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的日常生活》创作与思考

2018-05-14 10:51仝紫云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神圣意义

仝紫云

【摘要】本文从《琐碎的日常生活》这件作品的创作和思考入手,简要梳理、参照尼德兰时期绘画对日常生活的描绘,结合资本主义的产生、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兴起,探讨用绘画描绘日常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日常生活;神圣;琐碎;意义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世俗的日常生活从来都是琐碎不堪的。有许多事情需要每天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吃饭、睡觉、洗脸、刷牙、穿衣、脱衣,等等。并且,许许多多的杂碎之物充满在我们周围,充满在我们的家里:桌椅板凳、各式家具、电视电脑电冰箱、大锅、小锅大碗小碗、大勺小勺、大床小床、大被子小被子,大玩具小玩具,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专业的、生活的、情感的书,洗漱用的牙刷牙膏洗面奶及各种膏、液,日常用的毛巾纸巾塑料袋,电灯电线开关插座,还有藏在衣柜里的内衣内裤袜子裤子皮带领带外套,藏在抽屉里的各样小物件……

自古以来,日常生活都是如此世俗、杂乱、琐碎。然而,在绘画上,有一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却是神圣而有秩序、有意义的。

15世纪的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兄弟完善了油画技法。在1434年创作的《阿尔诺菲尼的订婚式》这件奇特的作品里,令人称奇地描绘了凡人的生活。虽然,这件作品呈现出来的是某种仪式感很强的、很正式的事件,但场景却发生在比较私密的卧室这样的私人空间。构图是严谨的对称构图,利于传达出庄严神圣的气息;地上却杂乱地摆放着拖鞋,桌上有苹果,墙上有杂物等(当然,这些物件都有不同程度的道德隐喻在其中,暂且不讨论)。毫无疑问,这虽然是一个正式的纪念,但属于日常生活的范畴。

在稍晚的16、17世纪最发达的国家中,尼德兰产生了很大一批描绘凡人世俗生活的绘画作品。

在维米尔《挤奶女工》这件作品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朴实,日常生活显现出它的价值。这个女性形象与通常意义上的美女相距甚远,即非天神,也非天使,更不是贵族夫人小姐,而是一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劳动者。人和物在这个场景中相映生辉、熠熠发光,是造物主的亮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第一次被如此凝视、珍重地描绘在方寸之间的画布上。

在马丁路德等人的推动下,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欧洲分裂成为天主教与新教这两大互相对立的阵营。在16、17世纪,北方的尼德兰地区(今荷兰等地)新教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里是富裕的资产阶级兴起的地方,虽然人性中的炫富心理仍蠢蠢欲动,但与天主教地区的炫目的巴洛克风格不同,新教商人的品味要克制的多,内敛、节制、勤勉、简朴……

在新教所倡导的神学下,基督教信仰不再仅仅是关于礼拜天去教堂做彌撒这样的事,而是内化在每一位信徒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画家的眼光也从神坛上走下,不再单单描绘神的世界,而是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对俗世生活的探索和描绘,并且启发和影响了后来无数的艺术家。

这一个个璀璨而闪亮的名字: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画家,他们通过画笔,让我们看到了凡人以及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对上帝的敬畏以及从圣经中而来的冷静的智慧影响了新教徒对生活的全部态度。在这里,日常生活不再是琐碎而无意义,神临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就变得神圣且有秩序。神的临在是这个时期许多绘画的重要特征。

在加尔文主义新教传统的影响下,社会生活开始全面基督教化,人们开始认识到日常工作、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认真工作、生活就是在荣耀上帝(但并不是说他们崇尚世俗生活)。职业是上帝所赐,因此人们恪守己职,节俭且辛勤工作,大规模的社会化分工得以进行,由此,产生了富裕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所有这些必定对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劳动生产力带来强有力的影响。现代工人的特征就是将自己的劳动看作天职,与对利益不断追逐而成为商人的特征一样。”[1]资本主义的模式被复制到全世界,带来了现代化的浪潮,而现代化的结果就是进一步的世俗化。过于注重人以及人的生活,反而使上帝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当宗教热情过去之后,人们逐渐开始不再信仰上帝,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功利主义。就这样,17世纪荷兰辉煌的绘画迅速衰落了。

当今,日常生活重归琐碎,甚至比先前更加喧嚣、丰富。难道这就是今天我们生活的样子吗?能否从这琐碎的世俗生活中进行探究,重新寻找美感、建立意义?基于这样的假设,我开始了《琐碎的日常生活》的创作。

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了,盥洗室里,日常生活的杂物散乱无秩序地罗列着,使用的痕迹印在每一件事物上。在反复的描绘中,这件2014年年初起稿、5月份画了一整个月的作品终于初见效果。

在每日不厌其烦的描绘与思考过程中,深感日常生活的琐碎,自然而然产生了批判性的构思。琢磨良久,于是,在作品完成之后,8月份的一天,在画面上用黑色颜料打个大大的叉。

就这样,作品带着这个大大的黑色的叉叉,挂在工作室的白墙上,有几个月之久,期间也参加过几个展览。也经常反复不断地与朋友们探讨这件作品。妻子每次到我工作室看到墙上的这件作品,都会说:“看到这个叉叉,心里总是堵得慌……”我则总是回答说:“我就是故意想让人搁得慌……为什么作品一定要传达出传统意义上的美感呢……”但其实我心里是很相信她的直觉,有时创作进行到一种麻木且迷茫的境地时,我总会拉着她来看我的作品,征求意见。

这个叉叉在画面上整整一年,一直到2015年的8月份,有一天,我最终决定去掉画面上的黑叉,重新回归传统美感。

先是打磨,用砂纸蘸煤油,用力把黑线磨掉,然后再用白颜料把还显露着的一点点黑色覆盖上,等于重新做了些局部的白底子。后来担心画面肌理不一致,干脆把整个画面都又打磨了一遍,重新再画一遍。因为画面构图平衡的需要,保留了画面顶部的一条粗黑线。又调整了很多局部,修修改改终于完成了这件作品。

一波三折的创作接近尾声了。但为了使两种对立的观念继续发生冲突,我设计了另外一个叉叉:在外框上用黑色的橡皮筋带子绷上,呈现了一个在空间里的叉叉符号,因此产生了两种展示方案:一件基于批判的作品和一件基于肯定的作品,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不同的展示。

由此,这件作品的创作路径就变得有趣起来:探寻日常生活的意义→→描绘日常事物的美感→→发现日常生活的荒诞、琐碎和无意义→→批判日常生活之琐碎无意义(通过打叉叉这样的符号)→→重新发现日常生活的美感和意义(抹掉黑色的叉叉,重新描绘画面,使之更美)→→设计两种展示方案,呈现冲突。

后记:在这个期间里,或者说是在前后几年的时间跨度里,我自己的审美定位和创作思路也一直在不断地游移、变化,经常会全部自我否定、再重建;再否定、再重建。或许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但终究我不愿意把自己框定在一个粗浅的定式里不断重复自己,去耗尽那才刚刚闪耀了一瞬的年轻才情。

这或许是出于一种过激反应,导致我近几年的创作呈现出极大的反差,前后的跨度往往判若两人。

研究历史与前辈的经验,我发现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美术界:年轻的绘画界新人,有着良好的艺术感觉与超出年龄的的绘画技巧,凭着独特的才情,画出了几幅或清新或生猛的好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于是被关注、被表扬、在展览上获奖,在市场上被认可,作品有了不错的销路,获得初步的成功。之后的发展就往往让人唏嘘不已:由于受到认可,就继续不断地自我复制,因为画家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景:别人会说,我喜欢这件作品,你再帮我画一幅类似的画吧。在一种绘画的类型上不断地前进,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没有持续的进步,只是越来越熟练,往往会流于油腔滑调、流于平庸,进而在随后的数十年毫无创造力者大有人在。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这类新人新作,也仅仅停留在“眼前一亮、生猛”这类水平上,距离耐看、高水平、经典还差很远很远,一旦新鲜劲儿过去,就单薄了。而表扬则蒙蔽了画家的双眼,往往对自己绘画上的缺点(甚至是重大缺陷)茫然不知,更谈不上如何进步了。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批评,或者说,懂学术的人也少,而且懂的人也不一定愿意说。所以在我23岁那年获得了几个全国性展览的奖项之后,就对这个问题十分警惕,也得益于不断地有老师、前辈、朋友的叮嘱、鞭策。

绘画是一件很特殊的工作,需要绝对的真诚,一点点的虚假与炫技都会在画面上显露出来,藏不住的。一旦油滑,就讨厌了。我尝试过自我复制,其中的滋味冷暖自知,如果这件新的作品没有进步,总会很苦恼,就进行不下去而放弃了。我们周围充斥着很多令人生厌的作品,这已经够糟了,没必要再耗费自己的生命来使之更糟。有一年的冬天,杨飞云老师带领油画院的画家们去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临摹作品,一个周末,洛佩斯来中国文化中心看我们,聊天时,大画家安东尼奥·洛佩斯說:“西班牙有很多很多的画家,但是充斥着成千上万张垃圾作品。”陈丹青老师哈哈大笑:“中国更厉害,有几百万几千万张垃圾画……”

出于这种担心,我对自己的要求逐渐严苛起来,以至于产生过激反应,往往把已经完成的作品毁掉或者磨掉再画,不满意就先放着,过几年再拿出来画,画不好就继续放着……在我的画库里,有一次粗略数了一下,至少有超过300件以上未完成的油画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154.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神圣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FOR YOU, O DEMOCRACY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我们神圣的职业
留学的意义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