流行的草茶饮用法,逐渐成为主流。因此,在元代,与宋代流行的点茶法相适应的茶具开始消亡。元代饮茶习尚的这一变化在内蒙赤峰出土的一幅元代墓道壁画——《烹茶图》中得到印证。在这幅反映元代人饮茶生活的壁画《烹茶图》中,已不见茶碾,而从图中的茶具以及它们放置的顺序来分析,也可以知道当时的元人流行用沸水冲泡散茶饮用。

明代是我国茶叶与茶文化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期。明代的茶叶产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奠定了今天的茶区生产体系。其次,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技术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制茶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茶类品种得到空前发展,绿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花茶等名品迭出,从而开始了我国传统茶业的新时代。

明代的饮茶风尚也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之下,穷极工巧的团饼茶为散茶所代替,斗茶之风消失。就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许次纾《茶疏》、冯可宾的《芥茶笺》、陈师的《茶考》等著述中的记述分析,明代人的散茶冲泡饮茶法可以归结为:使用烧开的水以壶具沏茶和以茶盏盛茶饮用。围绕沏茶、饮茶而所需的茶具比唐宋要简单得多。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将明代文人之中流行的茶具列为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共计23件。高濂仿南宋宋安老人法,给这些茶器都起了古雅奇特的名称。

高象,即古鼎,用以煎茶烧水;

归结,竹扫帚,用以涤壶;

分盈,即杓子,用以量水;

递火,即火斗,用以搬火;

降红,即铜火筋,用以簇火;

执权,即茶秤,用以称茶;

团风,即竹扇,用以发火;

漉尘,即茶洗,用以淋洗茶;

静沸,即竹架,用以支釡;

注春,即瓦壶,用以注茶汤;

远锋,即果刀,用以切果;

甘钝,即木砧墩,用以搁具;

啜香,即瓷瓦瓯,用以品茶;

撩云,即竹茶匙,用以取果;

纳敬,即竹茶囊,用以放盏;

受污,即拭抹布,用以洁瓯。

属总贮茶器的有:

苦节君,即竹炉,用以生火烧水;

建城,即箬制的笼,用以贮茶;

云屯,即瓷瓶,用以舀水烧水;

乌府,即竹制的篮,用以盛炭;

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贮水;

器局,即竹编方箱,用以收放茶具;

品司,即竹编圆檀提盒,用以贮茶。

就明代茶具的时代特点而言,最有特色的就是茶壶和茶盏的变化。明代为适应散茶冲泡,故因而发明了一种适宜冲泡的小茶壶。明代最为崇尚的茶壶为紫砂壶与各式瓷制的小茶壶。文震亨《长物志》对此有专评:“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明代张谦德在《茶经》中亦指出:“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他在评品茶具材质时又言:“官(窑)、哥(窑)、宣(宣德窑)、定(窑)为上,黄金、白銀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明代茶盏,以瓷质为主,但由于茶类的改变,宋时兴盛的斗茶之风不再,故茶盏已由黑釉盏变为白瓷、青瓷或青花瓷。

清代,茶具基本承明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以陶或瓷制作,以康、乾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德镇与宜兴两地所出的茶具最为有名。清代的茶具以其形制而言,在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盖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盖呈碟形,高圈足以利提手;碗为大口小底,有低圈足;托实为中心下陷的一个浅盘,其下陷部位正好与碗底相吻。

清代以及民国江苏宜兴紫砂陶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图23、24)。清代紫砂名家辈出,每一件作品,匠心独运,穷工极巧,是清代茶具的杰出代表。清代紫砂代表性的名家有陈鸣远、邵大亨、陈曼生等。

自清中晚期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椰子、贝壳)茶具也开始出现,自成一格,形成了新的特色。

猜你喜欢
茶具饮茶茶文化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品雅茶具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冯可宾买茶具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
入夏
Cup of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