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转型动因研究

2018-05-14 10:51朱忠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问题学生

【摘要】本研究基于湖南卫视纪录片《变形计》节目中的城市主人公话语语料,剖析“问题学生”的易位话语,探讨主人公转型动因的要素。研究发现,转型动因主要有:(1)内源动因,变形主人公潜藏的善良、同情、感恩等品质和自我反思能力的触发,是转型成功的基础;(2)外源动因,朴实且温情的农村家庭新氛围和学校新环境、残酷且现实的社会挫折体验和实践磨难教育,是转型的外在重要推动因素。

【关键词】问题学生;话语分析;转型动因;变形计;易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一直是教育界的难题之一。“问题学生”亦称“差生”或“后进生”,指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王晓春,2007)。本文涉及的“问题学生”主要涉及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第五季)中来自城市的中小学生。鉴于当下青少年厌学、脆弱、暴力、冷漠等突出问题,节目中的城乡主人公相互交换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七天城乡易位生活体验。易位期间主人公在不同语境中自然表达的话语,即为本研究所指的易位话语。本研究集中讨论城市变形主人公的易位话语,探索影响其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

一﹑语料选择与理论基础

笔者共收集语料1.5万字,共含7期节目、8个研究对象(城市主人公)。总体语料的选择基于真实性和典型性的基础。首先,话语产生的对象为9-14岁青少年,孩子们在面对镜头时相比成人而言,更自然﹑真實﹑较少刻意掩饰。同时,这些城市“问题少年”经过节目组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大多曾被学校多次劝退,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其次,在拍摄过程中,节目编者利用人类学的视角“原生态”记录拍摄,全程24小时跟拍,以“观察”为主,注重拍摄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本文对这些在真实状态下搜集的口头语料进行话语分析,探讨易位城市变形主人公在七天的变形之旅中促使其成功转型的根本原因。

易位“问题学生”的转变主要通过其转型话语及行为得以体现,因此,本研究在Austin 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分析。该理论认为,每个话语事件(Speech Event)都代表一个言语行为,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行为表现得较为直接,而有时候这个行为表现得较为间接。Searle将言语行为分为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而在“问题学生”的易位话语中,表达类和承诺类言语行为居多,而且主人公采用了直接和非直接的话语表达方式,包括表达自己(对父母和学校)的情感态度﹑阐述(自己在社会中所体验的)各种事态;承诺自己将要做到的事情;设法使人们(父母或老师)做事等,这些话语及言外话语行为都间接地表达了“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蕴含了促使其发生转变的思想动因。本文对话语内容、话语形式、修辞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解析,以诠释其话语意义,揭示促使其成功转型的动因,以期助力于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和调控“问题学生”的转化。

二﹑“问题学生”转型动因的易位话语分析

影响城市主人公成功变形的因素不少,本文选取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内源动因和外源动因。

(一)内源动因:潜藏的善良等品质和自我反思能力

资料显示,易位“问题学生”有着共同的特点:学习成绩不佳﹑叛逆﹑视学校为监狱﹑多次被学校劝退等。但变形生活也使其呈现出另一面:善良﹑宽容,渴求尊重和信任﹑认可和鼓励,懂得自我反思和教育。

1.善良﹑同情和感恩之心

当顽此不恭的城市少年在山村里目睹农村小伙伴在种种的艰难困苦中却依然顽强快乐地生活时,冷漠的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心灵的触动是其“变形”的转折点。具体可以从如下话语内容体现。

据表1显示,具体的话语意义可从词汇﹑修辞和内容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词汇选取上,选用情感色彩较为浓厚,同时又能体现孩子们最直观、最真切感受的词汇,如“心酸”“可怜”“心里难受”,直接表达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体现对农村小伙伴的同情,凸显其善良的品质。

2.修辞手法上,主人公采用反复﹑对比的手法更深刻形象的表达其“变形”时的内心世界

如易虎臣采用连续反复(“心里很酸,很酸”)和间隔反复(“可怜,好可怜”)来突出其内心的复杂情绪,强调对伙伴同情和对父母的悔恨。盛运煌连续采用“又”字(“又伤身体,又累,又赚不了多少钱”)突出强调对小加友爸爸的同情,凸显其善良的内心。

3.话语内容上,变形主人公转变可以从其话语行为及隐含义中体现

李耐阅对有着不幸身世和遭遇的小女孩说:“那你以后要好好读书,知不知道?”一向视学校为监狱,视老师为仇敌的李耐阅却希冀小女孩认真读书,可见她本性中并非缺乏对读书的认同,而是由于外在原因对学校﹑对读书充满厌恶。小伙伴的遭遇激起了她的善良和同情心,也促使其在以后的变形生活中反思自己以往的行为。

4.自我反思能力

变形主人公目睹了山里人生活的不易和山里孩子求学的艰难,在善良和乐观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深受触动,开始换位思考,触发其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如易虎臣: 突然觉得好对不起爸爸妈妈;盛运煌:我是能上学却不想上;李鑫:我心里当时不是滋味儿,整的我跟不是人似地。话语①②③语言形式简单﹑口语化,却最能反映出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从“对不起”“能……却不……”和“不是滋味儿”表明这样性格一向乖张的变形主人公内心悄然发生的变化。综上,变形主人公内在善良﹑同情和感恩之心触及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是成功变形的基础。

(二)外源动因: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其次,在悬殊的自然文化环境中,易位学生所接触的家庭关系﹑学校教育及社会体验都将全方位影响着城市青少年,这些因素构成影响其转型的外源动因。

1.家庭因素

关爱尊重、朴实温情的农村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更深远的影响。本季变形计的主人公身上都体现出家庭的深刻影响。如城市变形主人公有关家庭的话语:

李耐阅:“我从小就被爸妈抛弃了。我出生三天的时候,我就被亲生爸妈丢在医院里,①没人管我,那你觉得是你难过呢还是我更难过呢?”

龚韦华:“爸爸妈妈,在我跟弟弟一样大的时候,你们在哪里?②难道我就那么不招你们喜欢?爸爸,我多希望我们可以跟哥们一样地沟通,像朋友一样。在我迷茫的时候开导开导我。”

李鑫:“说实话,我在这么大的时候,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电视,从打开电视到睡觉一句话都没有。”“(和爸妈)见一面都是难事。”③“当时从来没有人管我,你知道吧”,“我吃了三年的早餐都是泡面,每次买两箱。”

邓振东:④“没有人陪我在一起,然后一个人在房间里,也不知道干什么。我打电话给妈妈,妈妈说她过几天回来。然后我等了几天,妈妈说她不会来了。(哭泣)”。

四位变形主人公的家庭生活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童年爱的缺失,缺少父母的陪伴,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情感隔膜加深,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具体话语有:①“没人管我”,②“难道我就那么不招你们喜欢”,③“当时从来没有人管我”,④“没有人陪我在一起”。从语言形式上,①②③④都采用了否定形式——“没有人…”表达童年时对父母爱的渴望及失望。句式上,其中①③④采用陈述式表达,流露出孩子的百般无奈和无助的言语行为;②句采用反问式表达,其中“难道”一词强烈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偏心”(并非真实偏心,由于当时处于创业阶段)的控诉。话语意义上,都直接表明童年的孤单,父母陪伴和爱的缺失,间接地流露出对父母爱的渴望。

2.学校因素

融入新群体心理参照系的宏观环境。节目中的城市变形主人公多次被学校开除,除自身原因外,学校对于后进生融入群体心理参照系的宏观环境(包括教育管理方式和同学间人际关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

①李耐阅说:“那不是我的错,他(老师)非要说是我的错。”(在原来的学校)

②邓振东说:“(新学校)这些孩子很天真,把我跟欧玛看成他们最好的朋友,平等对待。”

③龚韦华说:“今天(新学校)这节课是我上初中三年来记忆最深的一节课,我在这里体会到了冰天雪地和刺骨的寒冷,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温暖。”

“问题学生”种种所谓“叛逆”的行为实则为自己的权益呐喊,反映其心理需求(融入到集体中,获得集体的情感支持)。话语①中,李耐阅曾被老师强行罚跪,原因暂且不论,此种过激的强势行为却使孩子对学校这一不平等、不公平的宏观环境产生了深深的抗拒和成见,直接导致其强烈的厌学行为。话语②中,具备女孩气质的邓振东和黑肤色的欧玛频频引起同学的围观和指点,而到新的群体中,处处感受到的确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友爱,“平等对待”使他们从心理上逐渐融入了新的学校环境,此前的种种叛逆行为也在悄然消失。话语③也凸显了龚韦华在新群体中被关注、被关爱,收获“刻骨铭心的温暖”,促使其内心不断融化。因此可知,学校这一宏观环境能否满足学生融入群体、获得群体情感支持的精神需求,是问题学生能否成功转型的重要外在推动因素。

3.社会因素

挫折体验和磨难教育。该栏目组工作人员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身边的‘社会会改变他。”城市主人公总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体验和感受过社会的残酷和生活的艰难。李鑫因工作时不当的言行激怒工友,最后主动道歉之事成为其“变形”的转折点。李鑫:“其实这件事是我来这里的最大的感触。”李鑫认识到:在社会中,个人要为其言行负责,承担后果。社会带给问题学生的挫折體验让他逐渐懂事,慢慢改变着自己尚不成熟的各种观念。盛运煌在一次次试镜失败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演员的不易、生活的艰难。盛运煌:“这里的人都很忙,都很累。像今天杨嘉旺(弟弟)等了一天都没有戏。导演骂你还不能回嘴,还要讨好人家。所以说,群众演员很辛苦,和社会底层人物差不多。”之前的他总是在电视、电影中看到明星光鲜亮丽、众星捧月的美好生活,而此次变形之旅遇到的种种生活磨难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了解了人生的不易、梦想的不易。真实社会中的挫折体验和磨难教育启发问题学生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审视与反思,触及其变形的琴弦,推动其成功转型。

三﹑结语

《变形计》是一档通过改变“问题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采用磨难教育﹑挫折教育和体验教育来激发“问题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进行自我反思与再教育,最终促使其成功“变形”的教育节目。虽后续的真情回访证明了其成功变形的可持续性,但并不代表永久性成功,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这也是其不足之处。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问题学生”成功转型的心理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此提炼出更为深刻的可借鉴的“问题学生”转化策略,在服务教育的同时,将教育领域的话语分析研究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23-35.

[2] Searle,J.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UP,1969:10-12.

[3]刘晓红.话语研究及其在教育学中的渐进[J].宁波大学学报,2008(1):29-33.

[4]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7-60.

[5]佚名.湖南卫视网站《变形计》栏目简介[OL].http://www. hunantv.com/lanmu/bxj/,2014:12,15.

作者简介:朱忠敏(1985-),女,山东菏泽人,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问题学生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