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家具的文化内涵与民俗底蕴

2018-05-14 10:51宗毅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摘要】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器具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承载媒体。本文通过对明代家具产生背景与设计特点进行探讨,从明代家具所蕴含的民俗底蕴与文化内涵的角度去研究审视明代家具,期望观古思今,对当代社会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明代家具;民俗底蕴;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5.3 【文献标识码】A

由于长期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导致民族传统文化在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民族精神略显虚弱,抵制外来文化影响的能力不强。文化领域的对抗在全球化竞争中一直不占优势,拜金主义、崇外思想等思潮的入侵对我国的文化主旋律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影响了我国国民价值体系的生成与完善。民俗学作为研究和阐述社会生活文化传承表象的一门学科,用于研究人们生活中存在的民俗现象因与果的逻辑关系,给人们分析过往、指导当下、预测未来提供了途径和方法,特别是立足当今社会,运用民俗中蕴含的合理恰当的方法,可以为改善生活提供思路。[1]

家具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生活器具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人文环境的影响。针对中国传统家具进行研究,需要从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向出发,才能更加真实可靠地了解渗透其中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特质,也能够更加有指向性地为当今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塑提供文化基础和基本依据。

一、中国明代家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衣食住行”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在人类长期的创造实践中,充分地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能力,积淀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民俗习惯以及科学发展成果。所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家具都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与风格特点。

明代家具具有线条简练,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朴实大方,无繁琐冗赘之弊;结构科学、比例适度、使用舒适,重视纹理和色泽的特点,充满了中国传统“内方外圆、道法自然”的为人处世原则。但要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还需追其根源,从明代家具独特的产生环境说起。

首先,明朝的文化因素傳承于宋朝。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一方面,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和“佑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给文化的繁荣和文人阶层的壮大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当时特别注重发展经济,各种铁制农具的推广、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作技术的创新,同时,手工业的发展、造船业的兴盛,为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打好了基础。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宋朝为中国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层次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也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提供了可被塑造的外部因素。物质生活的满足使人们从隋唐末年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状态转变过来,不再拘谨于一般性的衣食需求,而转为对人生国家的哲学思索,关注自身内心世界的需求。

明朝建立后,世界开始进入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海禁朝贡”体制的打破、抑商政策的松动,郑和下西洋等政治活动的展开,明朝通过世界海上贸易被迫卷入全球化的经济浪潮。繁荣的国际贸易刺激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大背景下,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文人与商人的关系开始越来越密切,明人的审美情趣经过市民阶层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双向选择,最终走向了相互融合。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曾经说过:“百姓日用即道”。由此,在商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添加中国文人的价值追求,并推动了明代家具的设计制作走向巅峰。

二、明代家具中的传统民俗民风价值观念

长时间的民俗演变、交流、融合,使得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向文人趋同,加之社会价值取向以诗书传家、获取功名为主,广大底层劳动人民往往有着一种通过走科举途径获得身份转变、改变家庭命运的向往。家具作为担负日常生活的主要器具之一,不可避免成为这一价值观念的承载媒体之一。

(一)生活需求引导家具发展

明朝时期,人们在选择家具和室内摆设过程中渐渐倾向于文人家庭的器具风格和日常生活习惯,这也客观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方向和民俗特点。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在家具的造型方面,在明式家具中有很多类式的家具,不管在官僚家庭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都非常常见。如,八仙桌、官帽椅、几案、各种类的柜子,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黄花梨、紫檀木、铁力木等名贵硬木作为家具制作材料,而普通百姓则会选择价格比较便宜的杨木、桃木、槐木等常见木材作为制作材料,但是在家具造型和总体结构却大致相同。另外一个方面则体现在家具的构造纹样上,明代常用纹样以自然柔美为主要基调,采用“巧”与“意”在常用纹样中巧妙地表达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岁寒三友”,通过三种植物特点表达自己傲骨迎风、长兴君子之道的追求;“缠枝绕”通过其结构连绵不断寓意“生生不息”,暗含吉庆之意;“五蝠捧寿”寓意多福多寿。

(二)传统礼教影响家具发展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家具也在落实人性设计、体贴人的情感,同时更遵循了一种“家具礼仪”的导向。中国传统民俗中有关于行为举止的谚语,如源自佛教“四威仪”的谚语:“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其中“坐如松”,讲的是腰背挺直,肩放松。为了实现这种行为规范,矮型家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型家具被普遍应用。而古典家具的构型大多以直线为主,方方正正,予人端正沉稳之感。明椅设计开始按照个体尺寸、使用功能具体而定,在椅子的坐面、靠背及把手等高度、分隔等方面皆充分体现了人体学的影子[2],靠背板与坐面大多呈九十度直角,使得座上客只能正襟端坐。同时在群体使用中也存在相关礼仪要求。以罗汉床为例,一般长者或地位较高者落坐于左手(东面)位,地位稍逊则坐于右手(西面)位,地位或辈分较低者则会坐在榻前椅子或凳子上。

明代家具作为中国家具史上文化与经济高度契合的时代作品,在材质、造型、装饰纹样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明代家具科学的品格特征用著名的工艺美术理论家田自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明式家具其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感,主要是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1.注意意境美:巧而得体,静而合宜;(2)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掩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纹理,达到了稳定和调和和艺术要求;(3)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是运用榫卯结构,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既符合功能的要求,又使之牢固;(4)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索。在造型的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了丰富的造型形象。”这些蕴含在家具里面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直观形象又别又趣味地投射着中国传统民俗的价值导向。

三、明代家具民俗内涵的社会意义

在当今社会,研究传统民俗的行为有一种追本溯源的意义,通过民俗去探究这个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可以了解民族存在的缘由。明代家具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蕴含着当时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气节,通过对明代家具民俗内涵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国人价值核心形成和文化底蕴的理解,面对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去探究那时候的中国人的精神有着不一样的教化意义。

明代家具中体现最深的是“礼”的功能,对于个人行为的要求和规范通过家具结构来实现,不同于当今社会的价值追求。“礼”的要求最终的体现是一个个人位置的问题,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要实现自己怎样的角色价值,通过个人角色价值的实现,形成一个“和谐”的状态。通过对明代家具民俗内涵的研究,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使人的行为能够从道德教化方面得以规范,从而帮助人们在当今社会中重新树立有利于国家和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

中国民俗文化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发源、发展,并不断与其它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得到升华演变。其中抽象的民族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具象的民间习俗、工艺和器物中,对其独特的民族内涵进行研究,对我国民族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颉刚.顾颉刚民俗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杨东旭.从宋、明、清椅子看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权力特征[J].美与时代(上),2016(6):105-107.

作者简介:宗毅(1989-),女,汉族,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的文化内涵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