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的“儒”“释”“道”

2018-05-14 10:51刘超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美学传统文化

【摘要】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民间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与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传说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关系等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儒释道”的烙印。本文以“西湖传说”为对象,探究了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家美学的特点以及在“西湖传说”中的体现,挖掘了“西湖传说”独特的美学价值,以期更多人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儒释道;西湖传说;传统文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一、儒家之美

儒家文化影响力巨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曾经在治国安邦、礼乐教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仁爱亲人,推己及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思想是儒家思想的要旨。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美”字出现过十多次,孔子认为,美能够使人快乐;美既可以是形式,也可以是内容。

(一)善之美

儒家认为“美与善同意”,强调了道德是一种向善的思想观念。《颜渊》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说的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其中,“美”与“恶”是对立的;《八佾》中记载着:《韶》是歌颂舜的乐曲,《武》是歌颂武王伐纣的乐曲。两首有不同的内涵,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尧“禅让”而来,因此孔子认为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讨伐商纣而来,尽管是正义之战,在孔子看来却是尽美而未尽善的。由此可见,孔子将美与善进行对举,将善作为美的标准与美的内容。

“西湖传说”中有许多故事都教导人们积极行善。《断桥的传说》讲述了段家夫妇收留了衣衫褴褛的老人,并用捕来的鲤鱼和家酿的土酒招待他。后来老人赠送了酒药给段家夫妇,使他们酿出了好酒,生意兴隆。后来,段家夫妇又用做生意的钱造了“段桥”方便行人。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不计较流浪老人的贫穷,而是热情招待,在得到回报之后建桥造福相邻的举动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善举”。如果说段家夫妇对流浪老人行善是知善的行为,那么“造桥”则上升到一种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自觉,达到“好善”的境界,与孔子理想中的美善相乐的境界。

(二)和之美

《论语·学而》中说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和”之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许多表现形式。如天地之和——和者天之正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人之和——中国古人认为,天与人可以相互感应,要想获得保佑,人类必须让自身与“天”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人人之和——也是一种社会之和,《礼记》中的大同世界就是一种和谐社会。

《南屏晨钟与晚钟》中说道:南屏晚钟营造了一种景物与声音“共鸣”的和谐景象,正是这种天地之和的意境才使康熙皇帝放弃为将“晚钟”改成“晨钟”的想法。

《日照亭与印月潭》中描述了月亮与湖水相互映照,寄托苏轼对已逝去朋友的思念,营造了一种阴阳相和、情景交融的美感。《平湖秋月的传说》中也引用了绍兴才子徐文长的诗句:一色湖光万顷秋,天堂人间共圆月,也描绘了天人相和的美妙景致。

《西湖景致六吊桥》则将西湖两岸男女青年相会的和谐场面刻画了出来,展现了一种人与人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美。

(三)情之美

男女相爱的情节在中国文学中非常普遍,张生与莺莺、贾宝玉与林黛玉都传颂至今。儒家思想中对“情”的态度是承认的,认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说的是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须。表明儒家认为情欲是人性的客观存在,不可去除。儒家代表朱熹也说“情既发,有善有不善,在人如何耳”。儒家对“情”的观念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以“情”为美的基础。

《苏小小墓》讲述了名妓苏小小与鲍仁爱情的真美;《雷峰塔》展现了白娘子与许仙爱情的凄美;《柳浪闻莺》记叙了织锦小伙儿柳浪与黄莺仙子爱情的纯美。在《西湖女神救渔女》中主人公是渔夫藕儿与渔女红莲,他们的爱情得到了西湖女神的护佑;《小渔夫救龙女得妻》则再现了渔夫苦儿与龙女的爱情悲剧,催人泪下。“西湖传说”中像这样的爱情故事还有很多,描绘的全部都是男女之间纯洁、真诚的情感,展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情”之美。故事中男主人公大多具有质朴、勤劳、诚实、善良的品质,积极向善;女主人公美丽、温柔、自尊、自爱,忠贞不渝。男女主人公都热爱生活、不畏权贵,他们的爱情是中国古代崇尚的纯洁之爱。

二、道家之美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一种无限美,超越了有形的局限性,以“无”为美,是指以“无”为特点的“道”。在道家思想中,“道”既是哲学范畴,又是美学范畴。道以自然、无意识为美。另一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美的思想,如“至乐无乐”,说的是世俗所谓的快乐及其对象并不是真正的美;另外,美给人带来的快乐是不可感受、不可经验的。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形成了道家以“淡”、以“柔”、以“自然”为美的倾向。

(一)淡之美

《老子》中提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认为,无味超越了有限的味,具有无限的全味,无味不是不味,是一种境界,比世俗的美味高级得多。这种淡是一个美学范畴,看似平淡无味,实际上却蕴含着無穷无尽的美的意味,超越了人的生理欲求,提倡一种平淡的趣味,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宁静、淳朴的状态。中国古典美学深受这种美的影响,使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

《梅妻鹤子》的主人公是北宋诗人林和靖。他深恶当朝昏庸腐败,不愿为官,到处游山玩水,最后在故乡杭州的孤山下过着隐居生活的故事。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与鹿为伴,吟诗作画,生活虽清贫、孤独,但恬淡、知足。《吴山城隍庙》中,唐代诗人吴仁壁隐居的西湖鸡笼山草房,说自己“久避尘世,乃庸碌无能之辈”而拒绝为吴王钱镠的母亲写墓志铭,最后被沉江而死。《苏小小墓》中的苏小小也是一不爱金银,二不要金屋,生性只爱西湖山水,只喜遨游两峰三竺,把荣华富贵看作粪土。这些人物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与道家所展现的“淡”的美非常一致,倡导了一种超脱功利、淡泊世物的人生观。

(二)柔之美

“柔”在中国古代是与“美”并列的审美用语,甚至是比“刚”更胜一筹的审美范畴。《老子》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胜刚强”“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由此可见,柔是比刚更美的境界。同理,“小”“弱”也是老子所崇尚的。

《雷峰塔》中的白娘子的形象为“柔”“弱”“雌”;而法海的形象为“刚”“强”“雄”,最后白娘子与小青一同战胜了法海,将法海赶入螃蟹当中。这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结局与道家的审美观念完全一致。《小黄龙》中,主人公善良的小黄龙一直受作恶多端的老黄龙压迫,这里,小与大形成了形象对比;而他们行为上的反差更加明显:小黄龙为了造福人类,甚至忍痛将自己的 鳞片揭下来化作金锭接济穷人,而老黄龙却经常喷火烧毁穷人的房子。“西湖传说”中济公的故事也非常多,济公是神仙,完全不同于传统仙人的衣冠楚楚、道貌岸然;济公是和尚,却酒肉穿肠过,也不似一般僧人严守清规。这种形象与老子描绘的“下”“贱”极其相似。

(三)自然之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出了人的理想应该是自然。道家所讨论的自然,是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问题。社会的发展,使人摆脱了初级的、混沌的“天人合一”状态,开始有了对自然“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导致人与自然甚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自由越来越受到局限。这是道家所拒斥的。自由是什么呢?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对“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规律的重新认识与超越,是摆脱生理本能而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心灵上的超脱与自由。

“西湖”的故事中,“自由”是所有人物都向往与追求的。《石香炉》中,鲁班兄妹有着高超的制造技艺,他们不仅能招收180个徒弟,还能凭着手艺制作出巨大的拥有“魔力”的石香炉,镇压了为非作歹的“黑鱼精”。显然,他们是掌握了自然物的规律,而使自己获得自由。而《七仙女争镜美天堂》则描绘了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由。故事将天宫描述成冷漠虚伪的世界;而人间则充满温情友善。七仙女为了追求自由宁愿化作山峰也要留在人间。这种自由,没有约束,没有控制,摆脱了社会与身份的束缚,使心灵得到解脱。

三、佛家之美

佛教于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唐代,中国的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宋代以后,佛教已经深入影响了政治、思想、文学、音乐等许多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认为,“色即是空”“寂灭为乐”,认为人对物质世界美好事物的贪爱执取是引起人生无限痛苦的根源,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西湖景区的寺庙非常多,灵隐寺、净慈寺、法喜寺、法净寺等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因此西湖的许多传说与佛教有关。不仅如此,传说中的故事情节渗透着浓郁的佛教思想,体现着佛教的审美。

(一)因缘美

佛教理论的核心是缘起,所有结果都有其缘由。“见缘则见法”“圣教自浅至深,不出因缘二字”,《楞严经疏》与《稻秆经》都阐明了这个道理,显示了任何事情、任何结果都有其因缘。所以,应该培植积极的、好的因缘,要学会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改善逆缘。

“西湖传说”中善有善报的故事非常多,这样的“报应”说就来自于“因缘论”。《观音塘上观音堂》中讲述了少女阿花在雪夜救助了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后来才知道这两人是观音菩萨与龙王变的。而阿花因此受到了“神佛起身相迎”的礼遇;相反,故事中,观音堂前的水井预示着“樊江司”来生会变成一头长满癞皮癣的牛。这是因为樊江司年轻时用奸诈手段侵占他人钱财而得到的报应。故事的结尾还配诗一首:头顶三尺有神灵,行善作恶记分明;若想远离地狱门,须知因果会报应。与此类似,《吴山第一泉》《十二生肖石》《王婆与大井》等许多故事中都善有善报的因果联系。

(二)涅槃美

佛教中的“圆寂”就是涅槃。释迦牟尼的观点是:死是痛苦的结束,又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涅槃是美的。

“西湖传说”中的许多人物死后化作另一种形象,获得新生。《寻太阳》中,刘春牺牲后化作启明星;《七仙女争镜美天堂》中,七仙女化作七座山峰,与凡人为伴;《一株杨柳一株桃》中,小桃、小柳两姐妹化作苏堤边的桃树和柳树;《虎跑泉》中,为民找水的两兄弟化作两只猛虎。这些轮回、新生,与“西湖传说”中著名的“梁祝化蝶”类似,符合涅槃之美。

(三)光明美

“光明山”“光明心殿”“光明土”这些佛教圣地的名字足以证明佛教向往、追求、赞美光明,达到了“光明崇拜”的程度。净土宗中教主名号有13个,其中12个是与“光明”有关的。《无量寿经·光明遍照》指出,佛光比日月之光亮千億万倍。另外,佛教还提出了“外光明”——日、月、火、灯、珠、镜等能象征佛光,驱除黑暗。

“西湖传说”中《韬光仙水》《寻太阳》、《古寺庵》、《石龙山》讲述了主人公对光明的向往。同时,另一些传说则表达了对“外光明”的追求。《三潭印月》中的月亮;《宝镜》中的镜子;《乌龙》中的宝珠;《夜里吊水不点灯》中的火与灯。这些外光明之物反映了人们以物为载体,表达内心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与黑暗及邪恶的抗争。

“儒”“释”“道”是美学,它们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思想与情趣;同时又是哲学,其思想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极强的指引作用。中国的“民间传说”吸收了这些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充分利用民间传说的价值,弘扬其中的真、善、美,对当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艺术工作者要结合媒体发展新态势,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使民间传说这一人民智慧的结晶散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杭州图书馆编.“西湖传说”故事集成名胜古迹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6]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M].呼和浩特:内蒙文化出版社,1998.

[7]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8]黄德宽.关注名俗文化之美[J].出版广角,2014.

作者简介:刘超(1976-),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研究方向:语言传播。

猜你喜欢
美学传统文化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纯白美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